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市紀檢監察機關整治不作為、嚴查“微腐敗”

善偽造、謀私利,動公利、濟親戚,巧立名、悄侵佔,不作為、慢作為……這是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典型表現。

在目前正在推開的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監督檢查工作中,河北省保定市針對上述典型表現,著力解決惠農政策落實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惠農政策落地生根。今年以來,全市共梳理問題線索458件,追責問責622人。

2015年10月中旬開始,保定市選擇惠農政策較多、扶貧資金集中的8個山區貧困縣(區)作為試點,開展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監督檢查。隨著工作的持續推進,惠農政策落實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受到嚴肅查處問責。

走村入戶深挖細查

2018年3月,中央巡視組對河北開展巡視,向保定市紀委監委交辦了一件關於易縣塘湖鎮危房改造方面的問題線索。隨後,易縣紀委監委對塘湖鎮開展了拉網式走訪調查,發現了王家莊村村民李某在危房改造過程中以修代建的問題。

今年5月25日,王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樹良因對危房改造驗收把關不嚴而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李某違規多領取的1.04萬元危房改造款也被收回。

走村入戶、深入惠農政策落實一線,是對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精準整治的第一步。易縣紀委監委通過核查村級、鄉鎮、部門提供的數據及賬目,從惠農項目涉及部門提供的底數和分配、發放情況查起,沿著惠農項目資金的走向,一直查到資金流向的最末端。

“走村入戶,並不是聽村幹部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們拿著照片到百姓家裡去核對,家裡原來什麼樣子,重建後又是什麼樣子,實地一看就清楚了。”保定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崔淑敏介紹,這種既抓源頭,又查終端的做法,省時又有針對性。

保定市紀委還統一制定了走訪入戶調查表和談話提綱,在深挖細查上做足功夫,做到不漏環節、不漏戶、不漏每一筆資金,一個專項一個專項地推進,持續發力。

2017年7月以來,市紀委9個監督檢查組共檢查了9個貧困縣的21個縣直部門,累計走訪鄉鎮202個(次),貧困村786個(次),貧困戶8745戶(次),發現問題線索1218件。

健全基層監督機制

在採訪中發現,由於信息不對稱、政策不透明,個別基層幹部通過虛假報名、虛報面積、提供虛假資料等形式,直接或變相套取騙取土地補償款、扶貧救濟、糧食直補等專項資金。

對此,崔淑敏介紹,“之前惠農政策信息不公開或半公開,一些信息就是村幹部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一寫,或在公開欄貼一張紙就得了,很不規範。”

2017年後,惠農政策公開情況變得更加多樣,保定市通過微信公眾號、懸掛標語、廣播、LED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對惠農政策進行廣泛宣傳。

此外,保定市大力推進鄉村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範“一事一議”程序,充分發揮黨員議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組織作用,保證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2017年底,易縣裴山鎮西白澗村時任黨支部書記靳平周、時任村委會主任師連友因在發包村集體土地過程中不履行公開程序被分別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鑑於該案具有一定普遍性,裴山鎮黨委、紀委結合案例中基層組織在村級事務決策程序不規範的典型問題,在今年村“兩委”換屆中,實行黨支部書記末位表態,村監會人員全程監督,鄉鎮幹部列席研究村重要事項會議制度,並對決議事項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督查。

直查直辦群眾身邊“微腐敗”

購買了40臺二手縫紉機,臨時聘用工人開工僅半天后,縫紉機就被閒置在一旁……誰承想,這都是為獲得8萬元手工業項目扶貧資金而上演的一場戲。

2015年8月,阜平縣大臺鄉大連地村村民賈蘭芳、劉建平各申請了一個手工業加工項目,賈蘭芳的兒子、王林口鄉西莊小學教師楊智偉填報了虛假的項目驗收申請表,家庭手工業加工人員名單和收益貧困戶情況表等材料。

拿到上報材料後,時任村委會主任辛明光未進行村級初驗,就在相關材料上簽字、蓋章;時任大臺鄉主任科員任新紅,未認真核實手工業加工點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就在相關材料上加蓋了鄉扶貧辦公章;阜平縣手工業辦副主任劉清娟等人僅依上報的材料,以及現場看到的40臺縫紉機和臨時聘用的工人“演員”,就通過了對項目的驗收。

基層重大典型案件必須統籌力量直查直辦。2017年9月,河北省紀委、保定市紀委、阜平縣紀委三級聯合查辦,讓這場隱瞞了近兩年的騙局浮出水面。2018年8月25日,楊智偉被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他相關人員也被嚴肅追責。

保定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周省時表示,精準整治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是個“細活兒”,把以前的“跑冒滴漏”一個個堵住需要有耐心有定力,“只要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最終百姓一定會認可我們”。

去年以來,保定市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線索2.59萬餘件,組織處理5877人,紀律處分2753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4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