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這裡處處瀰漫著南極的氣息”

记者手记:“这里处处弥漫着南极的气息”

這是11月18日拍攝的南極探險家伯納基雕像。搭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將於當地時間18日晚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港,繼續向南極大陸挺進。靠港期間,記者曾走進霍巴特,感受這座有著“南極門戶”之稱的城市。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雪龍”號11月18日電 記者手記:“這裡處處瀰漫著南極的氣息”——“南極門戶”霍巴特見聞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搭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將於當地時間18日晚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港,繼續向南極大陸挺進。靠港期間,記者曾走進霍巴特,感受這座有著“南極門戶”之稱的城市。

“霍巴特自19世紀以來就是南極探險的前沿陣地,這裡留有很多南極探險家的遺蹟,”多次來過這裡的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說,“城市不大,與南極相關的建築和故事不少,處處瀰漫著南極的氣息。”

從“雪龍”號下船,碼頭不遠處,一組包括探險家、企鵝、海豹和愛斯基摩犬的雕塑闖入眼簾。雕像中的探險家,是最早在南極大陸越冬的探險隊員之一、從小生活在霍巴特的物理學家伯納基。1899年,他所在的探險隊曾登陸南極阿代爾角並留下越冬。正巧,這次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將協助新西蘭南極考察隊員,保護伯納基他們當年在阿代爾角留下的木屋。

在遊人碼頭附近,澳大利亞著名探險家莫森在南極越冬時住的小木屋被複制,成了人們遊覽的地方。

離開碼頭走上10分鐘,就到了霍巴特市最大的廣場富蘭克林廣場,這裡以英國北極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命名,流傳著不少著名的極地探險故事。

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探險家羅斯率領“幽冥”號和“恐怖”號探索南極,發現了羅斯海、羅斯冰架等。當羅斯從南極返回霍巴特時,富蘭克林熱情相迎。霍巴特所在的塔斯馬尼亞州當時為英國殖民地,富蘭克林任州督。

幾年後,富蘭克林率領這兩艘船揚帆北極,力圖走通北極西北航道,但途中遭遇不幸,兩艘船消失在冰封的西北航道里,船上一百多名隊員無一生還。

與富蘭克林廣場隔街相望的一家郵局,曾發出了人類第一次抵達南極點的消息。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成為人類首個抵達南極點的勇者。從南極點返回霍巴特後,阿蒙森入住現今依舊營業的哈德利斯酒店。稍作安頓後,他迅速趕往步行不到5分鐘的郵局,向挪威發了電報。阿蒙森是第一個走通北極西北航道的探險家,首次抵達南極點更是讓他名揚四海。

在霍巴特,有關南極的故事還有很多,但這座城市不僅留有南極探險的歷史記憶,對如今的南極治理和科研也有一定影響力。

霍巴特位於澳大利亞東南角,是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這裡聚集了眾多的澳大利亞極地研究人員,澳大利亞南極局總部也在附近落戶。

霍巴特還是中澳南極科考合作的見證者。1980年1月,中國首次選派科學家赴南極科考,得到澳大利亞南極局的大力協助。1989年中國南極中山站建站後,霍巴特成為中國南極科考船前往中山站途中的重要補給港。如今,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也來到這裡,並由此繼續向南極挺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