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寫作:開好頭 一半文

得申論者得公考,得作文者得申論。國考申論作文通常佔分在4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歷年閱卷老師對申論作文的評判情況來看,在內容方面,除了重點看作文的重要位置部分的標題和分論點的段旨句外,其次就是看重要位置作文的開頭部分。那麼,為了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從而獲得理想的作文成績,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為各位考生進行詳細解讀。

一、開頭的要求

第一,觀點明確。開頭中最後一句話一定要亮明總論點,這也是開頭最重要的。第二,短小精悍。語言要做到簡潔規範,篇幅較短,按照國考申論作文字數要求1000字左右,開頭部分的字數一般150左右。第三,語言優美。語言要儘量追求使用引言、排比、比喻等修辭方式,提升開頭的層次。

二、方法詳解

開頭內容的通用結構:引入話題+過渡分析+亮明觀點。根據引入話題的不同形式,可以演繹為:歸納概括式、排比式、案例式、轉折遞進式、引言式等不同的開頭形式。

(一)歸納概括式的內容結構:概括現狀背景+過渡分析(原因、影響)+亮明觀點。

(二)排比式的內容結構:排比引入+過渡分析+亮明觀點(建議用),其中排比內容可以是問題排比、案例排比、意義排比、名言排比等。

(三)案例式的內容結構:案例敘述+過渡分析+亮明觀點。案例可以是熱點事件、經典故事、自身經歷。建議大家寫作時使用一些與主題相關的熱點事件,使得開頭更加新穎。

(四)轉折遞進式內容結構:好現象+轉折詞+問題+影響+亮明觀點。

(五)引言式的內容結構:名言引入+(闡述解釋)+過渡分析+亮明觀點,其中名言引用的過渡粘連十分重要;名言一定與相關話題貼切;一般放在段首,以一兩句為宜,三句組成排比。

三、寫作示範

(一)歸納概括式

海派文化發源地之一的上海徐彙區,用深厚的文化滋養市民溫暖社區,彰顯了城市特色,打造了城市名片;地處太行山的樓上村憑藉地理位置和文化遺產,打造了旅遊東太行景區,更實現了脫貧致富;全國首創“公辦圖書館+”的合作模式的江陰市,讓城市成為了一個大書房,實現了文化惠民,傳播了社會文明……可見,文化不僅是一道風景,更是一種力量。

(二)排比式

古往今來,許多有作為的“官”都以關心百姓疾苦為己任。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從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到于謙的“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說明心無百姓莫為“官”。

(三)案例式

2017年夏天燃爆銀幕的《戰狼2》,人們從中感受到了“現象級”國產大片刷新票房紀錄的成功秘訣……近年來,類似的優質文化產品層出不窮,創造力、傳播力、影響力大幅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呈現繁榮興盛的生動景象。然而,文化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引來大量資本的跟風投入、文化企業的盲目多元化引發文化產業重量不重質的問題。正如喬布斯所言:“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但做到了,就會創造奇蹟”。

(四)轉折遞進式

我國文化建設近年來呈現一片繁榮發展的景象,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大幅提升。然而,文化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引來了大量資本的跟風投入,導致出現重量不重質等問題的發生。正如喬布斯所言:“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但做到了,就會創造奇蹟”。因此,要簡單化,迴歸初心,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創造文化產業新的奇蹟。

(五)引言式

敬教勸學,強國之基。教育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育不僅僅是傳播知識,讓人們暢遊在知識的海洋,更為重要的是立德樹人,浸潤心田,喚醒人格心靈。正如馬克思所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因此,教育應迴歸本真,實現真正的教育。

希望可以幫到您,方便的話加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