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門類,它們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在清代均開創了中華傳統工藝新的高峰,並逐漸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宮廷藝術。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其中之一的雕漆。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元代雕漆梔子花紋圓盤



北京雕漆是一項古老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始於唐代,興於宋、元,盛於明、清。和一般的漆器不同,一般所說的漆器,主要的表現手法是把漆塗在漆胎上或是在漆器上刻花之後再塗一層漆,也有的是鑲上或用漆色畫上圖案、花紋等,產品的品種主要是室內傢俱。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元代雕漆觀瀑圖八方盒



北京雕漆則不然,它是以雕刻見長。在漆胎上塗幾十層到幾百層漆,厚15~25毫米,再用刀進行雕刻,故稱"雕漆"。在史書上雕漆又可稱為"剔紅",這是習慣性的稱法,因為在古代的雕漆製品中,主要是以紅、綠顏色為主。


明代

明代建立的果園廠,集中了全國各地雕漆藝人,為雕漆工藝在北京地區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此,北京雕漆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品種興盛起來。據考證,除當時的果園廠官辦雕漆生產外,民間的雕漆製作行業也有所發展,有的已作為一般商品在民間出售和流傳。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明代雕漆花卉龍鳳紋三屜桌



清代

清代的雕漆工藝品,大多數是在乾隆和嘉慶年間所制。在乾隆年間,由於皇帝本人喜愛雕漆製品,因此,大力提倡生產,宮廷所用的雕漆品種繁多,這樣便使雕漆生產在乾隆時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當時的雕漆製品,品種豐富,大屏風、桌椅、小盤、小盒、小瓶、小罐都有。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清代銅胎雕漆人物故事鼻菸壺



以木胎、錫胎為主,也有用脫胎的,造型精緻,富於變化,顏色也增多,並且還有與玉石鑲嵌結合而成的產品。圖案方面,除花鳥、人物外,開始有各種吉祥如意的圖案。在構圖上綿密多層次,以多見長,和明代不同的是不注重磨工,但是,具有嚴謹、精緻、華麗的特色;以花卉題材為多,有穿枝過梗、自然靈活、層次鮮明、立體感較強等特點。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清代雕漆山水臂擱



但是,繁榮一時的北京雕漆,在乾隆以後卻逐漸衰退,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已無官營作坊,技藝幾乎失傳。後由於清宮內需要修理雕漆工藝品,北京的民間雕漆又興起。當時有油漆彩畫藝人蕭興達、李茂隆等,他們從清宮內需要修理的破損雕漆品上得到啟發,併合作創辦了雕漆作坊,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下半年,在北京剪子巷開業,取名"繼古齋雕漆商會"。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清代雕漆荔枝紋印盒



"繼古齋"的意思就是要繼續中斷了的古老的雕漆事業。他們自己動手研究製作和仿製清代雕漆,並招收徒弟,經過幾年的努力,將清代雕漆的風格繼承下來,並有了一些提高,其技藝超過了乾隆時期,並有明顯的北京地方色彩。刀法稜角清晰,題材以花鳥龍鳳、山水人物、吉祥圖案為多。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清代雕漆花卉印盒



蕭興達、蕭樂安、李茂隆等人制作的"群仙祝壽"大圍屏,曾在1914年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從此,北京雕漆揚名國內外,一度又出現繁榮的局面。對於北京雕漆的恢復,清末時期的"繼古齋"在雕漆歷史上佔有一定地位,並對近代北京雕漆技藝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民國

民國時期,北京雕漆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1920-1934年之間,雕漆作坊發展到幾十家,大都設在崇文門、前門及朝陽門一帶。從業人員達500多人。產品以造型大方、胎型規矩、漆色鮮豔、雕刻精細、錦紋多樣而著稱。當時有代表性的較大作坊仍是"繼古齋"。"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清代雕漆海獸圖圓盒



繼古齋"的發展是從招收第一批徒弟開始的,接著又招收第二、第三批徒弟。第一批徒弟是"永"字輩,第二批是"寶"字輩,第三批是"增"字輩。由於"繼古齋"的生意興隆,相繼又發展起來一些別的字號,如"德成雕漆局"、"中和雕漆局"等,一時從事雕漆的作坊竟有五六十家之多,德成雕漆局"專門製作仿明產品,使雕漆工藝更加豐富起來。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清代雕漆寶座



從清末到民國,以及解放初期的雕漆名藝人,大都是由"繼古齋"雕漆作坊學出來的。"繼古齋"開始是工商業經濟,後來發展到專搞生產,依靠國內商行推銷給外商。這些商行有"仁立洋行"、"德興商行"、"華真洋行"以及專門經銷古玩的"青山居"等。由於工商分開,一時促進了雕漆生產的發展。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雲龍如意



但是,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員也不斷分化,由大的老作坊分出小的新作坊,也有的藝人覺得自己單幹更合適,就成了專給商號或作坊做"包活"的獨立勞動者。所以,"繼古齋"雖然一度發展很快,但始終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工廠,最興盛時也不過是50人左右。其他作坊有的十來個人,有的三五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1年4月,由44名雕漆手工業勞動者組成北京雕漆生產合作社。由於生產關係的變革,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發展。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擴大,雕漆工藝品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1958年北京雕漆生產合作社正式轉為北京雕漆廠,職工人數由原來的40多人發展到512人。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雙耳扁壺瓶



為了不斷滿足市場需要,近幾年來,雕漆產品逐步創新,逐漸使工藝美術品日用化和日用品工藝美術化。設計人員積極地創作了實用的雕漆品,受到外商的歡迎,也為雕漆工藝品的出口擴大了銷路。像雕漆"圍棋盒",外表古雅莊重,紋樣嚴謹,雕工精細,保持了北京雕漆的傳統特點,並由於採用脫胎和特別漆料作裡,既富有彈性,又無響聲,投取棋子方便,很受棋界歡迎,產品大量銷往日本。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山水筆筒



又如雕象繡墩,看上去真似一隻恬靜的小象,形象莊重,性情溫順,彷彿時刻等待人們來騎乘。這是一件工藝品與實用品相結合的產品,可以把它擺在門前騎坐,也可以陳列在房間裡觀賞。它有木胎、脫胎兩種,小象的眼睛和牙,都引用鑲嵌工藝。這種產品頗受商業部門的歡迎,1980年試產20只全部售完,1981年又接受訂貨1000只。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龍紋長盤



雕漆"牆壁畫",也是解放後雕漆工藝的一項創新發展,它是為裝飾高級建築物室內牆壁而設計製作的新產品。在製作上採用木胎,似一扇扇屏風,雕刻完成後,鑲進牆壁,乍看去,酷似建築物本身原有的一個自然裝飾部分,所以稱之雕漆牆壁。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龍紋蓋盒





它的圖案選擇可根據用戶要求而異,有山水、花鳥、盆景,也可設計傳統的中國歷史故事圖案。這是雕漆藝術為現代化建築配套服務邁出的可喜的一步。此外,雕漆產品生產了大量的實用品,為國家擴大了出口,增加了外匯的收入。由此可見,雕漆工藝只有越來越向實用綜合工藝發展,才能表現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廣闊的前景。


工序與工藝

雕漆主要工序為雕,主要原料為漆,故名為雕漆。北京雕漆有金屬胎和非金屬胎兩種,前者是琺琅裡,後者為漆裡。著漆逐層塗積,塗一層,晾乾後再塗一層,一日塗兩層。塗層少者幾十層,多者三五百層,然後以刀代筆,按照設計畫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紋樣。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20世紀30年代北京民間雕漆製作作坊



所用之漆以硃紅為主,黃、綠、黑等做底色,分為剔紅(堆朱)、剔黃、剔綠、剔彩、剔犀等工藝品類。雕漆的工藝過程十分複雜,要經過制胎、燒藍、作底、著漆、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畫工流程之描白



雕漆工藝過程十分複雜,要經過設計、制胎、塗漆、描樣、雕刻、磨光等十幾道工序,各工序技藝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過去主要是平雕,大量的是浮雕、鏤空雕、立體圓雕等。


畫說北京丨燕京八絕之雕漆

雕漆制胎流程之糊布



雕漆的配色也很講究,過去只有黑、紅、黃、綠4種顏色,發展到白、杏黃、茶紅、粉紅等20多種。每種作品也由單一色彩發展到多種套色。這些產品,都具有防潮、抗熱、耐酸鹼、不變形、不變質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