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2017年跨年那晚,你在桌前雞鴨魚肉,我在山上瑟瑟發抖,不過也沒啥,因為15年的跨年夜我也是這副德行,記得15年的當晚寒潮過境,零下7,8度,我偏要在山上支個帳篷,蓋床薄睡袋睡,風嗷嗷兒地吹,尼瑪前列腺都差點給我凍裂了。

其實.....武功山重裝全線穿越,是我16年心裡的一道坎。完整版的視頻記錄片和圖文故事歡迎點擊頭像閱讀,謝謝~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閱前須知

這份清單,是我在冬季重裝徒步全線穿越江西萍鄉武功山所帶的物資裝備,以此作為模板,整套裝備適用於-5°C~15°C,海拔低於3000m,路標路跡清晰,無狂風暴雪,徒步時長3-4天,並且有一定水源補給的有人區域。(無人區的以前有整理過?忘了....)

清單裝備只做參考,部分物資可靈活替換,這裡只做個人物品以品類方式呈現。(比如只是想買個帳篷去公園露營看個星星啥的,那也是可以的)

好用且不貴是本小老百姓的購物宗旨,因為我不燒器材不攀比是個實用派(主要是最近嘿嘿嘿買了相機,手頭緊!),購買鏈接就不要問我啦,以防覺得我是在給哪家TB店做傳銷,需要的朋友可以照著後面的圖片列表自己TB搜索。

總之這份清單包含我自己正在使用的新老裝備,它們有優點也有槽點,同時也整理給未來打算重裝徒步的朋友,算是做一個清單分享吧!

不BB了,先看視頻


下面是我最近一次徒步穿越時帶上的所有裝備(不含飲食)

也是史上最帥氣的裝備清單圖,是時候去圍城外走走路了!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行走和揹負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徒步揹包

我的揹包~背到現在還沒爛~整整跟我跟了四年半~~我一直想換~但它偏偏還不爛,好了,我並不是想炫耀什麼......總之就是這樣,這個65L的內架揹包是陪我走南闖北,蹭來蹭去,是超耐磨但是也超特麼的重,所以它並不是登山包,從設計上來講,應該歸類到重裝徒步揹包。

所以他的揹負系統做得很不錯,受力分佈得也很平均,這一點我很滿意。


有些包適合登山,有些包適合徒步,耐磨的不輕便,輕便的不耐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這包也不貴,反正比不上其他的大牌子,不過我倒是看見朋友的始祖鳥,也就3千多一個的那種吧(我假裝很輕描淡寫的說實際下面雙腿在顫抖),被我用登山杖輕輕那麼戳了一小下嘿嘿就透了,不過輕便倒是很輕便的。

● 登山杖

登山杖就不用我說了,記住不管買顫抖版的還是不差錢版的,一旦背上包要去徒步就必須得置備,我這根嘛是三段拆裝的.....其實是我覺得挺酷炫的就買了,質量比20,30元那種傳統彈簧伸縮式的是要好一些。

(以前在西藏買了根25元的,尼瑪走得正嗨批,突然毫無防備的就斷了,膀胱差點流一地)

● 戶外防水袋

左下角的那個小袋子,平時沒看到有朋友在用,實際上此物可以堪稱神物,我個人倒是非常推薦。

這種防水袋帶一個閥門,把衣物裝進去後封閉開口處,可以把空氣擠出閥門變成真空,很省包內空間。

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此物可以當水袋使用,擰開閥門就跟開水龍頭一樣,可以當做儲水容器,用於在營地裡做飯和洗漱,相當方便,不過前提是....得有小溪,不過戶外漂流啥的也可以把東西放進去,封上口,這樣就防水啦......

不過我還用它來裝臭襪子髒內褲啥的,等到家的時候再開封......

嘿~這味道對了!就是這種老壇酸菜的調調!

舒適和睡眠


別以為出去玩住帳篷顯得不高端,早上醒來帳篷一拉就是一座碩大的雪山,你就躺在帳篷裡邊看邊抽菸,那感覺~;也別以為住帳篷真的很浪漫,荒郊野外的半夜任何一聲響動都會讓你異常敏感。

但不管怎樣,徒步在外,你最需要的就是舒適的睡眠。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防潮墊,充氣墊,睡袋,帳篷最好都置備齊全。

● 帳篷

此帳篷也不是啥高端品牌,算是性價比還不錯的那種,牧高笛的冷山系列。這是我新購入的一頂帳篷,之前那頂牧高笛冷山2我用了三年,最後在一個大風大雨寒冷的半夜被摧毀了,我是披著外帳唱著歌熬了一夜。

這頂帳篷是冷山2的升級款,裡面頭部空間大了不少,內帳用料也開始講究了,BUT ! 但是!比冷山2重了不少,這是讓我很不爽的地方,所以還是覺得冷山2的重量合適一些,還便宜。

● 睡袋


睡袋的收納我有個小分享,就是不要卷好了再放,而是直接整條往包裡塞,這樣省時省力還最大限度地節省了包內空間。


黑冰的B700羽絨睡袋,用了2年,沒啥好說的,之前單人單車環遊中國用的就是這個睡袋,充絨量,保暖性和蓬鬆度很棒,重量也很輕,在崑崙山口過夜那晚我可是被熱得連秋褲都脫了。

不過售價嘛自然要比棉睡袋要貴......一分價錢一分貨。

行走和穿戴


如果是長線重裝,那一雙好鞋很重要,好鞋不一定要貴,關鍵是減震防滑最有用。


以下都是老裝備了,並沒有買新,因為其實一年也出去不了幾次。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衝鋒衣

上次在一個群上看到一個驢友問:探路者的衣服怎麼樣?可以買嗎?

另一個大神說:哈哈哈哈哈,探路者,尼瑪你要笑死我....然後發了一些一件就好幾千的衣服,然後我去他朋友圈,看到他穿的迪卡儂,於是這充分證明了適合自己需求的才是最好的,那麼我為什麼會選擇探路者呢?一個是價格還算合適吧,第二是覺得同價位的產品其實質量不會差太多;三嘛...是個微乎其微的小影響....那時候是高圓圓代言的嘛....我...☺️.......但現在好像不是了!主頁都沒照片了!我要換衣服了!

● 鞋子

鞋子也是老裝備了,一直沒有換,LOWA這鞋用下來還不錯,雖然小貴,但是覺得錢還是應該用在刀刃上,鞋底挺防滑,就是不耐磨。


防滑的不耐磨,耐磨的不防滑,我是一名設計師,接觸過一個汽車輪胎的項目,以上的這一點算是項目經驗,也是橡膠的一個特性。


● 戶外圍巾

這玩意我在遊記裡也提到過,除了能在裝逼耍酷的事業上祝我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在能防止感冒,因為冷風進入口鼻容易引起大腦血管收縮,會比較容易偏頭疼,這在高原地區就比較容易發生危險。

所以它對我來說很重要,完全不亞於保暖衣褲,反正用了就知道它的好。

護理和炊具

去武功山我沒帶多少烹飪工具,因為我頂多就會煮個泡麵,吃上面我沒什麼講究,但臉還是要洗乾淨的。

要是在路上沒水洗臉又碰見帥哥美女怎麼辦?嘿嘿,請把戶外圍巾從脖子上往上拉,巨方便。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請忽略那一小袋兒拉芳.....

● 戶外爐頭

這個爐頭也是我的老物件了,應該是火楓最便宜的分體式爐頭,還是雙十一打折買的,考慮到安全,估計下次就該換掉了。


爐頭按結構設計一般分為分體式和一體式,分體更安全,一體更輕便;按效率一般有大功率防風型的和普通型的,大功率加熱速度快,但是,廢氣;小功率比較省氣,但是,加熱速度慢。


按我自己的需求我買的是小功率不防風的,倒不是捨不得多買幾個氣罐,關鍵是為了節省重量。

● 毛巾

這只是一根普通的兒童毛巾......每次拿出來別人看到上面的小兔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影像裝備

可自行選擇


旅行和旅行記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驗和行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具體尺度就得靠自己的體力和腦力去權衡了。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影像裝備上就不要跟我看齊了,除非你也是個熱愛視頻記錄,喜歡靜態攝影的愛好者和發燒友,否則這套裝備一路背過去重不說,還會耽誤你整個行程的計劃安排,獨自一人還好,拖累了整個團隊就不合算了。

所謂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我估計也有這一層的隱喻吧。

● 相機和鏡頭

我已經把用了快5年的SONY NEX-7 18-55套頭換成了SONY A7RII +蔡司FE35 F1.4和蔡司FE16-35 F4

表說我是壕,我最近走位風騷得很!

基本屬於每天躲著小區的保安大爺,趁其不備(低頭點菸,喝茶,玩手機看美女,心跳加速開始咳嗽)的時候趕緊衝出大門滾去上下班的狀態,因為......今年全年的停車費我還沒交,能拖一天是一天,你懂的。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蔡司FE 16-35 F4,超廣角適合拍風光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蔡司FE 35 F1.4,大光圈適合暗光拍攝

● GOPRO

最好的相機永遠是離自己最近的那一臺,所以在戶外的時候,gopro的使用率恰恰是最高的。

除了要拍照,更重要的是要分機位記錄整個旅途過程,為了避免一邊翻山一邊佈置機位所帶來的巨大體能消耗和危險,所以我一共帶了三臺gopro。

引得過往驢友不停在問:啊?你是在搞直播嗎,啊啊啊~

我啊你妹,趕緊給我送個!

寡人再次強調啊,我是在用gopro記錄,不是在搞直播,手機流量不要錢嗎?而且我用的是大聯通,大聯通你知道嗎?就是在大山裡聯都聯球不通的意思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機位佈置方面,一臺置於胸前作為固定機位,但是這個機位在往上攀爬時無法記錄上方畫面,所以第二臺需要加上可翻轉的配件置於肩部或者是頭部(下左,下右);第三臺做可移動的靈活機位,通過配件插在揹包左後方(上右)或者直接手持(上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畫面和視角稍顯豐富。(但實際上我個人還是覺得有所欠缺,這就是平衡旅程與記錄時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 充電寶和用電情況

充電寶我帶了倆,一個是gopro的超快速充電寶,一個是普通的大容量充電寶。

而這個小米的充電寶我買了有兩年了,總共有16000amh,在實際的戶外使用中我發現,帶一個超大容量的充電寶是有多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給我的手機充電,還可以給我的相機(機身可直衝)和GOPRO充電,除了給他自己的胴體充電慢一點以外,其他的我沒什麼好吐槽的,反正這一路我沒有再額外去客棧補電。


裝備總結

不含影像設備,不含吃喝路餐

價格階梯

我這些新老裝備按照價格從高到低排序:LOWA的鞋子-狼爪65L揹包-黑冰B700睡袋-牧高笛冷山2升級版帳篷-探路者衝鋒衣(帶抓絨)-開拓者登山杖

一個人的跨年,穿越江西武功山(裝備清單)

總價

粗略估計整套價格在4300左右,實際上算比較性價比了,要知道這整套價格只是某品牌一件衝鋒衣價格的一半而已,相信論壇上各種大神各種鄙視,BUT,也恰恰就是他們陪伴我去了好多地方(除了這枚冷山3帳篷,長線重裝不推薦)

不過在總價上倒是還能再壓縮1000元左右,當然靠不靠譜那就未知了。

容易被忽略的小物件

除了常規需要置備的裝備,還有一些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小物件,這些物件不貴,但是在我的徒步穿越體驗中卻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1:戶外圍巾

2:戶外防水袋

如果你只是想偶爾輕裝徒步,並不想那麼虐

好吧:

去掉上面的充氣墊,防潮墊,帳篷,炊具

把揹包換成40L-50L左右的登山包,鞋換成中幫的登山鞋。


關於登山鞋的選擇,還是要看自己要去哪些地方,可能面臨的天氣狀況。一般來說我不會選擇鞋面附有大面積網布的(類似籃球鞋,慢跑鞋),這種鞋透氣性好,但是戶外徒步不防水,這點很重要。


以上就是我單人穿越武功山的所有裝備,至於穿越貢嘎那一套,比這還要多一點,而拍完這些照片,感覺自己好有一股TB味哈哈.......

不過這篇文章也是真心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做個參考,需要你就拿走,有問題就下面留言吧。

反正春天來了,夏天也近了,還不趕緊躁動起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