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跖·風貌保護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瓦片畫。我家的樣子。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大爺的童年。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史家衚衕博物館裡的冬日陽光。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瓦片上的童年。中為張迎星老師。

(圖片背景:2017年11月23日下午,在居民藝術家張迎星老師的指教下,多位老爺爺老奶奶找回自己童年的記憶。)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跟隨講師的鋪敘,去尋找兒時的記憶。

每個人都有童年。

北京胡同里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就是衚衕裡的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至是一片葉子。

家再小,也是自己的家。家裡,家外,只要用心捯飭,依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楊坤的二十歲。

離開家,多數屬於年輕人。

年輕時,誰都有過無所謂的時光,

楊坤的《今夜20歲》一直都能讓老男人騷動不已,這是有動感因素在裡面的。

因為年輕,所以什麼都無所謂,就算居無定所。因為,在年輕的頭腦裡,一個揹包,一個人或幾個人,就能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有人就有家。每一個人都有父母,兄妹等親友。時光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闖蕩的日子也流淌在時光之中 ,終會有一天你要回家的。

家,對於每個人都是停靠的港灣,無論貧窮和富裕。或許,當你回到生你養你的故居時,會感慨萬分:家還是老樣子,只不過雙親已白髮蒼蒼。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展覽內容。

衚衕,對於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來說,有著血液裡流淌的親情,即使住到了30層以上的高樓,依然不會忘記的。既然回來了,就捯飭捯飭吧。

如何捯飭呢?看看裝飾洋氣的街坊家,可以借鑑。當然,也可以藉助政策的力量,結合自家情況去重新打造一個全新的家,所涉及的有發現自家衚衕裡花園的內容。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鐵壺裡的新綠。

2017年11月23日,史家衚衕博物館與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景觀系聯合舉辦的“回家·家用”系列展覽就涵蓋了這方面的內容。

展覽有兩個部分,分為主展場與分展點。主展場的主題為“發現衚衕裡的自發花園”,利用“平面+立體”的互動展示方式,體現老北京胡同的生活場景,發現隱匿在傳統衚衕裡的自發花園,尋找多種公共空間內植物的應用方式。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這就是家的感覺。

看到熟悉的衚衕被央美同學們的創意景觀藝術妝點起來,前來參觀的居民們覺得又新奇又嚮往。不少居民還拿起了牆上貼著的“盆栽”貼紙,主動“設計”起衚衕裡的景觀佈置。

主展場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侯曉蕾老師說,這些小小的互動裝置看似簡單,背後卻是侯老師和同學們積累的研究成果:什麼樣的植物適合衚衕和什麼樣的景觀適合居民,都能透過這些小裝置清晰地傳達了出來。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東四南的那一片,有太多的回憶了。

在分展點的展牆上,呈現出了咱們的院子、以創意點亮衚衕生活的史家衚衕文創社和二七院等內容,表現形式有主動為老人提供免費熱水的衚衕茶社、煥然一新的百年小賣部以及更多以不同方式傳遞衚衕文化、美化衚衕生活的空間。

北京規劃院規劃師趙幸稱,分展點則散佈在東四南歷史衚衕區內的23個獨特地點中,利用二維碼指示牌,向路過的觀眾講述衚衕空間背後的故事,“藉助這樣的方式,能讓更多參觀者瞭解衚衕豐富多彩的空間與生活方式,體會到衚衕中的人們為此付出的熱情與努力。”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策展人的總結和思考。

回家·家用展覽:回家了,該幫父母捯飭一下家園|十蹠·風貌保護

善學博雅&情感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