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帮助小两口解决水的问题——临沭县泉醴井的传说

临沭县有个村子叫泉醴井。因为井在泉子里,故名。又因泉水是甜醇的,所以叫“泉醴井”。

神仙帮助小两口解决水的问题——临沭县泉醴井的传说

井为什么在泉子里头,井水为什么又是甜醇的?相传,古时候,这里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泉子,岭南头有一个小村子,庄头上住着一家姓田的寡妇,田寡妇有个女人,名叫甜女,甜女长到十七八,出挑的像一朵水仙花,这姑娘又文静,又俊俏,谁见了谁爱。田寡妇年迈体弱,里里外外全靠甜女忙活。中华山下住着一个看山老头,名叫王守山,身旁有一个二十一岁的儿子,名叫王勤,整天在山上打柴。一年,久旱不雨,河里沟里都干涸了。王勤和甜女经常到这泉子里打水,时间长了自然熟,有时在泉边谈天说地,拉家长里短,日久天长,这对青年男女相爱了。一天王勤和甜女各自回家把心事告诉了老人。田母说:“只要闺女中意就行,咱两家是篱笆对柴门,也算是门当户对啦。”王守山对儿子说:“只要田家不嫌弃咱穷,就答应这门亲事,但我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就是你俩成家后,我和亲家母年事已高,孤苦伶仃,怎么过日子?”王勤也正为此事发愁,便把这事告诉了甜女,甜女说:“愁什么,咱两家和一家,搬到一块住,有老有少,家里外头都有人,老人有人孝敬,年轻人有人疼,岂不是两全其美?”就这样相约而定。婚后,全家和睦相处,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

神仙帮助小两口解决水的问题——临沭县泉醴井的传说

有一年,也不知道是谁得罪了东海老龙王。老龙王生了气,就命虾兵蟹将把地面上的水全部收入东海。打那,河井干枯,禾苗枯死,人们喝水都有困难。怎么办?小两口 商量在泉子里打井,夫妻俩天天挖井不止,一连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见水影,但他们仍不灰心,还是坚持不懈的挖。这种精神感动了玉帝,玉皇大帝派井神下凡相助。一天,一个白胡子老头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看见这夫妻俩累得满头大汗在挖坑,便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王勤说:“老先生,你是外地人,哪里知道这里的事,这里已经三年没下雨了,地里寸草不长,颗粒不收,人们饮水都难啊!”白胡子老头没吭声,转悠了半天,相相地势,斜着眼睛,吊吊线,在泉子里划了个十字花,笑着说:“这地方是个海眼,只要下功夫挖,准能挖出水。”说着拿起掀来,照准十字花,挖成一个四角方方实务坑,土就湿漉漉的,接着又向下掘了两下,用力往上一别,水就像喷泉一样,直往上冒。甜女见挖出水来了,高兴得不得了。白胡子老头说:“先别忙,还要修整修整才行。”说着用掀把井壁划拉了几下,层层叠叠的土纹象用怪石排列的一样,错落有致;把挖出的土,左除一掀,右除一掀,又朝后撂了一掀,留着四面好淌水,然后把井旁剩下的烂泥碎石,平了平,把井口修整了一下,用手捧了口水,吧嗒吧嗒嘴,抓了一把土洒在水里。霎时间,井满水溢,清澈见底。白胡子老头转过脸来对王勤夫妻俩说:“这井里的水永远不会枯竭,足够这里人用的。”王勤夫妻二人连忙磕头谢恩,抬头一看,白胡子老头已飘然而去。转过身来向四周一瞧,全变了:井座落在三面环岭的簸箕掌内,井口高于平地,井水和井口一样平,井口像个撇拉沿的盘子,井口从豁口里汩汩流出。

这眼打在泉子里的井,水象加了糖一样甜。为什么井水是甜的呢?据说东海老龙王曾经命海龙去西天偷过王母娘娘瑶池里的琼浆玉液,以备自己享用,令螃蟹精负责看管,哪知螃蟹精和泉里的蛤蟆是至近的亲戚,便偷偷的打开后门,让琼浆玉液沿着这条水路娟娟的流进泉里井。从此,泉里井的水,就清凉甘甜,打那以后,泉里井就改写泉醴井了。

泉醴井的水又清又甜,喝了可治百病,人们都说是神井。消息传出后,一传十,十传百,山南海北的都来取水治病,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王勤一家就在泉醴井旁边开了个小茶馆,赶集的上店的都在这里歇脚喝茶,小生意很兴隆。后来人们都贪恋这里水美土沃,迁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明朝初年,渐成村庄。村子因井命名,叫泉醴井。

神仙帮助小两口解决水的问题——临沭县泉醴井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