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球报》独家报道:

作者小传:蒲人,本名蒲家齐毕业于辽宁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沈阳晚报》,后调入《球报》担任记者、编辑工作。由于工作需要,调入《体育天地》报,任总编辑,现任某体育名牌公司董事长。浦家齐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东北三省好新闻奖和二、三等奖。

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人物小传:杨玉敏,现中国足协青少部青训总监,杨玉敏在辽宁队取得的成绩更是非常炫耀,他见证了辽宁足球的辉煌,同时也亲眼见证了辽足的降级。1992年出任辽宁队的主教练,取得了当年和1993年两届冠军。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杨玉敏摘自老《球报》接上期四年后,杨玉敏那已不再是幼小而是年轻的心灵上,那曾经深深地苦恼着他的,窒息了好多年梦想的翅膀,一下子飞腾起来了。于是在他运动生涯中出现了另一幅画面:1976年人选辽宁队,1977年人选国家队。他终于穿上了国家队的战袍。年轻的杨玉敏心潮起伏,他多年一直追求的愿望,今天实现了。他迈进了中国足球的最高学府,在古老的北京城,他望着这个繁忙的都市,知道自己已开始了真正的足坛生涯。此时,他已是一个光荣的国家队队员,他面临的对手都是国家体育的精英,代表着一个民族,所以,一条崭新的路铺在他的脚下,他要一如既往,不断追求……杨玉敏一到国家队,当时主帅年维泗就找他谈话,问他:“你知道为什么调你到国家队吗?”还未等他回答,年指导就说:“不是因为你的技术、经验或意识如何的好,而是你的速度,你要清楚你的优点和不足,在以后的训练中多加注意”杨玉敏是个既听话,悟性又好的小伙子,他牢记着年指导的话,在训练中虚心向老队员容志行、迟尚斌、何佳等学习,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

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通过几场比赛的试刀,杨玉敏的边路快速突破,沉底传中的绝活得以体现,他在国家站稳了脚跟,一干就是5年。1978年杨玉敏随队征战第8届亚运会,并获得铜牌,这一成绩是迄今为止我国足球队在亚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也就是在那届亚运会的比赛中,杨玉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杨玉敏真正成为亚洲足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却是在1982年,世界杯外围赛上,那时他已是27岁了,从技术、意识和经验上都已走向成熟。球迷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中朝之战上的7号,只见7号得球后突然起动,接连摆脱2名对方队员的防守,用闪电般的速度带球沉底传中,球落点恰到好处,5号迎头赶上,拔脚疾射,球应声入网。球场沸腾了,看台上“7号、7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此时的7号在数万香港球迷的助威声中,抖擞精神如一匹脱缰的飞马,屡屡从左边路快速突破得手。朝鲜队醒悟了,应该对这匹“飞马”给予特殊的关照了。于是两三个队员对其夹击不成,便扯他的短衫,拽他的短裤,还不奏效就干脆拿出球过人不过的“绝活”……。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由于7号不断地为队友创造破门良机,最终中国队以4:2的比分战胜了朝鲜队。

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第二天,香港的一家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7号——杨玉敏,亚洲第一快马!”一位球迷在报上说:“我就是喜欢看杨玉敏踢球,痛快!没有花架子。突破快,不拖拖拉拉,纤纤缠缠。”的确,在比赛中,杨玉敏像只快马驰骋在绿茵上,难怪他能抓住球迷的心。年维泗在谈到杨玉敏时说:“很遗憾,这个人才发现太晚了。”但也有人说:“他技术太粗,控球能力差。”在现代足球赛中,速度愈来愈被重视,因为高速带球突破是集体力、技术和意识与一身的综合体现,没有好的控球能力,是不会快速带球突破准确传球的,没有好的体力,同样也不会成功。对于当时杨玉敏的球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是风格?还是不成熟?球迷专家心里最清楚。请看1982年9月26日的《体育报》的一段报道:“……新西兰队在今晚的比赛中先以‘433’阵式全力进攻,压着中国队打。当比赛进行到20分钟时,“快马’杨玉敏上阵,替下了发挥不够理想的沈祥福,他快速过人,沉底传中,给对方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由于边线进攻频频获得突破之后,新队在防守上不得不重点设防中国队两名快速的边锋,他们的阵式也由43改为了442,攻势一下子减弱了下来。”这篇报道是杨玉敏的技术风格在国家队中所起的作用的最好评价。杨玉敏作为一名球星,能出色地驾驭足球,却很难把握中国足球多蹇的命运。

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正当这匹快马梦想着到世界杯赛的绿茵上奋蹄时,中国足球史上又写下了令国人痛楚的一笔。时至今日,杨玉敏还深有感触,他说:“那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我们都放假了,就等着参加世界杯了,可是……尽管最后我们失败了,但我还是得到了许多许多,特别是像年维泗,苏永舜等前辈那种为了中国足球忘我奉献,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我的一生中永远是一种激励。”是的,而今的杨玉敏不能再亲披战袍拼杀于疆场,但他并未下鞍,他又快马加鞭驰骋在辽宁的绿茵上,身后是一批良驹。下篇1985年5月19日,中国队和香港队在北京的比赛,使中国足球记录下了一页最为悲痛的历史。中国队在打平就可以出线的情况下,竟在主场以1:2输给香港队,惨遭淘汰。一时间,举国震惊、震怒,甚至有人痛心疾首地发问:中国足球还要不要搞下去?!就在这中国足坛上空刮着怆恨的风,弥漫着悲凉的雾之际,而立之年的杨玉敏又增添了理论的羽翼。埋藏在心底的那颗不熄的火焰又升腾起来。他怀揣着载有优异成绩的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的毕业证书,毅然返回了那片熟悉的绿茵。作为领队兼教练杨玉敏辅佐王洪礼带起了辽宁二队。就是这支年轻的球队,在全国第六届运动会足球预赛中,前后有节,左右应麾,一举闯入12强假借“银鹰”飞赴广东,令人大吃一惊。杨玉敏初执教鞭,崭露头角。改革的大潮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体育界。

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曾在海边生长的杨玉敏对这涛声是敏感的。他要从“快马”变成“弄潮儿”,试着唱一首大潮歌。1988年,隆冬。静静的空间,都让白雪给添满,雪花打着雪花,雪花打着松枝,雪花打着地面,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偌大的足球场,被瑞雪严严地覆盖起来。沙场变成了“雪场。”“雪场”上矗立着两个响当当的汉子—倪继德、杨玉敏。他们面前站着十几个穿着绿色运动服,年仅6、7岁的孩子,孩子们的运动服上都印有“东北风”三个醒目大字。此刻,几个黑白相间的足球从杨玉敏脚下飞向雪地,飞向孩子,同时也飞出了一个崭新的事物一“东北风”足球学校。“东北风”足球学校,是我国足坛第一所民办足球学校。它的资金来源于黄祖刚创立的沈阳球迷协会,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提供场地、设施和教练。它的宗旨是为辽宁、中国培养高质量的足球后备人才。在当时中国体育事业资金严重匮乏,用在足球上的资金更加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个大胆的尝试与改革。

快马加鞭未下鞍,记辽足少帅杨玉敏之二

在这个尝试与改革的潮流中,杨玉敏在著名教练倪继德的支持下,一马当先,担起的“东北风”足球学校主教练的重担。望着眼前这群可爱的男孩子,他激情澎湃。这是一张张白纸,这是一块块待开垦的处女地挂了靴的他要去描绘,要去耕耘,要把他们培养成辽宁足坛的骁将,中国足坛的栋梁之材。让他们去实现自己未酬的志愿。灯下,劳顿了一天的畅玉敏又在聚思冥想,他想起了意大利,想起了米兰,想起了那里的少儿足球训练,就是在那里他获得了足球的全新概念,对现代足球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人家的少儿基本功训练是在运动中进行的,而我们却是相对静止的,人家的技战术演练是具有很强的对抗性与实战性的,而我们却是陈旧的公式化,套路化……。啊,我们的足球灵性呀,可怜在儿时就被人为地磨灭了。想到这里,杨玉敏推开窗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转而伏案疾书,一个具有改革性,周密性,长运性的足球学校训练计划从他的笔下孕育出来。感谢主人公允许我翻阅那20多本详密的训练计划,这里摘录的是第一本第一页:——宏观上:第一阶段,前8年打基础阶段;第二阶段,后8年,走向成熟阶段。根据年龄结构,重要的是面向几个重大比赛。23岁以前为奥运会做准备,23岁以后为“世界杯”培养人才。——技战术、意识上大胆改革,改变老一套只注重练脚法,练球性,练套路的公式化作法,加强运动中的对抗,实战中的技术、意识、心理的训练,从各个方面,逐渐让孩子从小对足球运动这一概念有个新的理解……。”在这个计划最后一本的最后部分,我看到,那时间写着是:2002年。畅玉敏开始走上了一条前人没有试足的路,尽管路途艰辛,但他义无反顾。白天他同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以身示范于沙场,夜里冥思苦想做计划于灯下。他的爱人也是一位教练员,经常带队出去比赛。有时照看孩子的事便成了难题。为了不影响训练,杨玉敏只好将疼爱的4岁小女几,带到训练场边,让她坐在小板凳上看小哥哥们踢球,来接队员的家长见到这种情形,心里阵阵酸楚一一于是他们早早来到训练场帮助他照看孩子。一时间,训练场边成了杨玉敏“露天托儿所”。两年多的时间里,杨玉敏没有缺一次课,节假日也很少体息,他的这份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学院领导、前辈和家长的心。倪继德说:“玉敏是一位恳干的好教练!”领导和同事也不止一次地说:“杨玉敏是大院训练场走得最晚的一位教练。”功夫不负有心人。足球学校这帮男孩子如同一块块璞玉,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勤奋、智慧的胜利家,瑕疵被一点点除掉,精美之处却一点点显露了出来。1989年,杨玉敏带这群“小虎仔”第一次“出山”便夺得了第3届全国足球夏令营亚军。“东北风”在赛场上好一阵刮。就在这首”“大翔歌”的序曲曲犹未尽之时,历史又把杨玉敏推上了另一个大闹的浪峰,让他去弹另一首变奏的序曲,拨响更强的音符。1992年春节刚过,杨玉敏突然接到通知:“出任辽宁东药足球队主教练!”这突如其来的“令箭”,使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一时不知所措。不行,我干不了,一是对队伍了解不多,二是起点太高,我的自身素后胜任不了,何况小队的计划刚刚开始……。”一大堆理由还没提完,院领导便打断了他的话:“干不好,还千不坏?领导,院里全力支持你,只要敢于,垦干,就值得表扬!”军令如山,看来这支“令箭”是非接不可了。

(未完待续)

《球报》独家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