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專供內部員工“福利”的重疾險到底好不好

市場上有一些保險公司會有這種產品——專供員工的保險方案,也叫“內部福利”, 當然,最後這種專供員工的保險方案一定是公開銷售,讓大家都能“沾光”。買這種方案的人,尤其是保險公司以外的人,普遍都會覺得自己佔了便宜,竟然買到了“特供”產品。真的如此嗎?

一、“員工專享”只是一個銷售噱頭

首先咱們先確認一下:保險業務員是特權人士嗎?

保險業務員當然不是特權人士,中國保險業務員多如牛毛,自從2015年取消保險執業資格考試以來,保險業務員每年增加150萬左右,2017年底的數據是中國保險業務員有800萬人以上。行業門檻這麼低,從業人員這麼多,怎麼可能是特權。

既然保險業務員不是特權人士,他們會有真正的“特供產品”嗎?

這也是否定的,保險從業人員的福利並不高,保險公司提供的所謂“員工專享”方案其實只是一個銷售噱頭,這種“員工專享”方案並不見得很好,甚至可能還不如這個保險公司當前銷售的主力產品。

保險公司難道在用次等方案坑自己的業務員?

並不是這樣的,這些“員工專享”方案真正的銷售對象是大眾客戶,並不是真的“員工專享”。尤其是很多保險從業人員是瞭解這些方案優劣的,他們不會特意給自己配置次等方案。(也有些糊里糊塗的業務員還真以為自己佔到了便宜)

這種“員工專享”方案到底好不好,咱們對比一下就知道。中國太平很喜歡搞這種“員工專享”方案,就以中國太平舉例說明。

二、中國太平的員工專享方案

中國太平的重疾險有一個系列叫“福利”,福利健康、福利全佑、福利關愛、福利金佑等等,這個福利系列重疾險走的就是“員工專享”的銷售方式。中國太平福利系列重疾險還有個特點,他們都是“分紅型重疾險”。

保險公司專供內部員工“福利”的重疾險到底好不好

重疾險有個賠付加強設計,現在的賠付加強設計是“多次賠付”和“特定加額”這兩個模式為主,而“限期加額”、“多次賠付加額”、“分紅加額”這些賠付設計都是不穩定的方案,尤其是“分紅加額”。分紅型保險的利益一直是最差的,分紅險分的是保險公司的經營利潤,這個經營利潤是沒有保證的,沒有人能保證保險公司可以長期盈利,保險公司經營虧損的話,分紅收益就是0,中國曾經有過這種分紅險案例,投保十年僅收回本金,因為十年分紅都是0。“分紅加額”的賠付加強設計就是“分紅型重疾險”,也就是說這個“員工專享”專享了一個價值最低的賠付加強設計。

“員工專享”的賠付加強設計不太好,但是如果它的保障範圍很廣,費率很低,那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可是很遺憾。

保險公司專供內部員工“福利”的重疾險到底好不好

福利健康+和福利關愛是中國太平的“員工專享”方案,福祿康瑞是中國太平在售的主力重疾險方案,再對比一個其他保險公司的同費率方案。對比一下就知道,福利健康+和福利關愛的費率並不算便宜,保障範圍也不算廣。

費率方面

福利健康+已經停售,現在在售的“員工專享”方案是福利關愛,福利關愛的費率比同條款的福利金佑低了30%,但還是比福祿康瑞貴了30%~40%,這個“員工專享”方案可是一點都不便宜。如果是同樣的保費,福祿康瑞和御如意都可以增加30%~40%的基本保額,性價比完勝福利關愛。

保險公司專供內部員工“福利”的重疾險到底好不好

保險公司專供內部員工“福利”的重疾險到底好不好

保險公司專供內部員工“福利”的重疾險到底好不好

保障範圍

福利關愛的賠付加強設計是分紅加額,重症和輕症都是單次賠付;福祿康瑞的重症也是單次賠付,但是輕症部分可以賠付5次,而且福祿康瑞的輕症覆蓋率遠高於福利關愛;御如意的重症部分可以賠付3次,輕症部分也賠付3次,且輕症覆蓋率比福祿康瑞還高。福祿康瑞在輕症多次賠付上略有優勢,御如意在輕症覆蓋率和重症賠付次數上有優勢,福利關愛在各方面皆遜於另兩款方案。

三、對渾水摸魚的噱頭方案敬而遠之

即便是和自家保險公司的主力方案比起來,“員工專享”的福利關愛在費率、賠付設計、保障範圍各方面都不具優勢,與行業更強的重疾險比起來更加遜色,這樣的“特供”並沒有什麼可稀罕的。

福祿康瑞是中國太平目前在售的主力產品,雖然沒有賠付加強設計,但是在保障範圍和費率上都很出色,是當之無愧的優選方案。當然和行業裡其它更厲害的方案比起來,福祿康瑞也是有所不如的,對比的御如意就是目前行業裡最具競爭力的方案之一。

在挑選保險方案的時候不要被“特供”、“限售”、“限期”這種噱頭干擾,這些噱頭吸引了佔便宜的貪利心理,實際上這些方案可能不僅不讓利,反而在奪利。不要有佔便宜的想法,就不容易被幹擾。目前來說,整個中國最強的幾個保障範圍廣、費率低、賠付強的重疾險優選方案都是公開、透明、普適的,沒有哪個用惜售限售這種小伎倆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