跑步後兩腿疲憊,該怎麼辦?

鄧倫可是我男神


疲憊是很正常的,感覺疲憊的原因有:

1,運動時間過長導致體內糖原不足,缺水等。

2,乳酸作祟,有氧運動是將葡萄糖轉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過程,而無氧運動過程中會分解一些乳酸等代謝產物,無法通過呼吸排出,乳酸堆積會刺激肌肉滲透壓加大,使肌肉組織吸收水分,刺激肌肉腫脹,這也是你會感覺肌肉緊繃酸脹疲憊的原因。

3,肌肉損傷,過度訓練可能造成肌肉纖維損傷。

4,精神原因,累的感覺其實是一種大腦反應。人的各種運動都是靠神經系統支配的,神經系統功能降低可能也會加深疲憊感。人在連續一定強度的運動後可能會出現呼氣困難、胸悶、動作遲緩、情緒低迷等症狀,達到這種臨界點時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抑制力強制自己繼續持續下去和減慢速度運動,內臟會逐漸適應運動器官的需要,累的感覺會相應逐漸消失,也就是運動生理中所謂的第二次呼吸。

瞭解了疲憊的產生原因就可以適當控制它:

1,比如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身體機能。睡飽了才更適合好好鍛鍊。

2,保持積極輕鬆無負擔的心情。比如一邊看劇一邊聽歌一邊運動往往可以堅持的更久,更不易疲憊。

3,運動前後進行拉伸和放鬆,一來避免驟然開始或結束運動,二來拉伸可以將聚在一起、阻礙血液流通的乳酸分散開,減少體內的乳酸堆積,避免運動後的不適感,當然也會讓我們的肌肉線條更漂亮。

4,拍打按摩也可以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修復肌肉損傷。

5,合理膳食,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和維生素,比如來個喜歡的水果犒勞一下自己。



吃喝玩樂健身學習


跑步後疲憊是正常反應,沒必要緊張。休息一兩天自然恢復。跑步時要注意不要過度,適可而止,循序漸進。

一般情況下,跑步5公里也算什麼,但跑10公里,有點難度。跑步從5公里到10公里是一個大坎,從10公里到15公里也是一個大坎,從15公里到20公里又是一大坎。

跑步又與時間速度有關。一般情況下,跑5公里時間控制在25分鐘以內,不算吃力,但控制在20分鐘以下,還是很吃力。跑10公里時間控制55分鐘也是正常的,控制在50分鐘以內是很吃力的。

我是業餘愛好者,平時喜歡跑5公里,一跑就十幾年。今年才改跑10公里20公里。每週跑4次。目前成績,5公里是20分鐘這樣,10公里47分。20公里平均速度5`12.平時跑步也感覺疲憊。但休息一天後又恢復了。


j152743711


對於不經常鍛鍊的跑友來說,跑步後兩腿疲憊或痠痛,屬於正常現象。這是由於腿部肌肉沒有經過鍛鍊,突然之間受到比較大的運動量,一時無法適應,不能即時排出乳酸導致。


不管是否經常鍛鍊,需要注意的是:

1、每次跑步前,需要做好熱身活動,必要的拉伸,前壓、側壓大小腿,使肌肉放鬆,提前做好準備。

2、跑步的強度、配速和距離要因人而異,要在身體能夠承受的最舒適的情況下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傷到肌肉或筋骨。鍛鍊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長期定時不間斷的進行,方有成效,因此保護好身體,避免傷痛影響以後的鍛鍊是最關鍵的。

3、跑步結束後,注意要即時做好排酸訓練,放鬆肌肉,快速釋放堆積的乳酸,讓大腿更快恢復。

做好以上幾點,基本就可以避免跑步後雙腿疲憊或痠痛了。

此外,單純的跑步比較枯燥無趣,可以試試跑一些創意圖形,這樣跑起來更有趣,結束後還可以時時回顧這些有意思的圖形軌跡,也是比較開心的事。可以下載創意跑步app,裡面有大量趣味跑圖可供選擇,有不同的距離長度,不同的地點,如果不喜歡圖庫裡的模版,也可以自己嘗試設計,跑自己的圖。


劉華鋒VR


跑完步後,兩腿疲憊是指大腿,臏骨兩側,小腿肚等,都有不舒服的感受,或沉重,帶有痠疼的感覚。

一般上,還屬於正常反應,沒必要去緊張處理。引起這些現象是屬不經常運動者,自然的身體反應。

你跑步完的時候,做一些舒緩的動作即可。(一)保持上半身挺胸升腰的動作;(二)膝臏骨上兩側按搓或大腿搖晃的動作;(三)臂部作一些蹲抬的動作!

這些動作可緩解腿部不舒服的反應!




沈文財


首先,跑量需要控制,每週跑量提升不要超過10%。畢竟大多數人不靠這個吃飯,純粹是挑戰自我。

然後你可以買個泡沫軸,滾一滾腿部,例如大腿,小腿和臀部。如果不熟悉,可以跟著健身軟件做,比如keep。

最後合理飲食,適當的減少晚餐,控制甜食,好身材不是夢。


不潔的凡塔


這個要長期堅持,如果長時間不運動,腿部筋骨沒有拉開,乍一運動,腿部肌肉肯定會疼。建議用熱毛巾敷,還可以泡熱水澡,或敲打按摩疼痛部位促進肌肉內的乳酸排出。如果是劇烈的長時間疼痛,有可能是肌肉拉傷,要及時就醫!


戴新文66249004


用脈絡油揉一揉,也可以泡一下熱水緩解一下


養生v堂


一般來說,休息一下就好了。我跑完做一套自己設計的拉伸,做完後也不酸不累了。😝


晨晨媽68563084


需要按摩放鬆腿部肌肉


鬥士的禍根


跑步完後不要馬上停止,要繼續走動一段時間,然後做做拉昇,拍拍腿部肌肉,慢慢增加運動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