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鬥武長順的中央巡視組長去世了

安徽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王明方在過完了人生最後一箇中秋節後,9月16日上午,64歲的他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病逝。

王明方1952年出生,黑龍江人,曾長期在郵電管理系統工作,1995年來到安徽任職,先後任安徽省省長助理、省委秘書長、宣傳部長、省委副書記等,2011年起任安徽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他生前最常被人提起的經歷,是擔任中央巡視組長時與津門首虎武長順鬥智鬥勇。

智鬥武長順的中央巡視組長去世了

2014年3月,中央第五巡視組對天津市進行兩個月的巡視,王明方任組長。在向天津反饋巡視情況,王明方直陳天津反腐敗工作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多危害大,在一些領域缺乏有效監督手段。巡視反饋11天后,時任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公安局長武長順就落馬了。

武長順的落馬帶有明顯的“巡視印記”。後有媒體披露,王明方帶領的第五巡視組與武長順有過多回合的“過招”。擁有副總警監警銜的武長順是土生土長的天津官員,掌握公安大權,並在此職位上長期任職超十年,人稱“武爺”。為防止他利用公安特殊手段破壞巡視,巡視組開會時故意打開收音機制造干擾,防止竊聽,甚至還請相關部門把會議室、居住房間全部掃描了一遍,確保信息不洩露。

但眾多舉報人中,大多懾於武長順的威力,還是不敢接受巡視人員的約談。王明方拍板決定,避開敏感地點,約舉報人到北京去談。巡視人員讓舉報人換了一個新手機卡,他還一路換了三次車牌,到了中紀委後,舉報人趕緊摳下手機電池。

這還不算王明方遇到的最大困難。正當武長順的問題線索逐漸明朗之時,新的威脅又向巡視人員逼近。清明剛過,巡視組一名同志突然接到一個特殊的電話,說某中央領導辦公室給組長王明方帶了本書,問什麼時候給他送去。 “這不是施壓嗎?!”組裡的同志為他捏了一把汗。王明方思考片刻,毅然決然地說:“他是中管幹部、公安局一把手,是巡視的重點對象,巡視情況是要向中央如實報告的。讓他送來!”後來拿到書才發現,這只是狡猾的武長順向他們耍的一個花招,那本書根本與“中央領導辦公室”沒有半點關係。

與武長順的較量,在無聲地進行,調查也一步步深入。巡視組根據掌握的大量信息,武長順問題線索被迅速移交,紀律檢查部門旋即對其立案調查。7月20日,武長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結束巡視後,王明方回到安徽,又投入當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去。《安徽日報》報道,他在2014年6月,利用三個半天的時間,全程參加指導蕪湖市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

這幾年,王明方在省政協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去年10月中旬,安徽省紀委駐省政協機關紀檢組進駐,他親自約談派駐紀檢組主要負責同志,給予具體指導。在離世前的一個月,他仍然堅守崗位:最後一次公開報道是在8月9日,王明方為參加學習培訓的省政協委員和市縣政協負責人作專題報告,教導“廣大政協工作者要更好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歷史作用”;而在8月4日,他還為中國大學生骨幹培養學校第九期學員作專題報告,主題是“堅定理想信念,成就美好人生”。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近半年內,每個月王明方都會為不同單位做報告,其中不少是黨課報告。王明方曾擔任近8年的省委副書記,即便轉往政協任職,他仍未放下黨務工作的老本行,先後給機關幹部、基層黨員、大學生講黨課。

在安徽工作21年,王明方稱安徽是自己的第二故鄉。2008年,時任省委副書記的他提出在皖發展中醫藥事業,“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對中醫藥事業高看一眼、厚愛一分”。2014年,在皖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素材對接會上,在圍繞南京長江大橋是否該炸掉為水運讓路的爭論中,當場建議“可關注交通部是否有相關動議,同時可聽取長江中游的其他省份的意見、積極協商、共同推進”。今年6月,他在講話中還提及“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表示“為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貢獻智慧力量”。

今年年初,王明方率省政協新聞出版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調研安徽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情況並召開座談會。這並不是“跨界”,王明方筆耕不輟50年,頗有“讀書人”的氣質。在2014年時他的母親百年生日之際,王明方曾用筆名“九鎖子”撰寫題為《母親給我的家教》一文,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激。他飽含深情地寫道:“作為兒女,積極幹事走正道,是對父母的最大關心,最大照顧;作為父母,身體健康精神好,是對兒女的最大支持、最大幫助。為人子女者,善順父母心,謂之大孝;為人父母者,善傳子女道,謂之大慈。”

在《人民日報》、《安徽日報》發表後,這篇文章在《齊齊哈爾日報》上也刊發出來。嫩江地區與齊齊哈爾合併後,《嫩江日報》停刊,創立《齊齊哈爾日報》。王明方正是《嫩江日報》的老通訊員,當時,他以通訊員身份回到黑龍江看望《嫩江日報》老報人,回想起自己見報的第一篇稿件,王明方至今記憶猶新:“記得是1969年7月末,我收到一封信,裡面還有一本《毛主席語錄》,看到信上寫著的‘您的稿件我們已採用’這幾個字,當時的心情非常激動,那本《毛主席語錄》我至今還保存著。雖說當時的報紙沒能看到有些遺憾,但16年後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印刷在報上,還是很開心。”

王明方曾多次在《人民日報》上刊文,2014年慰問人民日報社安徽分社時,他還談及對《人民日報》的感情:“每天早上,報紙拿來以後,我首先就是要看《人民日報》。我經常出差,但是再忙也要在回來之後一天不落地看完。有時,還會把重要的理論文章、副刊剪下來學習。”

不僅自己愛讀書,他也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加強學習。2014年,他在一次省政協機關讀書報告會上說:“機關同志們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讀書方法,要不厭其煩,十遍百遍地讀,每次都有新收穫。”還曾要求政協機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多練筆、多動筆,切實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安徽的小夥伴們說,王明方身上有著50年代這一輩人特有的工作熱情和事業心,這兩年儘管身體不好,他仍然肩負著繁重的工作,主動加班加壓。從他的身上,真正讓人看到了什麼是“不忘初心”。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