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培育沿海城市社會治理新動能

山東省威海市位於膠東半島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近1000公里,管理海域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兩倍。近年來,威海構建了“海陸一體全域統籌”這一極具本土特色的平安建設大格局,並圍繞“全域城市化、市域一體化”城市發展戰略,“社會治理全域一體”的全域治理新格局正逐步形成,不僅打通了海陸管理之間的屏障,而且以平安促發展,極大推動了海洋經濟的發展。

“全域治理模式不僅深化升級了海陸大平安建設,而且切實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構建起了基層黨建為統領,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基層治理體系,培育了沿海城市特色社會治理的新動能。”威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傅廣照近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海陸一體平安建設深化升級

曾幾何時,與其他沿海城市一樣,威海也面臨著海陸失衡的平安建設困局。

“多年來,上岸下海‘兩張皮’,不論是信息建設,還是管理機制,譬如分散的海洋執法管理機制、難度極大的流動人口管理等,都極其傷腦筋,歸根結底還是海陸平安建設之間缺乏有機統一的協調平臺。”傅廣照說,為此威海著力構建以“五位一體”為架構的海陸一體平安建設大格局。

通過建立海陸平安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實現海陸平安一體謀劃;通過整合信息平臺、建立聯動機制和落實動態監測,實現海陸治安一體維護;通過源頭控制、多元機制和依法處置,實現海陸糾紛一體化解;通過網格管理、組織建設和平安創建的全覆蓋工程,實現海陸治理一體推進;通過平臺延伸、幹部下訪和陣地前移,實現海陸民生一體保障。

新時代,威海的海陸大平安又有了新發展。

推進綜治中心與“雪亮工程”建設聯動融合,先後投資2.66億元實施“雪亮工程”建設實現農村視頻監控村村通、城鄉視頻監控全覆蓋。目前,市級綜治中心已實現與12個系統視頻圖像資源的連通接入,所有縣市區均建成標準化的綜治中心,91.7%的鎮(街)、88.2%的村(社區)完成綜治中心建設任務,今年年底前將實現全覆蓋。

威海還將原有的漁船安全救助系統、漁港視頻監控系統等7大平臺整合成“海洋漁業監控指揮平臺”一個平臺,實現對漁船漁港全時段、全天候、無縫隙的動態監管,率先做到足不出戶就能準確掌控每一條漁船在四大洋中的具體方位。

基層黨建統領釋放治理效能

在環翠區竹島街道海源社區黨建服務工作室,牆上張貼的“海源社區黨總支黨建項目清單”引起了記者注意,上面列舉了“公益小天使”“親子樂吧”“鄰里交流促和諧”“重視安全 呵護生命”等項目名稱以及項目內容。

“在我們這裡,群眾有什麼需求,都會通過黨建項目的方式來實現。”海源社區工作人員張冠華說,通過入戶走訪、民情懇談、心願樹等平臺,社區廣泛徵集民情民意,經過分類彙總後,涉及群眾日常生活個性需求作為基礎項目,發動黨員認領;涉及共性需求的作為重點項目,由黨組織認領,“一把手”抓好推進落實。

服務雖好,如何調動黨員積極性?面對記者的疑問,張冠華說,社區實行黨員“先鋒指數”亮分,“3個黨支部共有106名黨員,每月有考核,季度要亮分,表現好的年底還能將分數兌換物品,通過公開和獎勵機制倒逼黨員服務社區。”

如今,通過項目化方式抓黨建工作,在威海已很普遍。

黨建統領社會治理,還要實現基層黨組織的全覆蓋。目前,威海建立了城市以“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道黨小組”為主體,農村以“鎮黨委—片區黨總支—村黨支部—黨小組”為主體的四級黨組織架構。同時,面對商務樓宇、工業園區快速發展的實際,黨建工作不僅沒有滯後,反而發揮日益重要作用。

環翠樓街道商圈地處威海市商業中心,商圈黨委於2016年11月成立,管轄12個黨支部、259名黨員以及18個社團組織。記者看到,這裡雖然面積不大,但環境典雅舒適,功能分區非常完善,實行了組織開放、服務開放、活動開放、陣地開放。

同時,以黨建工作為抓手,社會組織建設也成為威海的靚麗名片。目前,全市每年投入不少於1000萬元資金,市、街道、社區全部成立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及黨組織,重點扶持公益性、服務性社會組織,引導其認領助殘康復、矛盾調解、社區矯正等服務項目。

傅廣照認為,以基層黨建統籌社會治理,將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從而引領了全域治理。

信用建設實現三治有機融合

“我這幾年一直從事志願服務,也獲得了一些榮譽稱號,通過加分達到了3A級誠信等級。”王海燕說。

因為誠信等級是3A級,榮成市民王海燕去年入冬到營業廳交暖氣費時被告知,給予暖氣費300元的優惠。

“因為誠信等級高,去政務大廳辦事,只要輸入身份證號,系統默認優先辦理;政府投放的公共自行車,使用時需要交押金,我用的話不但免押金,還能免費騎倆小時。”王海燕言語中透著自豪。

傅廣照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全域治理的一大“法寶”,它將誠信建設由道德約束層面上升到制度保障層面,實現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

威海創新實行千分制考核,設定1000分的基礎分值,按照賦分標準劃分AAA、AA、A、B、C、D六個等級。記者瞭解到,以考核分為基礎,“誰來考”“考核誰”“考什麼”“怎麼考”“結果如何用”等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架構已經形成。

在信息徵集上,制定了自然人、社會法人、區鎮部門、村居組織四個信用管理辦法,信用對象覆蓋到了所有社會組織成員。

“榮成建成了市社會信用管理系統,橫向連接部門,縱向打通鎮村,信用系統覆蓋到所有行業領域,可以說,人人都有了張‘誠信身份證’。”榮成市社會信用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何俊寧說。

在信用評價上,獲得各項榮譽、參與志願服務、獻血、捐款捐物等,都屬於加分項目;違法犯罪、交通違章、拖欠貸款、偷稅漏稅等處罰信息,則被納入扣分項目,根據情節輕重,分別扣去一定數量的誠信分。此外,一些法律法規管不了的不文明、不道德行為,也都予以扣分。

“讓積累起來的信用分‘值錢’,恰恰是倒逼信用建設的重要砝碼。”何俊寧說,信用的含金量不僅在於讓守信者有回報,還要讓失信者付出代價。

記者在榮成市法院、崖頭街道曙光社區、汽車客運站採訪時看到,欠賬不還、偷排汙水,甚至出租車司機甩客都將被信用扣分,而最終分數將影響到企業財政扶持、個人買房貸款、官員升遷等諸多方面。

“全域治理的深入推進,走出了一條具有沿海城市特色的社會治理創新之路,推動了社會大局穩定和海洋經濟的發展。我們將繼續強化這些社會治理領域的新動能,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燃力護航。”傅廣照說。(姜東良 徐 鵬 王春曉 元瑞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