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打造農村電商生態 助推電商精準扶貧

靖邊:打造農村電商生態 助推電商精準扶貧

訂單農業苦蕎長勢良好 資料照片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推進農村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離不開農村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靖邊縣借乘互聯網經濟東風,以建設覆蓋全縣的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和電商人才培養體系為重點,全力打造農村電商生態,推動農業規模化種養、產業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探索出了一條電商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搭建“三級平臺”,支撐產業發展。

靖邊縣整合全縣電商資源,在縣城西新區新建了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處,開展電商企業孵化。政府為入駐電商企業和創業人才提供“五免政策”(免費提供場地、免費提供信息、免費培訓人員、免費提供網絡、免費提供水電)。截至目前,已孵化出電商企業及個人40多家,該中心也成為了靖邊縣電商產業發展的核心“孵化器”。

靖邊縣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146個(其中:鎮級電商服務站17個、村級服務站129個,覆蓋所有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站合夥人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予以“上崗”。截至目前,已建成的站點,電腦、辦公桌椅、打印機等硬件設備齊全,均具備網購網銷、代收代發、信息服務、品牌運營策劃與包裝等功能,實現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全覆蓋。

實現電商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全覆蓋。

為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靖邊縣與省郵政總公司簽訂了電商物流配送戰略協議,採取企業自籌與財政扶持相結合的方式,對現有物流配送體系進行了整體改造提升,並配套建設了倉儲配送、運輸平臺軟件管理系統,實現了對整個物流體系運作進行全程實時管控,構築起高效率全覆蓋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目前入駐靖邊的知名物流快遞企業達到23家。縣郵政公司已建成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倉儲中心1處、鎮級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中轉中心19個、村級物流配送代辦點145個已投入使用。物流配送已覆蓋了全縣23個鄉鎮的184個行政村。

靖邊:打造農村電商生態 助推電商精準扶貧

苦蕎收穫後通過電商渠道銷售

實現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全覆蓋。

靖邊縣邀請西北大學教授等專家開展了“電子商務知識普及”、 “電子商務應用”、“農村互聯網+”等各類人才培訓58期,培訓人員達5455人次,培訓對象涉及黨政機關負責人、返鄉大學生及創業青年、村級電商服務站負責人、行業協會代表等全縣各行業各領域,為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建好農村電商帶頭人隊伍、農村電商指導服務隊伍、農村電商人才隊伍。篩選經營較好的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合夥人參加電子商務高級培訓,組織合夥人到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較好的省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電商企業以及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進行實地觀摩、學習;組建電子商務進農村指導服務團隊,深入全縣各電商企業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開展指導電商發展和現場培訓技術服務;邀請國內知名電商專家到靖邊對縣內各電商企業及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合夥人等開展各類電商培訓,培育電商人才。

培育“三大產業”,打造電商品牌。

培育蕎麥(苦蕎)產業、馬鈴薯產業、羊肉產業,打造“阜美靖邊”品牌。推動蕎麥(苦蕎)種植生產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以蕎麥(苦蕎)無糖、綠色等和電商打破時空限制優勢;藉助全國靖邊優質馬鈴薯生產基地,加快馬鈴薯產業深加工步伐,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藉助靖邊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質羊肉生產及電商打破時空限制等優勢,加快羊子養殖合作,羊肉產品加工、銷售產產業化步伐,推動企業加快羊肉研發和運輸保鮮,推動線上銷售,特別是推動集中連片貧困山區的羊子及相關產品走出去,形成穩定收入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靖邊:打造農村電商生態 助推電商精準扶貧

農村電商服務站

創新“三種模式”,聚力富民增收。

“電商+訂單+農戶”模式:利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和推進電商扶貧為契機,引導各電商企業根據企業發展計劃,初步確定銷售量,擬定產品原種類和需求量,並於農戶直接對接,簽訂種植收購協議。“電商+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推動各電商企業根據企業發展要求,與各小雜糧主產區合作社合作,簽訂產銷收購協議,打造小雜糧種植基地。“電商+服務站+代運營”模式:推動各電商企業根據企業發展要求,與各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合作,委託服務站代為收購各類農副產品,管理和保障各農戶種植農產品品質,同時代理銷售各流通企業生產的各類產品,以村級服務站搭建產銷服務平臺,化解農產品銷售難題,增加農戶收入。(靳天龍 武常平 白凌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