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解區塊鏈」比特幣是受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嗎?

比特幣已經誕生了十年,從最初的幾個極客之間的採礦遊戲,到小批量的常規試驗,再到比特幣高昂的價格,世界帶來的變化是快速和無形的,但即便如此,比特幣仍然被主流勢力放置在邊緣,信徒只能遠遠仰望。

最近,由深圳國際仲裁委員會決定的案件給數字貨幣行業帶來了強心劑。該裁決認為,雖然監管當局禁止ICO活動和虛擬貨幣交易,但它從未斷定個人比特幣交易屬於非法行為。根據國內法律法規,比特幣沒有貨幣屬性,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數字資產並且可以交付。

「迅解區塊鏈」比特幣是受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嗎?

2008年,Nakamoto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它為數字貨幣世界打開了一扇門。在這一年,比特幣創世區塊被中本聰挖了出來。他在區塊中留下“2009年1月3日,英國財政大臣在第二次拯救銀行的邊緣”的註解,到目前為止,這個註釋仍然像謎團一樣吸引了很多人開始瞭解比特幣。

比特幣總共只有2100萬,發行率每四年減半,所有比特幣將在2140年挖掘完畢。正是這種通縮性質賦予它與黃金相同的價值,甚至超過黃金。由於其獨特性,也讓各國對它又愛又恨,其底層區塊鏈技術通常受到很多國家的青睞和支持,但其交易和ICO受到不同程度的監督和約束。

數字貨幣監管中的冰與火

10月,“星球日報”發佈了一份《數字貨幣相關的監管政策世界地圖》,整理了數字貨幣,ICO,五大洲66個國家和地區的交易所的監管態度和稅收政策,以及是否會發布“國家屬性數字貨幣” 。

「迅解區塊鏈」比特幣是受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嗎?

目前,有16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監督ICO,而國內則是典型而嚴格的監督。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絡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總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等七個部門發佈聯合公告《關於預防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正式定性ICO是非法募集資金,明確禁止任何代幣發行融資活動。這項政策的出臺使許多區塊鏈項目被叫停。

除國內外,韓國,墨西哥,玻利維亞,尼泊爾,印度和孟加拉國也對ICO實施禁令。

與此同時,至少有23個國家和地區表示支持比特幣。作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日本正積極採用數字貨幣。自去年以來,日本已開始免除數字貨幣交易的消費稅,並承認數字貨幣的合法性和貨幣屬性。為了更好地推行數字貨幣,日本還於今年4月成立了日本虛擬貨幣兌換協會,該協會由日本的16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組成。

對比特幣持積極態度的國家或地區包括韓國,美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土耳其,伊朗,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

可以看出,各國對數字貨幣的態度不同,因為這與各國經濟金融發展和人民生活現狀有關。經濟低迷的日本需要像比特幣這樣的新事物來振興經濟,創業氛圍正濃的中國對所有風口似乎都想瘋狂入場,而美國的傳統金融力量也在關注和監督。

「迅解區塊鏈」比特幣是受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嗎?

法院宣判態度的意義何在?

無論如何,數字貨幣已經進入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篇章。監督只是為了用於規範,並沒有完全抹殺。對於深圳國際仲裁院的裁決,區塊鏈專業人士表示:“此案例首次確定比特幣的法律性質和比特幣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具有基準意義。”

比特幣誕生的根源在於,由Nakamoto Satoshi代表的自由主義者尋求一種不受中央銀行系統約束的交易方式。這些人期望更加自由的貨幣體系,這次比特幣被承認。可以用作交付目標的數字資產是對比特幣存在的認識,並且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Nakamoto發明比特幣的可行性。

雖然比特幣的匿名性為一些想要做惡的人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國家必須進行必要的監督,一切都有兩面性,比特幣也不例外。比特幣為數字資產創造了新的可能性,就註定要與現有規則作鬥抗爭。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和支持,將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更多的監督和約束。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未來是一場艱苦的戰鬥。與當前的貨幣體系相比,比特幣更重要的使命是讓更多人對數字貨幣有所認識和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