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2018年7月,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新增失信黑名單信息317,257條,包括相關部門推送的失信黑名單信息317255條和大數據失信黑名單信息2條,涉及失信主體282,891個,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118,704家,自然人164,187人;7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單主體187,287個,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97,255家,自然人90,032人。

本月更新的重點領域失信黑名單包括失信被執行人、工商吊銷企業、海關失信企業等(見表1),首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于本月發佈。從數量上看,新增失信黑名單主要集中在失信被執行人和工商吊銷企業。與6月份相比,工商吊銷企業新增及退出數量均大幅下降,降幅分別為85.9%和73.7%;失信被執行人新增數量環比下降1.3%,退出數量環比下降22.4%。從地區分佈看,江蘇省是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單數量最多的地區,廣東省是失信黑名單退出數量最多的地區,寧夏已連續三月為全國省(區、市)中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屬地佔比最高的地區。

本月重點聚焦的失信問題包括互聯網虛假廣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非法證券網站博客等。其中,虛假互聯網廣告案件29起,主要涉及醫療、食品、金融等領域;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案件7起;非法仿冒證券機構網站、含有非法證券交易相關信息網頁、博客86家。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一、新增失信黑名單情況

從失信黑名單主體性質看,本月新增失信自然人164,187人,佔新增失信主體總量的58.04%,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組織為118,702家,佔新增失信主體總量的41.96%(見圖1)。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從失信黑名單類型來看,工商吊銷企業和海關失信企業月增量環比降幅明顯,分別下降7.08倍和3倍;失信被執行人月增量環比下降1.33%,已連續兩月下降;限制乘坐火車民用航空器名單月增量環比有所上升(見圖2)。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從地區分佈看,多數地區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絕對數量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數量排名前五省份為江蘇、廣東、浙江、上海、遼寧(見圖3)。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從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屬地佔比來看,比例較高省份為寧夏、陝西、遼寧、海南、江蘇。其中,寧夏新增黑名單企業屬地佔比最高,達到1.47%,且已連續三個月為全國省(區、市)中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屬地佔比最高的地區(見圖4)。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屬地佔比最低的五省是西藏、吉林、河北、甘肅、重慶,大部分集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見表2)。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二、失信黑名單整改退出情況

從失信黑名單主體性質看,本月退出失信法人及其他組織97255家,佔退出失信主體總量的51.93%,退出失信自然人90,032人,佔退出失信主體總量的48.07%。因6月份工商吊銷企業大量集中退出,本月退出失信黑名單企業數量環比下降明顯(見圖5)。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從失信黑名單類型來看,本月失信被執行人、工商吊銷和海關失信企業的退出數量較上月均有所下降。工商吊銷企業退出量降幅明顯,環比下降3.81倍,失信被執行人退出量環比下降22.44%,海關失信企業退出量環比下降23.26%(見圖6)。

從地區分佈看,本月退出失信黑名單企業絕對數量排名前五省份為廣東、河南、寧夏、浙江、四川。其中,廣東省退出黑名單企業數量達47828家,河南省退出黑名單企業數量達12605家(見圖7)。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從退出失信黑名單企業屬地佔比來看,比例較高省份為寧夏、廣東、河南、海南、吉林。在失信黑名單企業退出數量和本地區失信黑名單企業退出率兩個指標上,廣東、寧夏和河南均位居全國前三(見圖8)。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三、重點領域失信特徵分析

失信被執行人:本月新增失信被執行人信息223,548條,涉及失信主體189,314個,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26,286家,自然人163,028人。從地區分佈看,本月新增失信被執行人企業排名前五省份為江蘇、廣東、河南、浙江、安徽(見圖9)。從涉案金額看,52家企業涉案金額在1億元以上(見表4)。從新增失信被執行人記錄數量來看,單個企業本月新增失信被執行人記錄最高達367條,新增失信被執行人記錄3條以上的企業數量為1020家,其中18家企業新增失信被執行人記錄超過50條(見表5)。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工商吊銷企業:本月新增工商吊銷企業92,520家,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其中江蘇省佔比達14.87%、廣東省佔比達14.57%(見圖10)。

海關失信企業:本月新增海關失信企業9家,分佈在廣東、重慶、上海三地,其中廣東6家,佔比66.67%,上海2家,重慶1家(見圖11)。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人社部近期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首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包括14家企業和6個自然人,涉及建築、房地產和製造業等領域。從地區分佈看,黑龍江省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主體最多,共4個,其次是重慶和廣東,各3個。有三家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超過200萬元,其中重慶市中強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拖欠金額高達近600萬元(見表6、圖12)。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四、失信重點聚焦

(一)市場監管部門公佈29起企業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處罰金額合計約284萬元,其中山西俊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罰沒高達60萬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7月公佈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共29件,涉及12個領域,其中醫療、食品、金融三個領域的涉案數量位居前三(見圖13)。從地區分佈看,涉案企業最多的是上海市,佔10.3%,江蘇、山東、陝西、四川、天津和重慶六省份均佔7%。其中,山西俊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發佈含有升值或者投資回報承諾、對規劃或者建設中的文化教育設施作誤導宣傳、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內容的廣告被處罰款60萬元;恆大地產集團天津世博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因當事人在官網宣傳溫泉功效時,使用與醫療用語相混淆的用語,被處罰款10萬元(見表7)。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佈7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案件,部分案件性質惡劣,危害嚴重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本次公佈了7起案件,其中2件為食品欺詐,5件為虛假宣傳。最嚴重的一起案件為廣東鍾某、林某等向食品中添加非法藥品並假冒其他品牌食品銷售,涉案金額過億元(見表8)。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三)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86家非法仿冒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等機構黑名單,涉及2012年1月-2018年5月新發現的及尚未關閉或整改的46家非法網站和40家含有非法內容的網頁、博客

從表現形式看,86家非法從事證券交易相關活動的黑名單中,佔比最高的是以門戶網站、博客、QQ等為平臺,散佈非法證券活動信息,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建議服務,收取諮詢費、服務費,達45%;其次為以招攬會員或客戶為名,提供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建議的方式,非法代理客戶從事證券投資理財活動,佔30%(見圖14、表9)。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7月份失信黑名單月度分析報告

五、失信典型案例

(一)虛假廣告

不良商家為謀取高額利益,通過虛假宣傳的方式售賣食品保健品,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主要表現為商家發佈帶有虛假內容、誇大不實的廣告,做出虛假承諾,欺騙、誤導消費者,以達到獲取不正當收益的目的。

案例一:上海定元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定元實業)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46958196013,註冊時間2009年10月27日,註冊資本2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向海成。

定元實業主要經營食品流通,日用百貨、工藝禮品、玩具、花木、辦公用品、化工產品及原料、金屬材料、機電設備、電子產品、五金交電的銷售,水電安裝,商務諮詢,展覽展示服務。

該公司通過在居民樓發放虛假傳單吸引中老年人參加藥品會議,在會議上不僅對參會者進行誘導銷售,即通過先贈物品後賣禮包的方式,來誘騙消費者大額消費,還通過工作人員極度熱情的招待來吸引老年人購買產品。定元實業以高價售賣偽劣貔貅、虛假推銷劣質山參的藥效、誇大宣傳金槍魚產品功效。該公司上述行為侵犯消費者權益,已被上海市工商局查處,沒收違法所得145萬餘元,並處以145萬餘元罰款。

(二)拖欠農民工工資

拖欠農民工工資是近年來的社會焦點問題,不僅關係到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還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近年來,有關部門通過建立健全監管和制約機制,嚴厲打擊欠薪違法犯罪行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高發多發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但典型案件仍時有發生。當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主要集中在建築行業及其上下游的相關產業,轉承包商經常截留農民工工資作為工程款項或週轉金,致使工資不能按時發放到位,有的企業(個人)甚至捲款失聯,這些問題嚴重損害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危害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

案例二:重慶市中強建築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強建築)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177958723979,註冊時間2006年11月28日,註冊資本100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張力。

中強建築主要經營建築相關業務。該公司於2018年7月12日因拖欠金額最多被列為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中的榜首企業。該企業共拖欠113名農民工工資,拖欠金額達到近600萬元。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及地方法院網絡公開數據顯示,近五年來,該企業共有1項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7項被執行人信息、以及56項訴訟信息,其中,有36項為勞務合同糾紛,具體內容均為拖欠農民工工資。

(三)醫藥造假

近年來我國製藥行業發展迅速,但制約其良性發展的因素仍然存在,藥品質量不合格、製假售假、假冒文號、摻入有害藥物、誇大治病功效等問題時有發生,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甚至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

案例三: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220101124037315G,註冊時間1992年08月27日,註冊資本6649.04萬元,法定代表人高俊芳。

長春長生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凍幹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凍幹水痘減毒活疫苗、吸附無細胞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生產的疫苗銷往國內除西藏和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份以及歐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區。

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檢局發佈通告稱該公司在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違反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責成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收回長春長生相關證書。

早在2017年11月3日,該公司就因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252600支百日破疫苗效價不達標,被列作劣藥。

長春長生連續兩年多種疫苗出現問題,嚴重侵犯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權,引起社會恐慌,影響十分惡劣。

以上信息和數據引自人民網、新華社等新聞媒體。

(四)非法仿冒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公司

非法仿冒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的機構違法原因多為非法投資諮詢、非法發行證券、非法證券交易和未取得相關證券期貨業務資質的機構發佈證券期貨產品廣告,實施非法薦股、虛假髮行“原始股”、非法配資等非法證券活動。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門戶網站、QQ、博客等散佈虛假標的、虛假回報率等信息,以保證收益、高額回報為誘餌代客操盤,收費斂財,仿冒正規證券公司的名義開展非法證券諮詢活動,令不少投資者上當受騙。

案例四:短線牛股漲停王的博客

該博客從未得到任何認證,每日發佈股票投資內容的博文,截至2018年8月2日,共發佈43篇。其中最近兩篇文章在被中國證券業協會通告禁止發佈後,該博客不服規定,仍肆意發佈。

該博客的宣傳內容中含有“保證”、“100%”、“必漲”、“利潤最大,風險最小”等有關法律嚴禁使用的絕對字樣,同時還置頂所謂“重大利好消息”來誤導投資者,特別是散戶投資者。例如:“董事會再次決定從07月15日-08月18日舉行優惠大活動,現在開通會員(一個月贈送一個月),每天操作一隻漲停黑馬,每隻股票保證獲利8%以上,每月保證獲利180%以上!”,“溫馨提示:加入會員三個交易日如不滿意,可無條件退款!”。

該博客無視法律法規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規定,欺騙和誤導普通投資者,給投資者造成損失,嚴重影響社會信息的良性傳播。

六、失信風險提示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經營活動中,公眾應提高失信風險防範意識,可通過“信用中國”網站查詢相關主體是否被列入黑名單,並注意識別坑蒙拐騙、虛假廣告等違法違規失信行為,切實防範信用風險。

對本報告中有關信息有異議的,可通過“信用中國”網站提出異議。經核查存在信息錯誤的,“信用中國”網站將及時予以糾正。

各省(區、市)應密切關注本地區失信黑名單變化情況,加大對失信主體和失信行為的監管和整治力度。失信主體應主動糾正失信行為,履行法定義務,並積極通過公開作出信用承諾、接受信用修復培訓等方式進行信用修復,主動改善信用狀況,為順利參與市場經濟活動創造有利條件。

來源 |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