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滅絕疑雲再加劇,居然是因為發現了這個東西

鳥類滅絕疑雲再加劇,居然是因為發現了這個東西

▲相較於獸腳類恐龍的U型叉骨,Mirarce eatoni的V型叉骨與現生鳥類的更為接近。

在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數百種鳥類在恐龍周圍盤旋、在森林中穿梭,就像如今它們在林間和田野間飛翔一樣。但是在那場導致絕大部分恐龍滅絕的大災難之後,只有一群鳥類存活了下來,而且它們是現生鳥類的祖先。那麼問題是,為什麼只有一個家族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

最近發現了一種已滅絕的鳥類化石,它們是現生鳥類的近親。這具7500萬年前的化石是名為enantiornithines(反鳥)的鳥類,其體型大小與紅頭美洲鷲相當,這是在北美髮現的最完整的鳥類化石。199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學家Howard Hutchison在猶他州大上升階梯(Grand Staircase-Escalante)地區發現了這具化石。在博士生Jessie Atterholt得知此化石並要求對其進行研究之前,它完好無損地館藏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學博物館。

Atterholt和Hutchison與enantiornithines研究專家Jingmai O’conner合作,對化石進行了詳細的分析。Atterholt說:“我們知道,早白堊紀(大約1.15-1.30億年前)的鳥類能夠飛行,但其飛行能力很可能不如現生鳥類。儘管enantiornithines與現生鳥類已完全分化,但這具化石顯示,enantiornithines進化出了與現生鳥類相同的高度精細的適應性、先進的飛行方式。”

這具化石的胸骨形狀比其它enantiornithines類群更接近於龍骨突,這意味著它像現代鳥類一樣擁有更大的胸肌和更強的飛行能力。叉骨的形狀更像現代鳥類的V型叉骨,而不像早期鳥類和恐龍祖先的U形叉骨。柔韌的叉骨可以在振翅時釋放它儲存的能量。

如果說晚白堊紀的enantiornithines和現生鳥類一樣先進,那麼為什麼它們和恐龍一起滅絕了,而現生鳥類的祖先卻存活了下來?

Atterholt說:“這種特殊的鳥類大約有7500萬年的歷史,大約在1000萬年前滅絕。關於enantiornithines有一件非常有趣且神秘的事情,那就是我們在整個白堊紀都可以發現它們,這一類群存活了大約1億年。我們在每個大陸都發現了它們的化石,而且比現生鳥類的祖先的化石還要常見。然而enantiornithines滅絕了,現生鳥類的祖先卻在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

最近提出的一項假說認為,enantiornithines主要棲居於森林,因此,當小行星撞擊地球,森林灰飛煙滅時,enantiornithines也隨之消失了。這標誌著白堊紀以及非鳥類恐龍的終結。

所有的鳥類都是從有羽毛的獸腳亞目恐龍——像霸王龍一樣兩條腿站立的恐龍——進化而來的。進化始於大約1.5億年前,在白堊紀(1.46億到6500萬年前)進化出許多支系。

Hutchison說:“1992年,我在尋找海龜的過程中,於猶他州加菲爾德縣(Garfield County)大上升階梯的崎嶇荒地上偶然發現了這塊化石,認出了這是晚白堊紀的enantiornithine中罕見的一個物種。”

根據Hutchison的說法,發現化石的地區可以追溯到7700萬到7500萬年前,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三角洲,就像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樣,林中生活著恐龍、鹹水鱷、短吻鱷、海龜和魚類。

與大多數在美國以外地區(尤其中國)發現的鳥類化石不同,這塊化石並沒有被壓碎。經典的早白堊紀鳥類始祖鳥(Archaeopteryx)雖然保存了華麗的羽毛和骨骼結構,但被壓扁在砂岩中。中國所發現的enantiornithine類群大多來自早白堊紀,它們與始祖鳥一樣漂亮,但被岩石壓得扁平。總的來說,並不是說我們發現的化石沒有變形,只是大部分骨骼都保留著漂亮的立體結構,而且可以看到很多細節,如肌肉和肌腱相連處。

Enantiornithine在外觀上與現生鳥類非常相似:它們全身覆以羽毛,通過扇動翅膀飛翔。tterholt說:“如果現實生活中出現一隻enantiornithine,你很有可能無法很快地將它與現生鳥類區分開來。”

化石中這隻鳥的喙前部可能長有牙齒,翅膀和腳上可能有爪。某些enantiornithine具有明顯的用於求偶的性二型尾羽。最令人興奮的發現是它們前臂骨骼上的大斑塊。這些粗糙的斑塊是羽毛狀的旋鈕,在現代鳥類中,飛羽通過它們固定在骨骼上,以加強它們主動飛行的能力。這是首次在enantiornithine鳥類身上發現這一結構,表明enantiornithine是一群非常強壯的鳥類。

編譯:燈絲

審稿:西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