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需要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E?


以下人群需要補充維生素E:

孕期及哺乳期婦女

如果母體缺乏維生素E,新生兒或早產兒血漿中維生素e會偏低,會導致幼兒溶血性貧血,有時還會間接引發黃疸。孕期補充維生素e還能防止流產,減輕孕婦腿抽筋、手足僵硬的狀況。

美容養顏的人

維生素e能穩定細胞膜的活性結構,對抗自由基、紫外線、臭氧和汙染物的侵害。延緩細

胞老化,從而保護肌膚,令肌膚有彈性。維生素e還能防止色素在皮膚堆積,可有效對抗各種色斑,使皮膚有光澤。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維生素e是高效抗氧化劑,能阻止自由基對血管壁的損害,防止血液中的過氧化脂質增多和血小板過度凝集,從而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

高強度運動者

可減少鍛鍊引起的氧化損傷。增強體力和耐力。保護肺組織免受空氣汙染的危害。特別是進行耐力訓練的時候,補充維生素e可有利於抑制肌肉和器官組織的氧化積累效應,尤其是少年運動員,更要補充。

老年人

能增強免疫功能,抗衰老,延長壽命,並且還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其他人群

有習慣性流產、先兆流產、不孕症的女性,服用避孕藥、激素的女性,月經不調、手腳冰涼、貧血的女性,以及更年期的女性,宜經常補充維生素e。患有陽痿、不育症的男性也宜適當補充維生素e。維生素e還對牛皮癬、白癜風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以上人群請在醫生指導下具體服用和治療。

注意事項

通過植物油補充維生素e是一個非常便捷的途徑,此外,麥芽、堅果、菠菜、紅薯、獼猴桃等果蔬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飲食來補充每天所需要的維生素e,需要服用維生素e膠囊的人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嚴格遵循每天用量。

以下人群需要補充維生素D

喝母乳的寶寶

剛出生的嬰兒通常很少會被帶出去曬太陽,維生素D幾乎只能仰賴母乳或配方奶粉。前者要看母親自身的狀況,如果母親體內的維生素D多,母乳的含量就會高(Ref. 3);而配方奶在設計的時候會把維生素D的缺乏考量進去。為了避免寶寶有維生素D缺乏的情形發生,有兩件事情要注意,一是媽媽自己要有充足的維生素D;如果媽媽維生素D的濃度較低或哺乳期間拉長,那麼就可考慮讓寶寶額外補充維生素D。

年長者

年長者肌膚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比年輕人差,加上很多長輩會長時間待在家裡、飲食攝取也不足,都是年長者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塬因。據 1999–2000 年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年長者維生素D的每日實際攝取量約為240-280 IU,未達400 IU的建議攝取量。

很少曬太陽的人

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不多,如果平常就鮮少吃魚類、蘑菇之類的食物,那麼整天待在室內,假日也不太外出走走的人,就是要注意了。

皮膚黑的人

維生素D的合成位置在肌膚表皮層的基底層及棘狀層,而能吸收紫外線的黑色素也分佈在表皮層。皮膚黑的人意味著表皮裡面有較多的黑色素,當越多的能量被黑色素給吸收掉了,可用來生成維生素D3 的能量就少了。

患有發炎腸疾病(IBS)與其他引起脂肪吸收不良的疾病

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營養素,必須與油脂一起待在一起才會有好的吸收,而患有IBS或是脂肪吸收不良的人,因油脂的消化受到阻礙,也連帶影響了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

肥胖或有做過胃繞道手術的人

BMI超過30的人血中25(OH)D的濃度會比體重正常的人低,換句話說,肥胖的人會需要比常人補充更多的維生素D才行。肥胖並不會影響肌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可能是皮下脂肪阻礙維生素D釋放到血液循環裡的關係。此外,做過胃繞道手術的人,少了小腸上段的吸收過程,因而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


老兵說養生


缺鈣的人腿腳抽筋的人。


阿明話三農生活


維生素啊,維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