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今天教師節,打開手機,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各種各樣的群,都在祝教師節快樂。

「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教師節快樂

海洋不才,開了12年的培訓學校,也算半個老師,曾經的保險公司組訓經歷,今天想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保險公司的存在形式,有點奇葩,一般情況下除了總公司部門健全,有產品開發、培訓、核保核賠、售後服務、投資管理等全套管理機構,遍佈全國的分公司、支公司、營業服務部,其實就是一個個的銷售公司,而主體人員又是和保險公司簽署代理合同的保險代理人。

大家都知道保險公司的培訓很厲害,卻說不清楚為什麼厲害。其實,保險公司的任何一個課程拿出來並沒有多厲害,厲害主要體現在制式化培訓,整體的一個培訓體系,從入門級到高級管理應有盡有,課程內容及課程形式眼花繚亂,新人班轉正班主管晉升班、經理晉升班、總監班、兼職講師班、產品通關班、早會主持人班、禮儀班、組織發展班等等,同一個內容經過數次、數十次的培訓,怎麼著都可以掌握了。

「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現在全國在冊保險代理人有八百多萬,每年還有數百萬人離開,新的數百萬人進來。這麼龐大的一個群體,保險公司根本養不起一個龐大的專職培訓師隊伍,保險公司的很多培訓師,都是由業務團隊的人來擔任的,小編本人當年也是從業務員轉做兼職講師然後組訓的。

數量龐大的兼職講師隊伍,來源於績優業務員,可能只是個普通的代理人,也可能是主管、經理或者總監。少部分特別適合做培訓師的人可能會轉做專職講師,大多數還是以做自己的業務為主,順便講點課程。

既然是業務出身,所講授的又是圍繞銷售目的課程,每一個老師都會增加進去自己對課程的理解,以及自己的一些業務經驗,所以事實上的保險公司的培訓內容到了一線,就變成了各種版本。

比如,保險公司要推出一個新產品,由總公司的培訓部開發出來標準的課程,然後集合分公司的培訓師進行第一級的培訓,這些老師通過通關考核後,回去開始組織下轄的支公司、營業部的培訓師進行第二級的培訓,這些培訓師回到自己的支公司、營業服務部、之後再對全體代理人進行第三級的培訓。

因為培訓師的知識面、學習能力、培訓風格等的不同,每一級培訓傳導到下一級的內容都加進去了培訓師自己的理解,其實到了第二級,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到代理人接受培訓的時候,區別就更大了。

統一的培訓不會天天有,更多的細節培訓,其實是主管們一對一的指導自己的隊員,在這一級,主管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已經對培訓的理解程度,以及每一個人的道德水平的不同,就會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理解了。

瞭解了這個培訓傳導流程,大家就可以理解,同一個公司的保險代理人,接受同樣的培訓,專業和不專業的差距為什麼就那麼大呢?

同一個產品,在不同的培訓師、經理、主管嘴裡講出來,完全是不同的感覺。一個專業的代理人,更多需要自己去主動的學習,要驗證自己接收到培訓信息是否靠譜。

很多時候,真的不是誰騙誰,只是每一個人的能力有區別而已。

「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拐過頭來,再說半個老師的兼職培訓師們,培訓師的身份所講出來的內容不再只是代表自己,一個太主觀的理解,可能影響的就是一個團隊,既然接下這份工作,小編建議在傳承培訓課程的時候,還是不要過多的添加個人的獨特理解,能夠按照標準傳承給坐在職場裡聽課的代理人團隊,就是對大家最大的幫助,也是自己最大的價值。

9月10日,教師節,祝所有曾經承擔過老師這個角色的男女老少各位朋友:節日快樂。

「吐槽」教師節,吐槽一下保險公司的培訓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