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非經過不知難”。吳澤南說,駐了村,幹了脫貧攻堅工作,擔起群眾致富的責任,才真正體會到基層工作的不簡單,刷新了他對脫貧攻堅的認識,也刷新了他對自己的認識。
◆◆
第一個三:三個不同
◆◆
駐村後,吳澤南的工作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工作對象不同、工作思路不同和工作方法不同。
在住建廳,他的工作對象是公職人員,溝通比較容易,工作開展也就比較順暢。在村裡,他的工作對象是老百姓,和老百姓打交道,乾巴巴地講政策理論,很難做通群眾思想工作;在住建廳,他的大部分工作是“坐下來研究”,工作可以在辦公室完成,或者自己看文件要求就能完成。在村裡,他的工作側重“走出去實踐”,如果兩天不出門實地去走去看,就會脫離實際,不能切實地開展工作。
第二個三:三件工作
群眾工作。申報資金,進一步加強陣地建設,大力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堅持脫貧攻堅與駐村幫扶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將群眾的想法變成工作的辦法,促進“一宣六幫”落地落實。
基礎工作。目前,完成庭院硬化11138.2平方米,串戶路建設3935.33米,完成73戶老舊房拆除,271戶飲水安全等任務,著力推進十項重點工作,為脫貧出列打下堅實基礎。
產業發展。今年,納罵村刺梨見成效,收購鮮果近30萬斤;刺梨加工廠新建了烘房和晾曬大鵬,除了已經研發的刺梨乾、刺梨發酵飲料等產品外,目前正在研發刺梨系列化妝品。產業利益鏈接已覆蓋所有貧困戶,努力帶領群眾穩定脫貧、增收致富。
◆◆
第三個三:闖三個關
◆◆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駐村一個多月後,母親腰椎出現問題下不了床,行動不便。岳父因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如何照顧好老人和小孩,突然間變成了擺在吳澤南面前的一道難題。左思右想後,吳澤南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著兒子駐村。白天送村幼兒園,晚上接回來。就這樣,他的兒子成了工作隊編外的第七名“駐村隊員”。對吳澤南和兒子來說,第一次這樣長時間在農村生活,著很多不適。
飲食關。農村生活條件畢竟沒有城市優越,兒子的反應尤其明顯。一次,兒子問吳澤南要手機,說是要點肯德基讓外賣送過來,把大家惹得哈哈大笑。吳澤南給兒子解釋說,這是在村裡,沒有麥當勞和肯德基。但兒子十分不理解,非常疑惑地問了好多次,直到在其他小朋友那裡得到了確認才作罷。沒有零食,吳澤南就和兒子比賽吃飯,一段時間後,兒子適應過來,一碗醬油蔥花面都會覺得很好吃。
蚊蟲關。農村蚊蟲超出吳澤南的想象,特別是熱天,各式各樣的蚊蟲接踵而至,每天早晨起來,房間裡總會落滿一層小蟲子。兒子頭一次見這麼多蟲子,起初有點害怕,加上被蚊蟲叮咬,晚上常常睡不著。在驅蚊水、藥膏的幫助下,慢慢也就習慣了。
工作關。駐村後,吳澤南發現,村裡面沒有作息規律,不能正常上下班。對基礎信息精準開展摸排工作的時候,白天走訪入戶,晚上要組織召開研判會。早上起來,兒子問得最多的是,你又要出去工作嗎?電話裡,兒子問得最多的是,你什麼時候回來陪我?晚上開會,兒子坐在會議室最後一排,邊做作業邊等吳澤南,直到趴在桌子上睡著。久而久之,兒子彷彿習慣吳澤南的缺席。幾個月下來,兒子陪著吳澤南開會、入戶、出差、打掃衛生。兒子對吳澤南的陪伴竟然多過吳澤南對兒子的陪伴。看著兒子黑了、瘦了,更懂事了,吳澤南心裡覺得虧欠兒子。但吳澤南沒有這麼想,他說,學會逆風飛翔,是這段駐村經歷給他和兒子最好的禮物。
閱讀更多 貴州六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