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能只在口上說說

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能只在口上說說

據媒體報道,西安某中學學生畢某因不滿被強迫理“光頭”,拒絕到校上課,在父母勸說無效後選擇輕生並不幸身亡。

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自我意識覺醒、叛逆的時期,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但是卻我行我素,此時家長、老師應當合理引導,尊重他們的訴求,並教導以中小學生行為規範。

學生的髮型,尤其是中學生的髮型,與學習成績無關,但是與學生的人格尊嚴有關。現今,娛樂、通信發達,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電視節目可以很容易獲知外界信息,並且模仿能力超強,如果電視節目中的少年都是留著奇異的髮型,也很容易導致他們盲目跟風。

在中學的一篇課文《剃光頭髮微》中,作者說:餘生也晚,關於頭髮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大都來自耳聞。什麼清朝初年勒令漢人把髮髻剃成辮子,否則“留髮不留頭”呀,什麼清末的留學生在外國剪去了辮子,回國後要裝一根假辮子才能平安無事呀,等等,都未嘗眼見。所以讀到魯迅的小說《頭髮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驚以外,實在很難有切膚之痛的感受。並且,知道在舊社會,與頭髮關係最密切的理髮工人,是頗受社會賤視的,連家譜都不許上,也就是開除其宗籍,還很為他們不平……

不料,3月2日讀到《人民日報》一封讀者來信,卻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陣,那封來信正是關係到理髮工人的。說是濟南市一家理髮店的理髮工人,拒絕給一個“鄉下佬”剃平頭,認為鄉下佬 只配剃光頭。當“鄉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後,一對男女理髮師還說:“鄉下佬還想理平頭,沒門!”“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樣!”……

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能只在口上說說

經過時代的發展和時間的洗禮,現在的理髮師的理髮水平,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理光頭與理平頭的水平,可以是理一次髮就上萬元,甚至貴到警察來了也“沒有辦法”,乖乖地交錢走人。

在曾經,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留平頭是為了講究衛生,方便打理和清洗。那時的理髮工具也比較原始,一塊肥皂,一把推子,一把剃刀,理髮師就走街串巷地為人理髮,平頭也便成了那時最“流行”的標配發型。時間一晃許多年過去了,理髮匠變作造型師,開始享受“師級”待遇,和工程師,律師,醫師並列,甚至收入還遠超他們……

所以理髮是一筆不菲的開銷,據聞該學生在開學後已經理過兩次發,如今又讓其再去理平頭,讓家長怎麼想,讓學生怎麼想?只是把大把的寶貴的時間,花費在去理髮店的路上,花費在理髮廳排隊的等候中?

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能只在口上說說

據家長介紹,該同學在考試中還考了前九名,在班上也算成績不錯了,悲痛之餘,也替家長感到惋惜:若小畢的成績一直保持下去,將來的前途也必將是一片光明。

痛定思痛,不得不思索:初中生已經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有自己較強的自尊心,會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老師應當尊重學生的選擇。相信,絕大部分的男生,要的並不是長髮,而是人格的平等和尊重。對學生,當尊重而不放縱;不是放棄管教,而是注重管教的方式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