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东峡镇康乐村 “三抓”促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大通县东峡镇康乐村 “三抓”促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大通县东峡镇康乐村党支部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创建旅游名村”的生态发展理念,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创建旅游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利用旅游扶贫项目资金,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农家院提升改造、卡丁车等娱乐设施项目,改善了村容村貌,带动贫困户就业和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迈上新台阶。

抓党建促和谐,夯实乡村组织基础。村党支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修建高标准的综合办公服务中心,配齐办公设施,办公条件明显改善。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集中学、领导帮带学、座谈讨论学和考试测评学活动,提高党员思想认识。针对农村无职党员人数较多,党员作用难发挥的实际,大力开展“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活动,积极设定党员服务岗位,设定岗位职责,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个人特长进行认岗,发挥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及时成立推进“两个绝对”工作组,具体负责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落实。大力从优秀青年、少数民族、妇女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结构,壮大党员队伍,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并依托远程教育,拓宽党员学习渠道,开展养殖等技能培训,培训300余人(次),为康乐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抓产业促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村“两委”班子依托鹞子沟旅游资源,抓住地处旅游线路的机遇,认真组织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农家乐和自助营地经济,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村。特别是有烹饪手艺的妇女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开办农家乐行业中,现已建成以“农家新居、农家饭菜、农家生活”为内容,具有农村休闲度假特色的农家乐17家,宾馆1处,解决了15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全村30余户155人脱贫致富。2015年康乐村实施了包括村级综合服务场所的修建、卡丁车赛道、自行车和农家乐改造等在内的200万元的扶贫项目,投资10万元在康乐村旅游沿线修建公厕,支持滑雪场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探索农民致富的新路子。2017年康乐村结合自身优势,争取410万元,实施以生态停车场、卡丁车沥青路面、小火车轨道、民宿改造和娱乐设施(海盗船、碰碰车、莫斯科转盘等)为建设内容的旅游扶贫项目,项目运行后预计可实现经营年收入105万元,利润55.5万元,村集体可增收16.6万元。同时,康乐村有效整合资源,规范管理,着力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片区,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支持力度,提升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康乐村现已形成以旅游服务为主的产业格局,不仅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生活水平的目标,也探索出了康乐村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抓项目强实力,夯实乡村硬件基础。在康乐村党支部引领下,先后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和林下食用野生菌合作社,发展养殖、种植业,鼓励党员宜养则养、宜种则种,走特色发展路子,帮助农民创收。目前,食用菌合作社带动20户农户增收;规模养殖户共有13户,养羊2100余只;32户发展种植苗圃,种植面积达100余亩。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积极筹措资金1319.13万元,实施了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村庄绿化,村庄道路亮化,村庄边沟治理等项目。2014年康乐村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整合资金达160万元,为农户的生产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整合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修建扶贫项目宾馆一个。当年向282户村民每户分发500元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红利。康乐村以平安景区建设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人文和谐,游客满意”的理念,积极创建平安村庄。新建一处28平方米的视频监控室,安装高清摄像头15个,对村内的重点部位、主要路段进行监控,实现了旅游景区“环境整治优美、安全保障有力、治安秩序良好、管理科学规范、游客满意度高”的工作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