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你的孩子去晚託(半托)

前言:首先我所說的晚託(半托)是指課後放學到晚上8點之前的課後作業管理,在此期間培訓機構監督和幫助學生完成指定的家庭作業。

正文

晚託(半托)現在比較普遍,家長讓孩子參加晚託,無非以下幾個類型:

1.家長下班遲又沒人接送孩子,只能放到培訓班

2.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感到力不從心,讓培訓班老師幫忙指導

3.家長平時上班已經很累了,晚上又要“撕心裂肺”的輔導孩子作業,實在吃不消,所以打發去培訓班

4.家長怕孩子在家裡偷懶,自己的話孩子又不願聽,所以還是送培訓班省事

..............更多類型省略

晚託為什麼這麼火,肯定是戳中了家長的痛點,所以家長願意掏錢給培訓機構。

為什麼不建議你的孩子去晚託(半托)

那我為什麼不建議家長送孩子去晚託呢?(這篇文章主要是給類型:2,3,4的家長看的)

原因1:晚託的培訓機構不是真正學習的地方。

做晚託一個班級的學生如果少於6個人,那肯定是賺不了錢的。 而一個老師最多隻能管理好6個孩子。大家肯定會疑惑,為什麼一個老師只能管理好6個學生?因為現在的課業普遍很多,除了要抄要寫要算的作業,還要錄音頻,視頻。晚託的老師除了要逐一檢查每個學生的作業,還要給孩子們訂正作業,錯的題目要給孩子們講解;有些孩子基礎差,訂正了還是錯的,還要二次甚至是3次訂正和講解.........,這無疑花掉了大量的時間;然後老師還要維持課堂紀律。所以一旦超過6個學生,一般的老師都會覺得吃不消。但是一般培訓班一個班級裡10個學生是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對於成績差的學生,晚託老師只能簡單的講下題目或者直接給答案讓學生去抄上去。因為如果讓學生自己去訂正錯的題目,有的學生講了半天不明白,還有的有的學生不想做可能就一直拖到8點。為了給家長留下好的印象和心情,晚託的老師大多會把答案讓孩子抄上去,以好交差。

對於成績好的學生,儘管早早的寫好了作業,但是卻不知道幹嘛?看課外書吧,環境太吵沒心思。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老師又不讓做。只能找別的同學聊天消磨時間。

所以,晚託只會讓差的學生越差越討厭學習,讓好的學生停滯不前。

為什麼不建議你的孩子去晚託(半托)

Mother and son sitting at table, boy coloring

原因2:教育這個工作家長是躲不掉的,躲掉了會後悔一輩子

很多家長說我沒時間,或者已經沒能力教孩子課本上的東西了,更不用說訂正作業。首先,這個是事實,我們必須承認。因為幫孩子改作業確實很辛苦,相當於逆天“修仙”,而且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是“內傷累累”。

我的建議是:熱愛學習、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如果確實沒時間,沒法和孩子在學生上同頻,那就儘量營造輕鬆,主動學習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你很關注孩子的學習,這是一種溫暖的關心,而不是一種焦慮的烘烤。

如果提早完成了作業,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課外書或者做遊戲,或者是一起看課外的英語動畫片,或者是到戶外溜達下。儘量讓晚上的時間安排的豐富緊湊。孩子就不會感到每天寫作業的乏味。

為什麼不建議你的孩子去晚託(半托)

原因3:學習最終還是靠自覺,晚託只會讓孩子更不自覺

每個孩子都會偷懶,所以催孩子寫作業都很正常。但是長期的在一個很壓抑的環境催孩子寫作業,孩子很容易變皮掉。最後的結果是,你不去催他,他反而很難受。到了這種地步的孩子,一般學習都是不起色的。他需要有人推著他前進,再好的老師,再好的鼓勵,對他來說只是雞血,興奮幾天後馬上又萎靡了。而學霸從來不是靠別人催的。

結尾

作為家長,我們的初衷都是想讓孩子成績更好更優秀。但是如果你想讓孩子的學習更有創造力和持續力,只能自己辛苦些,因為任何人和培訓機構都替代不了你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