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為什麼美國不加入軸心國統一世界呢?加入同盟國是美國良心發現嗎?

吧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對世界格局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雖然二戰硝煙已經散去70多年,但今天仍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而在整個二戰期間,前期作壁上觀的美國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因為二戰時美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具備了決定二戰走向的實力,因此很多人認為,如果美國選擇加入任何一個陣營,那麼這個陣營必將能夠取得二戰的最後勝利。比如二戰期間美國選擇加入了同盟國,因此同盟國取得了最後的輝煌勝利。而在人們普遍的惜敗心理作用下,很多人認為如果美國選擇加入軸心國,那麼軸心國也一定能夠取得二戰的最後勝利。

真的是這樣嗎?靜夜史認為遠遠沒有這麼簡單,因為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加入軸心國,而只能選擇和同盟國並肩作戰。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美國和軸心國不是一路人

我們今天所說的軸心國一般認為有三個國家:即歐洲的德國,意大利和亞洲的日本。實際上除這三個國家之外,還有歐洲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以及亞洲的泰國等,它們和德意日共同組成了軸心國陣營。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軸心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國土面積狹小,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國土面積狹小,才使得它們成為戰爭的策源地。

1929年的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嚴重打擊了各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德國和日本損失更為慘重。

經濟危機是考驗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契機。

美國因為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國力強大,能夠以龐大的國內市場來緩解經濟危機。但是德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因為國土面積狹小,人口較少,因此他們不具備緩解經濟危機的巨大國內市場,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通過向外開拓市場,通過轉移國內矛盾的方法來緩解經濟危機,所以他們最終走上了對外擴張的戰爭道路,成為二戰的戰爭策源地。

由於綜合國力相差懸殊,美國和德日等國緩解經濟危機的方法和措施不同,因此美國成功的避開了法西斯上位的社會危機,而德國和日本則不可避免的最終走向法西斯獨裁和專制。

一直以來,美國的國家體制都相對民主,而德國和日本等軸心國則具有濃重的軍國主義和獨裁傳統,這也在客觀上決定了美國和德日在對外政策方向上的根本不同。

從綜合國力和歷史傳統的差異上來看,美國和德日等軸心國壓根就玩不到一塊兒去,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因為不是一路人,他們最終也不會成為同一個陣營的盟友。

2、軸心國陣營結局必敗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就多次分析過軸心國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以德國為例,法西斯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除了希特勒和他的團隊非常勵志,非常努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帶來了沉重打擊,使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秩序難以維持。

在壟斷資本主義的情形下,西方的大資本家面對市場失靈的情況束手無策,為了能夠迅速恢復市場秩序,他們不得不選擇劍走偏鋒,默許法西斯的壯大,這給了希特勒的法西斯組織迅速崛起的可能性。

另外,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雖然沉重打擊資本主義世界,但對於新興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而言,影響卻微乎其微。這使得蘇聯在西方世界蒙受巨大打擊,一蹶不振的情況下,開始加大對西方共產主義革命的輸出,西方國家社會開始動盪。

而法西斯具有天然的反共傳統,這使得法西斯能夠成為阻礙蘇聯紅色輸出的一個重要屏障。

基於這樣的考慮,英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對德國有意縱容,推出了綏靖政策,通過犧牲英法在東歐的一些小國盟友來促使德國逐漸壯大,併力圖將禍水動引,使德國和蘇聯出手。

從本質上說,德國法西斯是西方大資本家用來緩解經濟危機和對抗蘇聯的一個重要工具,或者說是一條狗。既然是工具,那麼就有用完即扔的可能性。

在德國法西斯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大資本家的默許和支持是其能夠維持的最重要原因。但如果這個工具或者這條狗完成了他的使命,比如說緩解了經濟危機,或者消滅了共產主義蘇聯,那麼它將不再有存在的必要。而我們知道經濟危機遲早會過去的,因此大資本家和德國法西斯的決裂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法西斯的本質是掠奪和暴力,他們能夠上臺雖然是通過民選,但是更多的中產階級和底層無產階級是被法西斯綁上了戰車,而捆綁他們的繩索,就是法西斯許諾給他們的各項社會福利。我們知道法西斯需要的資金更多的是通過對外掠奪,如果對外掠奪一切順利,那麼這個龐氏騙局就能夠一直延續下去;而一旦對外擴張受到挫敗,沒有給中產階級甚至無產階級帶來曾經許諾的福利,那麼中產階級、無產階級與法西斯的決裂也將是必然事件。

我們知道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總打勝仗,所以決裂是歷史的必然。沒有大資本家和社會各階層的支持,法西斯註定難以為繼。

從本質上說,美國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重要成員,如果選擇加入軸心國陣營,就意味著自己放棄了主人的身份而變成工具。況且,美國如果加入軸心國陣營,充其量是為軸心國續了一段時間的命,因為軸心國的畸形架構,失敗是歷史的必然。


最後,在戰爭中決定美國最終抉擇的不是良心,而是利益。

從兩次世界大戰的進程中可以看出,美國並不是首先參戰的國家,這為美國保存了相當的實力。但是美國能夠在戰爭膠著時迅速加入其中一方,並且在戰爭勝利後獲取最大的權益,這個是美國的一貫做法,和良心並沒有什麼關係。

德國和日本同屬於一個陣營,如果日本不去偷襲珍珠港,或許美國參戰的時間還會再晚一點。不過不管早晚,美國的選擇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同盟國!

多有疏漏,還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二戰開始之前,美國政府通過了所謂的“中立法案”,也就是美國承諾不會參與歐洲戰場上的任何一方。然而當法國淪陷,英軍敗退英倫三島時,美國國內曾經產生過加入軸心國的提案。認為既然阻止不了德國統一歐洲,那麼美國就應該加緊佔領美洲和南美洲等地,同軸心國一起瓜分世界。


然而這個提案瞬間被否認,因為美國的大財閥發現,德日並不能維護美國的利益,也就是說德日一旦佔領了歐洲和亞洲,那麼美國也註定國將不國。因為美國建國之後,一直是通過貿易和金融來實現崛起,也就是說假如德日摧毀了其他國家的經濟金融體系,最終受損的就是美國。

美國的霸權不是體現在軍事上,窮兵黷武的國家一定不能長久,美國霸權的根本在於其金融霸權。一戰結束之後,美國便取代了英國,成為了世界金融中心,也正式建立起來了以美國為主導的戰後體系。從二戰爆發來看,美國時刻在擔心德日過度擴張,最終會使美國金融體系陷入崩潰。



而羅斯福上臺之後,面對經濟大蕭條的無能為力,更是讓他明白了美國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先控制世界金融,而且開始了對美元體系的探索。二戰結束之後,美國便要求世界貿易必須以美元結算,當時美國的底氣就來自於當時只有美國能夠援助昔日的那些資本主義強國。

所以說二戰美國所做的每一步決策,都不得不令人佩服,二戰也成為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催化劑。可以說德國如果不在歐洲開戰,那麼美國絕對無法成長為超級大國。二戰美國遲遲不對軸心國宣戰,其根本就是美國在準備最後割韭菜,也就是等各國實力都半死不活的時候,美國在開始強勢介入,趁機奪取最後勝利的果實。


小司馬遷論史


二戰的時候,美國不加入軸心國而是加入同盟國,並非是美國良心發現,而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美國人就沒有想過統一世界。如果美國人有統一世界的偉大理想,那麼他們在從13個州向50個州發展過程中,為什麼不進入蘇必利爾湖以北廣大地區去開疆域拓土地?把那麼大一片地方、世界第二的領土留給了加拿大,羸弱的加拿大呢?

從哲學角度分析,加入歷史學元素,統一這個事不可能長久。有句老話說的好,凡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哪來的永久的統一?美國人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二戰爆發了,他們加入隨機的一方,犧牲幾千萬軍人,統一了世界,然後過了幾十年,來個合久必分,他們不是傻子做買賣了?

因此,美國在二戰之初就沒有參加這次大戰的決心,他們關注的是多向參戰國賣點軍火或其他物資,賺來錢讓美國人的整體生活水平略有提升。偏偏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不想讓美國人主導太平洋的海上秩序了,那麼美國不加入同盟國打日本,難道要加入軸心國打蘇聯?要打他們美國人早就打了,不用等到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再打。

換一個角度。如果當然偷襲的不是日本,而是英國人,比如偷襲了波士頓,那麼美國人有可能就加入軸心國,痛打年久失修的日 不落帝國了。二戰結束之後,美國人也沒有想統一世界。因為美國人不僅科技發達,他們的戰略評估也挺厲害,連我都評估出來,美國人不可能統一世界,難道美國的評估大師們會不知道這個結局。所以,美國人霸道是霸道,但是霸道不是傻,是不會去做統一世界的蠢事的。


軍林天下


二戰的時候,美國一開始並沒有選邊站,而是選擇了孤立和中立,但是仗打到一半的時候,美國加入了同盟國陣營,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加入對於二戰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變化,但是美國為什麼隨後加入了同盟國陣營,而不是軸心國呢?

美國參戰的直接原因就是珍珠港被日本襲擊,而日本襲擊珍珠港就是美日太平洋上矛盾的體現。


原因當然有很多,不過最直接的原因是美日矛盾。日本是在美國之後崛起起來的太平洋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上各大列強之間主要存在幾對矛盾,包括英德矛盾、法德矛盾、蘇聯和西方的矛盾、美日矛盾等。在這些矛盾中,英德矛盾和法德矛盾是主要的列強矛盾,這促成了英法組成了針對德國的軍事聯盟,而蘇聯則和整個西方存在矛盾,這主要是意識形態問題。

圖中的圓圈內就是日本二戰時軍事力量到達的範圍圖,當時日本的存在已經將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勢力壓縮到了東太平洋,美國壓力也很大。


日本在20世紀崛起很快,在19世紀末擊敗了清朝北洋海軍,在20世紀初擊敗了沙俄艦隊,打贏了日俄戰爭,崛起為太平洋上一個新的強國,隨後日本改善了和英國的關係,從英國引進了大量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包括海軍的戰列艦等。英國一度寄希望於日本能夠牽制崛起的美國力量,因為美國在二戰爆發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國家之一。

一場中途島海戰,美國打掉了日本4艘艦隊航母,對日本影響很大,可以說,正是美國的參戰,讓日本走向了戰敗。


美國是太平洋上的傳統霸主,即便是在英國一超獨霸的年代裡,美國也一直獨居太平洋地區老大,但是日本在英國的支持下迅速崛起,這引起了美國的警覺,在二戰一開始的階段,日本使勁的進攻東亞及其周邊,已經威脅到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權力,日本打到印尼、菲律賓、幾內亞地區的時候,美日戰爭實際上就已經不可阻止了,因為日本必然會因為需要石油和橡膠資源進一步擴大在太平洋的勢力範圍。

圖為日本二戰時的金剛號戰列艦,他是太平洋戰爭一開始,日本聯合艦隊最活躍的主力艦。


美國警覺的中止了對日本的石油和橡膠出口,這是導致日本走上涉險進攻美國的重要因素,日本本不想拖美國下水,因為美國一旦對軸心國宣戰,那麼對於日本德國都很不利,但是美國的制裁讓日本感到了危險,日本軍方開始幻想,如果能夠一舉摧毀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優勢,那麼日本就能取得最後的霸權。

正是日本的打擊,讓美國民間到政府一片憤怒,圖為羅斯福向日本宣戰的畫面, 美國的宣戰直接改變了太平洋戰場力量對比。


英法一開始也沒想要打德國,一開始德國打了波蘭等國後,英法雖然宣戰,但是抱著將德國注意力引導到蘇聯身上的想法,並沒有實質性的對德開戰,但是萬萬沒想到,德國能夠殺個回馬槍,在打蘇聯之前先打了法國,於是蘇德矛盾和英法與德國的矛盾忽然成為統一立場,形成了英法蘇聯盟,美國在被日本襲擊後,順勢加入了同盟國陣營。

圖為雅爾塔會議三巨頭合影,其中,美國和蘇聯能夠走到一起,也實在是德國和日本自己作出來的。


應當說,正是德日兩國貪心不足,總想著到處樹敵,才招致了美蘇分別加入了同盟國陣營,本來蘇聯對德國存有幻想,而美國也並非非要加入戰爭,但是德日的各種攻擊,最終為自己引來了戰敗,這正是歷史的制裁啊。


海事先鋒


因為軸心國與美國之間的利益是互相沖突的(話說題目中的那個“美國良心發現”確定不是在搞笑嘛......)。

在瞭解美國為什麼不加入軸心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性質。雖然二戰在歷史課本上被定義為“反法西斯戰爭”,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之爭”。但事實上,二戰是一場爭奪世界主導權之爭;簡單的講就是德意日等新興大國的發展和擴張受到了由英法美等老牌強國制定和主導的國際秩序的阻礙,為了打破這種被動的局面,不得不對這些老牌強國發出挑戰以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建立以德日等法西斯主義國家主導的新國際秩序以謀求更好的發展。拿小鬍子的話講,這叫謀求法西斯國家的“生存空間”。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其實就是因為一戰沒能解決實際問題,新興大國與老牌強國的矛盾依舊存在,世界主導權依舊在英法美等老牌強國的手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雖然美國在當時奉行孤立政策,但美國無論是在工業、經濟上還是在國際影響力上都絲毫不輸給英法,是與英法比肩的世界強國(蘇聯這會才剛剛誕生沒多久,遠沒有之後強大);因此美國在一戰結束後,也就順理成章的與英法共同成為了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和建立者。

由於英美法主導了一戰後的國際秩序,所以英美法三國在全球都擁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像是殖民地和遍佈全球的國際貿易。但一戰的結束不僅沒能解決原有問題,反而還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比如經濟危機),這直接導致了很多國家的發展陷入了困境;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德意日三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就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但是由於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已經劃分好了英美法三國在全球的大致勢力範圍,因此德意日等國的侵略擴張必然會損害英法美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利益。
並且,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本身就是默許了英美法三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領導權,而德意日的侵略擴張則完全無視了英美法三國。因此對英美法來說,德意日的侵略擴張其實就是妄圖打破它們建立的國際秩序,挑戰它們的領導地位。本來英美法三國組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就是為了遏制德國再次崛起,確保自己的霸主地位。結果德國通過侵略擴張的方式打破了英美法制定的國際秩序,拉上了其他的法西斯國家一起搞事情不說,還妄圖使世界秩序重新洗牌,要求建立符合法西斯國家利益的國際秩序;所以就單憑這點來看,美國是絕對不可能與法西斯國家聯手的。
畢竟,法西斯國家挑戰了美國作為世界領導者的地位,美國怎麼可能還會加入代表法西斯國家利益的軍事集團軸心國呢?而且你美國作為一個皿煮國家,要是哪屆總統腦殘了要加入軸心國主動參與戰爭,你的總統還想不想當了?你的選票還想不想要了?美國人也不是傻子,與其跟軸心國一樣擴軍備戰,然後傷亡幾百萬,最後打下來的土地還要自己往裡貼錢管理,還不如安安穩穩的賣軍火來賺小錢錢。


二戰吐槽君



美國之所以能夠迅速的崛起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其原因就在於他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精明的成為一個投機分子。在大戰初期,他作為一箇中立者,兩邊供應軍事物資和武器大發戰爭財。而一旦到了戰略轉折點的時候,他就會立即選邊站隊,以拯救者的姿態收取最後的勝利果實。

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最初的態度也是一種不明確的模糊態度,冷眼旁觀著兩大陣營的死磕。隨著戰局發展的不斷深入,美國的態度也在進行相應的微調。因為日本在東南亞的行動,嚴重的傷害了歐美國家在亞洲的利益。

特別是日本不斷攻擊美國的殖民地,跟美軍開始正面對壘,這讓美國政府非常惱火。不得不對日本做一些制裁,來表明一下態度。這讓日本深深的感到了美國帶來的威脅,特別是太平洋艦隊,離日本本土距離並不是特別遠,日本軍部認為,隨著日軍在亞洲的攻勢陷入僵持狀態,美國隨時會在日本疲於奔命的時候,突然給予致命一擊。為了消除這個隱患,日本軍部制定了大膽的偷襲珍珠港計劃並予以實施。



這種不宣而戰的突然襲擊,深深的刺痛了美國的神經也打醒了美國人。這次襲擊讓美國明白了在世界性的大戰中作壁上觀是不可能的,而且此時德國進攻蘇聯也陷入了膠著狀態。德國折戟莫斯科城下,這讓美國嗅到了介入戰爭的最佳時機就是這個時候。


就是在蘇聯進入戰略反攻的時候,美國果斷的出手了,領導英法聯軍在西歐方向對德軍予以打擊。在蘇聯發動了對德軍的勢如破竹的反擊當中,蘇軍很快攻進了柏林,美國也撿了了很大的便宜,幾乎沒有付出很大的代價,就佔領了大半個德國,得到了二戰中的最大勝利果實。

隨後開始向日本報那一箭之仇。所以對於美國來說,沒有所謂的良心不良心的問題,有的只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抉擇。如果日本不主動向美國發起攻擊,或者蘇聯根本抵擋不住德國的進攻,美國在歐洲參與戰爭的可能性就很小。最大的可能就是美國埋頭繼續發展,陳兵備戰,準備進行本土防禦。



謝金澎


我來提出一個“造反派”的觀點,德國為首的奧匈帝國被美國、英國、法國等協約國打敗,德國在“凡爾賽”投降協議上簽字,1.德國喪失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在中國的山東半島,旅順軍港轉交日本2.波蘭獲得獨立,3.德國割讓了大量土地給澳大尼亞、法國、英國4.德國必須向協約國賠償2690億金馬克,相當於9.6萬噸黃金5.德國交出所有的大洋艦隊,陸軍重型火炮和機槍,德國不能再生產馬克蕊重機槍……

鉅額的戰爭賠款壓垮了德國的國民經法,馬克貶值,物價飛張,人民苦不堪言,至今德國人民仍然希特賴上臺向壓迫者、剝削者舉起反抗的大旗,在道義上是正確的!我把這一現象取名為二次大戰因德國“造反派”反抗而起,誰是剝削者?當然就指的英國、法國,還有大洋彼岸的美國,希特賴發動二次大戰的目的,終旨,其實開始就是收回德國一戰失地,拒絕支付戰爭賠款。美國會選擇與德國希特賴這個“造反派”這一邊嗎?根本不可能!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秩序就是美、英、法國是既得利益集團,希特賴的戰爭鋒芒就直指“凡爾賽”和約造成的世界不平等世界格局!


薦商12345678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太看不起美國了!美國從始至終堅持的就是獨霸世界!如果加盟軸心國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我們來仔細分析:

1假設美國加入了軸心國,軸心國集團就美國實力最強,你能不幫其他三國?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了,你還想漁翁得利?該出兵出兵,該出錢出錢!德國就會要求美國從阿拉斯加出兵,合圍蘇聯。並且出動海軍去征服英國!這兩條路哪條不是不歸路?美國人腦袋讓驢踢了才會這麼做!

2美國只要加盟軸心國,加拿大他就纏不清!歷史上美國曾經和加拿大發生過戰爭,但美國人絲毫沒從這個鄰國處得過什麼便宜!一旦美國加入軸心國,加拿大就是美國不可逾越的一道坎!不要高看美國陸軍的實力和作戰勇氣,同日本陸軍在東南亞的作戰就看出美國陸軍的外強中乾!巴丹死亡行軍就是美國陸軍無能的最有力證明!這還是美國為了避免麥克阿瑟被俘,出動空軍把麥克阿瑟提前接走了!當然,沒過十年,我們志願軍用簡陋的武器裝備照樣教了美國人怎麼打仗!

3假設最後軸心國勝利了,劃分勢力範圍的時候美國心得涼透!歐洲包括蘇聯的大不份都是德國的,東南亞包括澳大利亞都是日本的,非洲給意大利,美國呢?美洲大陸都是你的!但你自己需要去征服!我們哥仨需要消化我們的戰利品!就不理你了!美洲國家這麼多!光靠我自己?南美解放運動才結束多長時間?我不是找死去嗎?再說美洲大陸也沒你們歐洲,亞洲,非洲的資源豐富啊!我加入你們這不是虧本買賣嗎?

現實世界中美國加入了同盟國,德國硬骨頭靠蘇聯硬啃下來,美國靠著國力硬生生的耗死了日本!通過《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美國又當上了同盟國的老大!戰後成立聯合國也是美國提出的!英法廢了,德日殘了,蘇聯也是損失慘重!美國成了最後最大的贏家!美國人從來沒有良心發現,美國是最注重自身全球利益的國家!觸動它利益的諸如薩達姆,塔利班,敘利亞都被它一一收拾了。

當然,美國的加入確實促使戰爭及早的結束,世界人民感謝美國的付出,但這不應成為美國橫行世界的籌碼!實力再強也不能凌駕於別國之上!學會共榮,學會溝通,學會理解才是美國真正成為世界大國的必修課!

半小時耕耘換您三分鐘品讀!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的關注!






寅哥解惑


美國政府其在二戰時期並非有什麼良心可言,大家知道美國的崛起主要是靠著二戰時期隔岸觀火,賺取戰爭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參與了戰爭,但美國卻坐擁和平,想要漁翁得利,而本來不想參戰的美國,接到我國的電話,“日本將偷襲珍珠港”結果美國不以為然,覺得美國如今十分強悍,日本是沒有膽量敢抗衡於美國,但是珍珠港事件,美國損失慘重之下,美國宣佈參戰,同時與日本、德國宣戰。

但是待到美國參戰時期雙方已經筋疲力盡,而美國國力卻十分新盛,面對太平洋戰爭的對手日本來說,其實美國期初並沒有佔據任何便宜,長期作戰的日本軍隊擁有較高的實戰經驗,儘管美軍武器精良,仍然搞到全力以赴的境地,結果德國戰敗後,美國放了原子彈,日本仍然沒有投降直到俄國進攻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日本軍隊,負面受敵之際日本投降!(北京高新醫院記者肖正)


老兵V5


世界政治舞臺的親疏遠近是以利益為基礎的,與良心沒有多大關係,美國是在權衡利弊之後才決定加入哪一方。一戰時期,美國在最後時刻加入協約國,打敗德國。一戰之後,是美國財團扶持了德國,道威斯計劃、揚格計劃,為德國輸了太多血。如果沒有美國華爾街的錢和美國工業界的技術支持,德國根本不可能有所恢復。在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德國又要破產了,美國眼看自己之前的投入要打水漂,於是又鼓動德國發展軍備。人們只看到希特勒上臺之後擴軍備戰,但背後鼓動者卻是美國。在德國大規模排猶的時候,華爾街的猶太資本家卻照樣向德國輸血,絲毫沒有顧及同種族的感受,可見資本只有逐利性,沒有感情。也正是長期在德國的投入,美國深深瞭解德國的實力情況。

同樣,在亞洲,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所需的鋼鐵、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大部分也是美國提供的。沒有美國提供的廢鋼鐵和石油,日本根本就支撐不了戰爭。這也是1940-1941年美國對日本製裁之後,日本舉國震驚,不惜加快和美國開戰、侵略東南亞的主要原因。因為不打美國,待冶煉鋼鐵的廢鋼鐵和儲備的石油消耗殆盡後,日本就再無作戰能力。

既然德、日在資金、資源上都要依賴美國,那麼美國怎麼會跟著它們去挑戰仍是世界霸主的英國,以及歐洲強國的法國和蘇聯,這從成本收益上看就不划算嘛。再說,即便跟德日站在一起,德國橫掃歐洲,日本佔了中國和東南亞,那麼美國能撈到什麼?德日一直都是無資源、無殖民地,崛起時間也很短,沒有底蘊,純屬暴發戶,吃相難看,佔了的地方怎麼可能和美國分一杯羹。所以,美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和德日站在一起。

美國很清楚,和德日一起幹倒英法蘇,自身付出的代價將會比站在英法蘇一邊幹倒德日大得多,道義上還要受巨大損失。更重要的是,和德日干倒英法蘇之後,美國還要繼續和德日開戰,再度劃分勢力範圍。與其這樣折騰,遠不如和英法蘇站在一起幹倒德日。

這裡沒提意大利,因為意大利實在是太弱了,無論在哪一方都是純屬打醬油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