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为武大郎翻案,武大郎的历史原型,不可能是阳谷县知县武植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大家都知道,本身其貌不扬,被人称作“三寸丁谷树皮”。家里又贫困,每日卖炊饼为生。基本上穷、丑、矬三样全占了。这样一个男人却迎娶了“白富美”潘金莲。但是潘金莲本身不是自愿嫁给武大郎,被西门庆一撩拨就变成了“绿富美”。她不仅与西门庆勾勾搭搭,还毒死了武大郎。武大郎真可谓是《水浒传》中最惨、最窝囊的男人。


再次为武大郎翻案,武大郎的历史原型,不可能是阳谷县知县武植


随着网络上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各种历史人物翻案的现象层出不穷。白和黑、对和错的界限变得混淆不清,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武大郎也乘着这股“翻案之风”,摇身一变,变成“高大富帅”的阳谷县知县;而潘金莲也从恶毒的淫妇变成名门淑媛。具体说法如下:


再次为武大郎翻案,武大郎的历史原型,不可能是阳谷县知县武植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叫做武植,字田岭,是明朝人。他文武双全,学富五车,在中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在古代考中举人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范进中举》中范进就因为考中举人得了癔症,如果考中进士的话基本上捞个一官半职不在话下。武植确实也是得了一个七品的官,出任阳谷县的知县。


再次为武大郎翻案,武大郎的历史原型,不可能是阳谷县知县武植


武植为官清正,而且很有建树,深受百姓的爱戴。他的妻子潘氏也是出自高门大户,知书达礼。但是坏就坏在小人的身上。武植在没发迹前受过好友黄堂的恩惠,黄堂之后房子被烧,求武植资助。武植表面上对这件事一字不提,暗中已经把房子修缮好了。黄堂丝毫不知道,反而对武植怀恨在心,就四处诋毁武植夫妇。

武植曾经处罚过一个叫做西门庆的流氓。西门庆为了报复,也对这个谣言推波助澜。“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施耐庵也听说了这件事,没有考证就把它写进《水浒传》里,造成恶果。至今还有施家后人替施耐庵道歉。


再次为武大郎翻案,武大郎的历史原型,不可能是阳谷县知县武植


这个故事确实够震撼、够惊爆眼球,但是其中有很大的漏洞。在武植的墓志铭中说武植中过进士,但是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所有进士中,根本就没有武植这个人的名字。这个范围实在太大,小编也不可能去一一考证,但是可以将范围缩到最小。


再次为武大郎翻案,武大郎的历史原型,不可能是阳谷县知县武植


明朝开放科举是在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施耐庵就去世于这一年前后,而《水浒传》的成书时间应该还要更早。在明朝第一批的进士中都没有找到武植的名字,之后的进士无论有没有武植,施耐庵也不可能知道,更不可能写进书里。所以说武植为武大郎的历史原型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施家后人也不必向武家和潘家道歉。

参考文献:《水浒传》、《武植墓墓志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