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被“送終”,鳳雛被“射落”,盤點那些三國史上的奇葩事件

歷史不無聊,歷史很有趣~

三國時期的劉備,有兩件趣事。第一件,劉表兒子劉琮暗地裡投降曹操的時候,劉備並不知情,是打聽到曹操大軍來到宛城才懷疑,並向劉琮詢問。劉琮不好意思見劉備,就派了一個手下去跟劉備說明情況,而這個手下,叫做宋忠~不知道那時候有沒有送終一說?第二件,劉備夷陵之戰時,怕北方曹魏偷襲他,於是派了一個將軍北防給他保駕護航,這個將軍的名字叫做黃權~現在想想,劉備知道“黃泉”這一說嗎?夷陵之戰不正是他赴黃泉的最後一戰嗎?

劉備被“送終”,鳳雛被“射落”,盤點那些三國史上的奇葩事件

(在下宋忠~)

和諸葛亮齊名,有“鳳雛”之稱的龐統,他的死沒有《三國演義》那麼邪門,沒有落鳳坡一說,但是龐統最後一戰卻是在雒(luo,四聲)城。而這個雒字字面意思,是古代一種神鳥,鳳雛去攻打神鳥城,不被剋死才怪~難怪羅貫中會想到“落鳳坡”一說,雒城失敗戰死,正是鳳雛龐統的命運歸宿~

《三國演義》裡描述關羽威震華夏一戰的“水淹七軍”,正史上也沒有那麼精彩。關羽並不是算計好了才水淹七軍的,而是天災,是曹軍遭遇了山洪暴發,他是撿了個大便宜~但是正是這個大便宜,讓關羽以為得到了天助,所以在是否回防荊州的戰略選擇上出現了錯誤,最終選擇了從荊州抽調兵力打樊城,所以才有了“關羽走麥城”這最後一遭~還有,歷史上的關羽,確實像演義裡說的那樣,是非常高傲自負的。劉備封賞馬超的時候,他確實很不服氣,而且給諸葛亮寫信詢問了。而諸葛亮回信是:“馬超是後輩,不能和大將軍您想比較!美髯公只有一個,就是您啊!”關羽看了信很得意,還把信拿給手下人看~真不瞭解關羽這個脾氣,這麼大年紀的人了,還跟個小孩兒是的。而我也擔心諸葛亮,他的信讓關羽公開了,馬超知道了會不會記恨他?哈哈~

劉備被“送終”,鳳雛被“射落”,盤點那些三國史上的奇葩事件

(諸葛亮心裡也有點慌~)

“火燒赤壁”也沒有演義裡說的那麼片面,在歷史上是有爭議的,曹操自己說過,是因為自己的士兵有了疫情,所以他早有了撤軍的打算,才讓周瑜有了火燒戰船一戰成名的機會。但是這個“借東風”卻是邪門的,正是這個反季節風的出現,讓周瑜有了反攻的機會,也讓曹操堅定了撤軍的決心。如果曹操不想撤軍,以他十幾倍於東吳的兵力,周瑜能奈他何?!

劉備被“送終”,鳳雛被“射落”,盤點那些三國史上的奇葩事件

(摸金校尉軍隊~)

其實曹操才是三國曆史上最出彩的人物,他的奇聞異事一籮筐。像《鬼吹燈》裡的摸金校尉一職,確實是曹操弄出來的。曹操起家的資金,很多都是靠盜墓挖出來的。所以曹操對這行很熟悉,死後怕報應,也怕被“同行”光顧,所以囑咐後代要薄葬,不要厚葬。而且據說他設了“七十二疑冢”,就是為了自己死的踏實,而後世許多軍閥打仗缺錢了就挖墳掘墓,估計也是效仿的曹操。也許像曹操這樣的大人物,大多是不要臉面的吧,可能不太在意世人的看法,只管過好自己的快樂生活就可以了。曹操為了管住皇帝,甚至把自己閨女嫁給了漢獻帝,而且一嫁就是三個!更離譜的是,他幾個未成年的小女兒,也提前預定給了皇帝。如果聯姻是為了政治目的,那一個閨女也就夠了吧,幹嘛都給他啊?難不成只有天子才配得上自己的女兒?看看現在的宮鬥劇,他幾個女兒不會相互爭風吃醋嗎?

劉備被“送終”,鳳雛被“射落”,盤點那些三國史上的奇葩事件

(曹操: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曹操奇葩,他兒子也毫不示弱!曹丕很欣賞的一個好友死了,就是“建安七子”的王粲。曹操帶領大家參加王粲的喪禮,不讓大家哭,說“王粲生前喜歡驢叫,今天我們不哭,我們一起學驢叫給他聽吧!”。於是現場響起了歡快的歌聲“我們一起學驢叫,一起安安安安安~”

劉備被“送終”,鳳雛被“射落”,盤點那些三國史上的奇葩事件

(我們一起學驢叫~)

“萬人敵”張飛死的窩囊,睡著覺被割了頭顱。還有一個死的也很冤,就是“小霸王”孫策。孫策遇刺被人傷了臉,本來不是致命傷,都包紮好了。但是孫策一照鏡子,發現自己原先俊朗的臉變得這麼醜,氣的傷口崩裂,一口老血噴出,活活氣死了!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本來五篇文章的素材,我集中到一篇上了,不給我個贊,不關注一下貓書歷史觀,你們好意思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