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分”灰度測試,透露騰訊的徵信小心思

最近,有媒體報道“微信支付分”悄然上線。

針對此消息,微信支付團隊回應稱,微信支付分目前僅與少部分品牌商戶合作,正進行灰度試點運營中。根據網友截圖,試點開始時間至少可往前追溯到一個月前。

資料顯示,微信支付分是指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基於微信支付大數據,對個人的消費、守約等行為的綜合計算分值,旨在為用戶提供更簡單便捷的生活方式。是的,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類似於京東小白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的類似產品。

“微信支付分”灰度测试,透露腾讯的征信小心思

左:京東小白信用分;右:芝麻信用分

用戶沒開通微信支付分前,在微信APP內無法找到該分數入口。欲知自己是否在微信支付分的測試名單中,只能通過已接入該信用分服務的商戶來曲線尋找,小電充電就是其中商戶之一。

此外,“灰度測試”的微信支付分也對用戶所在地做了限制,據說只有在廣東部分城市才有機會開通。

作為京東金融、螞蟻金服雙“信用極好”認證的本人,搶先體驗微信支付分義不容辭。但經過一頓操作後,我被告知“無法開通“。於是只好將二維碼拍下,像微商一樣召喚親朋好友:“親,幫忙掃一掃唄。”結果如下:

“微信支付分”灰度测试,透露腾讯的征信小心思

從結果上看,位於深圳的微信用戶顯然更受青睞。而其他地區共計33名測試者中,只在廣州有一例成功開通反饋,不過該朋友取得了所有開通人裡的最高分。

通過這個小測試發現,除了有地域偏好,微信支付分的開通並無其他規律可言。據瞭解,微信支付分值主要從“身份特質”、“支付行為”和“守約歷史”三個維度進行評定。微信支付對三個維度解釋如下:

身份特質:穩定的實名信息以及個人基本信息

支付行為:與使用微信支付相關的消費等行為

守約歷史:與使用微信支付相關的履約情況

首先我們看身份特質,在所有測試者都是實名的前提下,個人基本信息比如學歷、工作、固定資產等應該是決定分值高低的關鍵。但事實上,最高分的807是來自一位自由職業者——滴滴司機。該朋友最高學歷是初中,而且車是租的,滴滴賬號也是借來的。不存在家裡有礦、滴滴日常資金流水推高分數之說。

其次再看支付行為,所有測試者均有使用微信支付歷史。正常理解下,支付頻次越多金額越大,則分數越高。但測試發現,經常使用微信支付轉賬的店主朋友,卻連開通資格都沒有。

最後是守約歷史,在開通微信支付分前,所有人自然皆無使用該分數的免押服務經歷。守約歷史方面,人人平等。

財付通在《微信支付分用戶服務協議》承認,受限於採集數據的有限性以及技術水平等因素,評估分值可能存在較大偏差。若分數不及預期或高於預期,用戶可與客服聯繫。

騰訊評(zheng)分(xin)之路

本次微信支付分灰度測試,難免讓人聯想到今年年初推出的騰訊信用。

2018年1月30日,經過地方測試後的騰訊信用宣佈開啟全國公測。其分值最低300分,最高850分,判斷要素共五個,包括履約、安全、財富、消費以及社交,高信用人群可享受包括微粒貸借錢、掃碼乘車、免押租房、免押騎摩拜等服務。

但劇情急轉,僅僅一天後的1月31日,騰訊信用即全網下線,官方稱“限時公測活動現已結束,我們在加快升級中,敬請期待!”這一期待,便是半年,時至今日杳無音信。有媒體援引傳聞稱騰訊信用分上線一天即被下線是因監管喊停。

有觀點認為,微信支付分是騰訊信用分的“借殼迴歸”,畢竟都屬騰訊集團的信用評分產品,有著類似的分值判定維度,提供類似的後續服務。但是,二者的背後提供方有著本質區別。

微信支付分提供方是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其本質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騰訊信用背後主體則是騰訊徵信有限公司——一家民間個人徵信機構。

早在2015年1月5日人民銀行便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該通知附件列出了8家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機構名單,其中就包括騰訊徵信有限公司。其他7家分別是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徵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中誠信徵信有限公司、中智誠徵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

彼時,業界普遍認為首批徵信牌照將從它們當中產生。然而時過多年,央行對8家機構的表現並不滿意。央行徵信局局長萬存知也曾明確表示:“8家進行個人徵信開業準備的機構目前沒有一家合格,離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差距那麼大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在達不到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情況下不能把牌照發出去。”

8家機構無一倖免,個人徵信市場“牌照準入”被蒙上陰影。直到今年2月,由央行牽頭,上述8家公司共同參與成立的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獲得個人徵信業務許可,我國第一張個人徵信牌照才正式出道。這也表明了央行對這8家徵信機構獨立開展業務是,在信息共享、獨立性等方面擔憂。

儘管8家徵信機構目前仍是無牌狀況,但是在這些年的試點工作中,有的已深深和具體的信用服務融為一體,芝麻信用是其中佼者。通過及時卡位,背靠阿里商業帝國,深耕各種服務,芝麻信用已成為多種信用生活的關鍵所在。中國的信用時代的加速來臨,可讓芝麻信用成為繼支付寶後,螞蟻金服乃至阿里巴巴手中的又一王牌。

相比之下,騰訊徵信則顯得有些碌碌無為,當然這和騰訊(社交)阿里(電商)雙方的天然屬性是分不開的。就評分而言,消費和支付等維度顯然要比社交來得更簡單粗暴、更直接有效。

倘若真如媒體報道所言,騰訊信用分公測叫停是因監管呼喚,而芝麻信用分安然無恙,可能是其用戶滲透度已非常深入的緣故。

微信支付分的悄然測試,則表明了騰訊、或者至少是微信在徵信領域仍有想法。特別是在財付通崛起,能與支付寶分庭抗禮後,騰訊的支付數據和三年前有了明顯提升。除了基礎數據,將評分交由財付通處理,還能避免一些可能產生的不必要麻煩。

一位徵信行業人士告訴零壹財經,評分和徵信沒有必然的聯繫,還要看該企業採集了何種信息、想誰開放、作何用途等等。畢竟在互聯網行業,企業與用戶做一定約定,對自身擁有的數據進行加工和運用是常有之舉。而財付通作為微信支付分的提供主體,或許從源頭上就能避免騰訊信用分被叫停的尷尬。

“誰做徵信了?我就是評個分而已。”——財付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