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開學一週後,

孩子6點起床7點30分卻還賴著沒出門,

拖到晚上10點,作業仍沒做完,

書本文具亂作一團,爺爺奶奶們如跟屁蟲般尾隨拾掇,

滑稽又心酸,

暢想著“新學期、新氣象”,

和孩子一起動手畫了幅“計劃表”,

貼在牆上之後才發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過是一張廉價的A4紙,

短短三天就已寫滿。

當連哄帶騙、軟硬兼施都不再起作用,

你終於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急吼吼的媽媽,忙叨叨的爸爸。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很多年前我讀研究生寫論文,經常黑白顛倒,逐漸養成非夜深人靜不文思泉湧的怪癖,後果就是形成“人為時差”,第二天上課效率降低,自以為挑燈夜讀,實則永遠被新的deadline緊逼。許多年以後我才發現,那根本不是“奮筆疾書”,而是罹患了拖延症。

後來我開始研究“時間管理”,發現了一個好玩的東西:偉人的作息表。從莫扎特到貝多芬,起床——工作——偶爾拖延,大師們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早起的偉人們大多有充裕的醒腦、思考時間,比起睡到日上三竿只好一骨碌爬起就直奔公司的狼狽相,喝著咖啡寫下一天的計劃,著實優雅。儘管福樓拜是夜貓子型,但他每天一次性連續專注工作的時間也超過4個小時,不僅高效,還比其他人更會享受生活。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蘇聯科學家柳比歇夫堅持56年做時間統計法,通過他的時間統計法對自己進行了研究和試驗:試驗在寫、讀、聽、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幹多少?怎麼幹?他不讓自己負擔過重,力不勝任;他總是循著他能力的邊緣前進,他對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確無疑。

他生前發表了70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被廣為翻譯出版。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500多印張相當於12500頁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柳比歇夫先生一生做了那麼多事,產生了那麼多思想,這是用什麼方法達到的?最後幾十年(82歲去世),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維效率有增無減。原因就在於其精粹、核心的時間管理法。不問他其餘的工作和研究如何,這方法本身就是一個創舉。從表面上看,這是純技術性的工作方法,但幾十年來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僅保證了最高的效率,並且保證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將柳比歇夫先生的“方法”提前幾年,那就是“兒童時間管理”。

任何一個被拖延症拖到大的成年人,一定都會說:如果我從小就開始做時間管理,我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時間管理從娃娃抓起,而抓手需要可操作的工具,讓我們把它想象成康德的記事簿和巴爾扎克的札記本,讓我們最大限度地把它還原成柳比歇夫先生的“一生的計劃”——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承認吧,你和孩子都有拖延症!戳進來讓孩子21天自己管理時間

春風文藝出版社 每冊定價:36.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