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语生香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

「哲语生香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获得老子“上善”的赞许,因其品性“利万物而不争”,即有益于周围世界、不呈现争竞之态,且还主动居于大家厌恶的位置。

将心比心,这种表现自然让人服膺。老子认为,这就接近于最高的标准“道”了。

谦逊的人,貌似至柔至弱,却处处受欢迎,这绝对符合宇宙法则。

品高而位低,则无往而不利。

人是自己造就的,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萨特)

当“上帝死了”的声音振聋发聩地响起,紧跟而来的,是信仰的坍塌。

确立人的主体性,将其固化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便具有了革命性意义。

“人是自己造就的”当然不是全部真相,因为人自呱呱落地起,就包裹在文明的襁褓中。

但从生命主体的视角而言,人的命运就如同一只从流飘荡的竹筏,竭心尽力掌控,才能确保屹立不倒。

这何其艰险,又何其令人振奋!

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叔本华)

作为一个唯意志论者,叔本华的意思是意志的对象“想要的”是虚幻的,只有意志即“想做”本身,才真实存在。

人,纵横驰奔一生,总需要适当的节奏和分寸感,这句话,可资借鉴,却未必导向悲观。

做所当做,将欲念先撂到一边,梦想也便触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