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管理辦法略有寬鬆 公募理財產品可投資公募基金間接入市

孟春瑤

距7月20日公佈徵求意見稿僅2個月,《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正式稿於9月28日發佈,即日起施行。與徵求意見稿相比,管理辦法正式稿所有的調整都是在符合資管新規基礎上的合理調整,並且更寬鬆一點,而早日發佈,讓銀行理財業務有章可循,這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促進理財行業健康發展。

我國銀行理財業務一直髮展迅速,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近幾個月理財業務有回暖的趨勢。2018年6月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為21萬億元,7月末餘額為21.97萬億元,8月末餘額為22.32萬億元。理財資金主要投向債券、存款、貨幣市場工具等標準化資產,佔比約為70%;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佔比約為15%左右。

公募理財產品資金將給股市注入增量資金

對於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公募理財產品投資範圍規定,正式稿與徵求意見稿基本一致,只有一些文字上的改動。現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但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

正式稿延續了徵求意見稿的內容:繼續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在理財業務仍由銀行內設部門開展的情況下,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同時,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理財產品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層資產。

前海開源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第一時間接受了《今日財富》雜誌記者的採訪,他表示,“正式稿明確了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這也意味著公募理財產品的資金會給股市帶來大量增量資金,同時公募理財產品也有望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當然也會面臨虧損的風險。”

《今日財富》記者注意到,這次正式稿還提到,下一步擬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監管辦法中進一步放開,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市或者通過公募基金以外的其他方式間接投資股票。

對此楊德龍認為,“現在符合規定的理財產品資金入市確實是個好時機。在成功‘入摩’後,本週A股又成功‘入富’,全球前兩大指數公司爭相把A股納入,這說明了他們對於A股的信心。中國經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來中國經濟增長仍會保持中速增長。

在國內投資者割肉離場的過程中,外資卻在堅定的逆向加倉,這說明A股的很多優質個股已經跌出了機會,吸引了外資關注。今年A股受到內外部利空影響出現了大幅下挫,已經充分反映了這些利空,甚至有些過度反應。前段時間,特朗普政府宣佈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徵稅,並且對後期加稅的項目直接列了一個時間表,這意味著貿易摩擦的利空已經塵埃落定,利空出盡,市場迎來了反轉的機會。與我之前的觀點一致,三季度完成探底、築底過程,四季度開始逐步反彈。”

據《今日財富》雜誌記者的最新瞭解,前海開源基金投決會決定全面加倉,其他基金公司也將陸續加倉。

新規正式稿給銀行、信託、基金等金融機構吃了“定心丸”

此外,理財產品投資非標產品的規定,和徵求意見稿一致,允許投資同時設置了“期限”、“限額”和集中度的要求。期限上要求“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應為封閉式理財產品,且需要期限匹配。”限額上,還是要滿足不超過理財淨資產35%和總資產4%的紅線,且在集中度上要求投資單一債務人及其關聯企業的資產餘額,不得超過淨資本的10%。

在淨值化管理方面,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資資產,允許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採用攤餘成本計量,通過淨值波動及時反映產品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在知曉風險的基礎上自擔風險。過渡期內,允許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估值核算規則,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淨值。

在徵求意見稿中,各界比較關注的銷售起點和麵籤要求方面,正式稿規定,單隻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這有利於吸引中小客戶,做大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當然,個人首次購買理財產品時,還應在銀行網點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和麵籤。

整體來看,隨著銀行理財新規、資管新規補充規定相繼落地,監管執行力度和節奏明顯放鬆,有助於修復過度悲觀的預期,市場信用環境也有望逐步恢復。根據規定,即使過渡期結束,對於因特殊原因而難以回表的存量非標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權類資產,銀行仍然可以妥善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銀行整改壓力,平滑金融市場波動。

楊德龍認為,新規正式稿出臺對於銀行、信託、基金等相關金融機構都是好事,相當於吃了顆“定心丸”,可以有章可循的開展正常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