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泰:18億跨界接盤 只為夢想窒息?

新宏泰(603016.SH),上市一年不到就停牌籌備重大資產重組,但折騰了大半年,最終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未獲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審核通過;此次,距上次重組被否未滿半年,又再次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還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過,風雲君看了看,對於新宏泰,或許出路真的不多,這南牆看起來不撞也得撞。只希望此次撞牆如果失敗,新宏泰能從中總結經驗。畢竟靠併購湊業績這一招的可行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一、跨界接盤捲土重來

上一次併購,新宏泰是計劃以約42.22億元收購天宜上佳97.675%的股份,以期增加高鐵動車與軌道交通車輛制動系統業務來為業績添磚加瓦。可惜,方案修修補補多次,最終還是被否。

如今餘熱還在,於是新宏泰又發起了另一波攻勢:擬斥資18億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新三板公司海高通信。

風雲君看了看預案,這次看起來問題又不少,估計還得走上次重組的老路。

首先,這算一次跨界併購。新宏泰主要是做斷路器關鍵部件、低壓斷路器及刀熔開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屬於傳統制造業;而海高通信主營業務是專網通信應用軟件的開發和銷售,簡單點理解就是賣軟件的。

一個傳統制造業公司能否管理好軟件行業公司,這是上市公司需要直面的問題。

所以,跨界併購產業背景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一方面,對新的行業不熟悉不擅長;另外一方面,各個層面的整合可不是那麼好消化的。

其次,溢價問題。根據預案,此次對收購標的海高通信的評估以2018年6月30日為基準日,採用收益法評估,股東全部權益預估值為18億元,增值率為800%(未經審計的賬面淨資產約為2億元)。

監管趨嚴以來,新宏泰如此高溢價收購算是“以身試法”,風雲君只能鼓個掌“鼓勵”下。

但是,一個做通信應用軟件產品的,給如此高的估值合理嗎?再者,此前交易估值可沒這麼大方: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星地通、賽普工信、劉青獲得標的資產50%股的交易成本合計約為1800萬元,估值約3600萬,如今這一倒手就值18億,這公司怕是連洗手間都鑲了鑽吧?為啥每次到了上市公司這就如此大方,扮演冤大頭的角色?

再關於業績承諾,風雲君就不吐槽了,一般方案高溢價必然帶著高業績承諾,而這業績,只要上市公司相信,那就會有。如果沒有,那也關係不大,反正業績補償也傷不到根本。

而除了重組方案問題,海高通信本身問題也不少。

一是對大客戶的高度依賴。根據預案,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其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7%、83%和95%。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從圖中可以看到,單個客戶所帶來的營業收入並不算特別高,那在如此形勢下,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還如此高,那剩下的客戶數量還真的不容樂觀。

二是大幅波動的淨利潤率。由下表可計算,2016年、2017年和2018上半年,標的資產淨利潤率(淨利潤/營業收入)分別為22%、72%和90%。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對於淨利潤率,高也好,低也好,風雲君覺得都可以理解,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特徵。但就是大波動,要十足警惕。這與考察毛利率變動是一個道理。

再者,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海高通信的淨利潤率甩了人家這麼多條街,感覺像撿到寶卻著實不敢相信啊。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所以,風雲君覺得,新宏泰真想進入技術與信息服務這行業,即使自營組隊發展,18個億也應該足夠了。

二、業績、資產質量雙降

一般熱衷於併購事業的上市公司,還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主業業績不理想。而新宏泰是非常符合這點的。

上市當年,營收和扣非後淨利潤就雙降;到2017年,營收雖有所回暖,但是淨利潤下降幅度在加大。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而到今年三季報,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了38.64%,但實際情況卻更讓人擔憂,要知道這部分收益的增長主要來源於非流動資產處置,這是開始賣資產湊業績的節奏?具體事項還待年報揭曉。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再者,對於新宏泰所處行業本身前景如何,我們可以從重組併購方案中尋找答案。要知道此時的上市公司都非常勇於和善於暴露自身的問題的: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由此可見,新宏泰要是隻能繼續在本行業耕耘,那將來業績不理想是必然趨勢。

而除了業績問題,目前新宏泰的經營狀況也有隱憂。來看一下關鍵的財務指標:

(1)應收賬款問題:根據最新季報,現有應收賬款1.21億,同比增加38.79%。而增加原因為:本期銷售增長、信用政策延長、應收款項未到期所致。

而信用政策延長這一項引起了風雲君的注意。這一項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客戶賒賬時間延長,而這對公司來講,一方面加大了自身資金壓力,除非有足夠實力可以向上遊轉移;另一方面,賒賬延長基本發生在產品銷售不好的情況下。

所以,原本產品單價就在下降,再疊加銷量下滑,那就是雙殺了。當然,目前這還是推測。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應收賬款增加的後果是壞賬準備增加,直接影響淨利潤。

(2)在建工程問題:根據最新季報,現有在建工程1905萬元,同比增加181.86%。主要是企業項目投資總額增加所致。所謂的投資項目主要指的是IPO募資規劃的30萬臺電機及2500萬件模塑製品擴能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新宏泰:18亿跨界接盘 只为梦想窒息?

然而,對於這兩個項目,承諾的投資額分別為2.35億、5500萬。從累計投入金額來看,這項目進度應該是不達預期的。

那往後,這部分資金要麼最終還是投入到項目建設中來,要麼轉變用途。如果是前者,那在建工程最終要轉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現有緩慢的進度只是在推遲計提折舊時間而已,給淨利潤留了點空間。如果是後者,那釋放的信號則更不友好了,擴大產能的項目半途而廢,不說前期投入打水漂,側面論證的是現有產能已經過剩,新產能自然沒必要加。

可見,新宏泰在現有主業上碰到的瓶頸一時難以打破。

結束語

其實,對於上市時間不長的公司,還有一個指標比較直接:減持。新宏泰的第三大、第四大股東都要減持就不是什麼讓投資者開心的事了;再者,第三大股東高巖敏還是公司的副董事長兼財務總監,而一個心心念念減持的財務總監對業績自然是十分關注。

本文源自市值風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