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一)

11月13日,央行发布10月份金融统计报告,报告包含四大部分的内容,分别为:广义与狭义货币、人民币与外币存贷款、同业拆借与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人民币结算业务。这四类金融数据看似稀松平常,实则暗流涌动。

我们先看M2的数据:

10月份M2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个和0.9个百分点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本人解读如下:

1、广义货币增速创今年6月份以来新低,表明中国已经正式结束“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结构性”宽松行情。

M2同比增速维持在10%以上,并不代表市场上流动性宽松,而M2增速低,也并不是代表着中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中性,而非紧缩的货币政策。

事实上,中国广义货币增速创新低,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流动性紧缩,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并未走出“衰退期”,有融资能力的实体经济开工需求并不强烈,无融资能力的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题。

2、贷款减少影响到M2的增速。

我们知道,贷款增加存款自然增加,而存款增加之后辅以货币乘数,M2自然增加,当前M2增速减少,自然反映出贷款的减少。

3、广义货币M2还会不会破8%呢?我想不会的。

事实上,当前广义货币的增速已经达到了它的边际值,2019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实体经济对于市场流动性宽松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广义货币M2的增速上升是大概率事件。并且,随着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不断增加,M2增速回升也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二)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0万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3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1%。其中,非金融企业贷款增加15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29亿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本人解读如下:

1、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尽管变化不是太明显,最起码说明管理层扶植民营企业,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并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

并且,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减少,能够有效遏制金融的投机性。众所周知,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乱象横生,就在于金融的短期化、货币化、逐利化,而市场上最紧缺的是长期资本(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

2、人民币存款余额增加也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涤荡清晰相关。

最近一年来,金融监管层不断清楚金融自由化所产生的金融乱象,如披着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不断暴雷,地方融资平台被禁止等。这客观上造成居民存款从这些金融产品中出来,重新回归银行储蓄。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还未走出萧条周期,老百姓的投资渠道较窄,只好把资金放在银行中保本。

3、企业的有效需求不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得以控制。

人民币贷款增加额相对上个月比减半,短期贷款虽然相对减少,但是居民对于短期贷款的依赖度依然很高,企业对于票据的依赖度也很高,说明企业的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未来的信心也不足,同样说明未来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4、2019年,企业对于降准、降息的渴求度会提高。

(三)

社会融资数据:

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7288亿元,环比骤降70%,同比骤降30%,创2016年7月份以来新低;其中,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同比增速大幅下滑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本人解读如下:

1、社会融资增量下降,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增速下滑,表明当下企业融资难度还是不小,企业融资仍然以表外融资为主

2、管理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仍需加大,2019年,金融监管层仍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四)

第四组数据:

10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39%。

10月金融统计报告出炉,2019年降准、降息成定局?

本人解读如下:

1、同业拆借利率与质押式回购利率均低于3%,说明市场上流动性仍为结构性宽松,商业银行在央行进一步规范影子银行业务、资金池业务、通道业务之后,非理性投资的趋势得以缓解,这也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不断创新低的原因之所在。

2、银行间同业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的剪刀差不断缩小,也为“利率双轨制”转为“单轨”创造了条件,为中国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综合以上四组数据可知,中国经济已经有不少好的苗头,如金融监管逐步走向正规,企业融资方式也逐步走上正规;但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中国经济的未来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