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BU,BUSINESS UNIT,意指一个独立的业务集群。

在路客,每50套房源,就是一个BU。

BU总管(以下简称BU)都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的「隐形房东」。

跟随「金牌BU」晓丹工作数日,我终于知道BU们有多不容易。被触动的不止我,苏总也和小姐姐聊了很久,听见小姐姐声音沙哑还让她“多喝热水”,最后一起合影。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晓丹是个爽气的东北大妞,5年前来到南京。加入路客前,是某知名OTA平台的资深运营。

去年初秋,路客刚进入南京市场。怀着对民宿的满腔情怀,晓丹成为第一也是唯一入职的BU,扛下了整个南京运营的重担。

从零开始有多难?

晓丹简而意赅:钱少,事多,离家远。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每天8点前统计入住率并提交工作计划,然后马不停蹄去拜访投资人。尤其是新筹建房源,一旦投资人不满意,晓丹就需要协调沟通。

一旦忙起来,午餐就只能啃面包,因为2点前,她必须赶到房源检查卫生,保证下午客人正常入住。

整个下午,卖出多少套房,就要跑多少个地方,照顾好每一位客人,简直分身乏术。

到了晚上,还要复盘当天运营情况,思考对策提升入住率,并与BD沟通筹建房源的事宜。

即使是半夜,如果客人有突发情况,也要赶去处理,真正的24小时待命。

因为缺人,前期晓丹甚至还要承担不属于BU本职工作的筹建房源。

短短几个月,晓丹跑遍了南京,哪个小区邻里关系和谐,哪一区租售比高,了如指掌。

“经常两三点才回家,沾床秒睡。”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脚不沾地连轴转,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为了让父母改观,她带着父母一起检查房源清洁,一起换过灯泡修过下水道。房源淡季,她又自掏腰包,请父母当一回“客人”,体验入住路客。

亲身体会过,便知一份工作的价值。

最终,父母理解了女儿的选择。在很多个深夜,晓丹总能看见亮着灯的厨房,和一碗微温的酸菜馅饺子。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两个月的孤军奋战,令晓丹开始吃不消。害怕熬夜长皱纹,她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张“前男友面膜”。

此时总部的一个电话,让她重燃希望——路客学院招生了。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这次的培训,不仅令晓丹看到了公司对人才的重视,晋升的希望。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方法论,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最直观的改变,是透过专业化运营提升入住率,赢得了投资人的好评。

春节结束之后的淡季,她帮一位投资人做到了单月61万的收益。业绩的变化,不仅令投资人高冷的态度180°转弯,还介绍朋友追加投资。

贴心的服务,往往也会换来住客的善意。

不仅主动发微博、拍抖音,还会安利朋友入住。现在晓丹的其中一个微信,已达好友上限5000人。

努力被认可,付出有回报,让她坚定了“打好这份工”的决心。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随着市场扩大,今年晓丹拥有了自己的团队。

小伙伴亲切地叫她“一姐”,因为每有突发状况,她总是第一个往前冲,“跟着她很有安全感”。

大家上午集中办公,先开一个短会总结昨天的工作,然后提交当天计划,通常10点开始进入退房的高峰期,各种咨询也在增加,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做到3分钟内响应,还要见缝插针给即将入住的客人发送入住指引。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下午分散到房源进行服务:培训保洁阿姨,严抓房源卫生,见底的沐浴露要换,坏了的灯要修,有时甚至亲手通下水道,保证客人入住时一切完好。每月一次的大扫除,更是最忙碌的时候。

接待客人是体现服务的重点。不仅要介绍房源设施,体贴客人需求,有时甚至会带客人在周边转一转……尽管都是些琐碎的工作,但容不得半点马虎。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有了助理帮忙,晓丹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维护投资人关系。

走心,是投资人对晓丹一致的评价。

每周一份周报,每月一份月报及面谈,这个月赚了多少,下月如何改进,写得一清二楚。

晓丹手把手教会他们用路客钱包,各个平台的收益自动同步,各个平台的收益自动同步,不用操心就“一路躺赢”,连水电费都无需自己交。

客人损坏房源设施,晓丹协调补偿,尽力减少投资人损失。

需要升级房源,如前不久要安装小米节能系统,她不说空话,直接甩出电费单,用数据向投资人证明这不是“浪费钱”。

路客最新的政策、活动、支持、优惠,晓丹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每次找她,半小时内肯定有回复。”有投资人告诉我,晓丹会用心地记住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日送祝福,“我的猫吃什么猫粮都记得”。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只有走心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有温度。

取得投资人信赖,与之成为朋友,运营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双赢。

热爱才会走心,工作带来的满足感,使晓丹展现出更积极的姿态,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她的朋友和前同事,也陆续成为了路客的一份子。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前不久晓丹涨薪了,“低薪但喜欢”的工作变成“高薪更喜欢”。

更可贵的是,走出舒适圈之后带来的能力、经验、人脉,都是钱无法衡量的东西。

就像路客学院开办的初衷,绝不仅仅是培养民宿运营的能手,更多是挖掘能在压力中成长,勇于担当的“一姐”。

除了我,我的同事每人50套房

我相信,这样的金牌BU,绝不止晓丹一个。

正如晓丹所说:“我做的事情,每个BU都在做。”也正是他们,成就了路客「精品民宿第一品牌」的底气与野心。

Respec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