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剌子模截殺蒙古使者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改變?

大飛村長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節到花剌子模王國,締結通商貿易協定。成吉思汗按協定派出使臣與商隊450人,500頭駱駝,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與商品前往通商。至訛答剌總督亦難出見財起意,誣指商隊為間諜,上報皇帝屠殺之,侵吞商品與駱駝。成吉思汗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斷貿易,爭取和平解決,派出使臣,致書摩訶末責其背信棄義,要求交出兇手。摩訶末拒絕要求並殺死正使,剃光兩位副使鬍鬚,押送出境 。成吉思汗大怒,親自謀征討花剌子模之事。蒙古大軍的西征,縱橫歐亞大陸,飲馬多瑙河畔,如入無人之境。但在蒙古大軍西征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影響深遠,深刻的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一、對西方宗教觀的影響: 在世界征服史上, 蒙古西征的規模是空前的。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 蒙古騎兵的鐵蹄掃蕩了歐亞廣大地區, 使這一地區受到一次東方文明的巨大沖擊, 它在客觀上起到了傳播東方文化的作用。當蒙古人入侵西方時,歐洲正處於中世紀的末期,是一個科學成為神學婢女的矇昧時代,在歷史上我們有時會稱之為“黑暗的中世紀”。此時的歐洲完全陷於基督教的藩籬,羅馬教皇把持人世間的一切,封建神學充斥著整個社會。人們的思想受到了禁錮,扼殺了人們的創造性和靈性,窒息了一切自由的空氣,人們過的是驢子似的僧侶的生活。而蒙古人的西征對打破這種局面是有一定作用的。

二、對西方科技發展的影響:在西征過程中,有大批漢、契丹等民族的中國人隨軍西行,這些人有很多是工匠、醫生、科學家, 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了西方科技飛躍式的發展。中國的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如雕版印刷術、火藥等也在這一時期傳入俄羅斯。1125年,指南針開始被用於航海——這顯然是阿拉伯商人來到中國學會使用這種儀器並將其傳入歐洲的。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手稿》中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三、對西方人思想的影響:蒙古西征軍事上給西方造成了摧毀性的打擊,可以說讓西方人在一夜之間開始轉變了看待世界的目光,先進的科學成果、科學技術、先進的思想,令西方人追逐的暴利商品不斷通過中亞阿拉伯世界湧入歐洲,影響和改變了歐洲人的思想和生活,激發了歐洲人主觀上對東方的好奇和探險的巨大欲望和渴求,當西方的航海、交通技術漸趨發達之後,這種慾望便迫不及待的展示了出來。從15世紀起,歐洲的許多航海家都開始向茫茫未知的大海進軍。這一系列的冒險導致了後來新航路的開闢,也即地理大發現。但我們仍然可以追溯,曾視東方為猛虎蠻邦的西方人何以要不懈地去渴望到達東方,其中,蒙古西征的痕跡仍清晰可見。

四、總結:在中世紀這一整體保守的格局中,唯獨西方是個例外。只有西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出現了以新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文明。這一新文明立即表現出自身的優越性,不僅傳入歐亞大陸,而且傳遍全球。„„蒙古西征的毀滅性衝擊是形成西方這種獨特性的原因所在:它埋葬了古典文明,讓新觀念和新制度得以生根、成長。 綜上,我們可以說,由於蒙古強大的軍事打擊,震撼了西方人的思想,推動了歐洲軍事和宗教文化方面的改革,中國先進發明技術的傳入,促進了歐洲科技的進步,因此我們可以說歐洲國家擺脫封建桎梏和教會統治,走上資本主義侵略擴張的道路,一定意義上受到了蒙古西征的影響。


趣解囧說


花剌子模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一帶。古籍中被寫作“火尋”。在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上響噹噹的強大帝國。然而在蒙古時代到來之際,也就是花剌子模最強盛、最繁華的時期,這個盛極一時的大國卻毀滅於成吉思汗的鐵蹄之下。

招致這場亡國滅種之災的是花剌子模帝國的一代雄主蘇丹摩訶末大帝,他在位期間對周邊國家大搞“雖遠必誅”,不僅將周邊小國囊括於麾下,而且還徹底使帝國擺脫了來自“異教徒”——西遼王朝的政治指導,使花剌子模正式崛起為“世界強國”。所以摩訶末大帝被國民們驕傲地稱為“世界征服者”。

但是,花剌子模帝國強大的表象之下,卻是四分五裂的事實: 由於摩訶末大帝的窮兵黷武,之前被征服的土地,如波斯和阿富汗等地仍然處於叛服無常的狀態,所謂的麾下四十萬大軍則至少有一半在這些地方分散著,執行著維穩工作。

在花剌子模帝國朝廷的內部也是矛盾重重。摩訶末大帝的母親禿兒罕太后是個十分專斷的女性,她倚仗著兒子的孝順和自身的功績(曾經單獨面負擔過西遼王朝的外交)在國中說一不二。以至於軍中將領大部分都是屬於土兒罕太后家族的武士,也就是欽察人。更糟糕的是,由於長孫扎蘭丁王子沒有欽察血統,所以她就十分的偏愛有著欽察血統的幼孫兀思剌黑王子,並要求兒子摩訶末大帝廢長立幼,為此花剌子模帝國的朝廷至少分裂為三個派系:扎蘭丁王子派;兀思拉黑王子派(基本上有欽察人組成);騎牆派。各派系彼之間一直明爭暗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白熱化的時候,禿兒罕太后的侄子,貪婪殘忍的訛答剌城主海兒汗(《元史》記載其名為哈只兒只蘭禿)又擅自以“特務”的罪名屠殺了四百多名由成吉思汗派出的蒙古商隊和使臣,從而引發了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


波斯細密畫,成吉思汗和他的兒子們。

二次元文化中的花剌子模末帝,扎蘭丁王子。他的勇氣使敵人,也就是成吉思汗都十分敬重。

其實蒙古當時是萬事草創,而成吉思汗只是一門心思的想辦法搞錢來養兵,好跟南方的金國打仗。所以一直在向花剌子模帝國示好,目的是開通商貿,多掙點錢。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曾經寫信給摩訶末,表示尊敬與問候。信中寫到:

" 摩訶末可汗你統治日落地方,我(成吉思汗)統治日升地方 "。

雖然成吉思汗派出了商隊,希望進行貿易。 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摩訶末大帝不認為和蒙古的貿易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而海兒汗則乾脆對這些商人和使臣幹起了殺人越貨的勾當。於是正在中原和金國苦戰的成吉思汗在得知消息之後立刻把戰事交付結義兄弟木華黎,自己則親自率二十萬大軍征討花剌子模帝國。

戰爭的具體細節不用在此多講,蒙古的鐵蹄踏碎了花剌子模帝國的千秋大夢,不僅由禿兒罕太后遙控的欽察將軍們一敗再敗,那些曾經被摩訶末大帝虐待的諸侯、前王族也紛紛響應蒙古人的到來,比如《元史•賽典赤瞻思丁列傳》中記載:

“賽典赤·贍思丁,……回回人,太祖西征,贍思丁率千騎以文豹白鶻迎降,命入宿衛,從征伐,以賽典赤(聖裔)呼之而不名。”

這位贍思丁就是前為不花刺(布哈拉)的王子,降蒙古後被封為咸陽王。正是這些人的加入使蒙古人的鐵騎在西亞更加橫行無忌,而慘遭血洗的花剌子模帝國只是第一個犧牲者。

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1226A.D.,花剌子模餘部殺至當時的第比利斯城(據說是有十二萬居民的都會)。為讓人們皈依伊斯蘭教,他們將基督教聖物放置於庫拉河的一座橋上,命人們到橋上來,衝聖物吐唾沫。不服從者當即被斬首,頭顱落入庫拉河中。據說第比利斯有十萬人因此送命。



成吉思汗的西征使他發現西亞的繁榮和孱弱都遠遠超過中原的金國、西夏,如果真的想成就一番大業,那西亞將是蒙古人取之不盡的金庫。於是此後蒙古人在兩代人的時間內又發動了兩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由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及拔都(朮赤之子)統帥,蒙古軍隊攻陷了俄羅斯、基輔羅斯這些東歐地區的主要邦國,並在波蘭李格尼茲打敗日耳曼騎士聯盟;

第三次西征,則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旭烈兀汗統帥,在蒙古憲宗八年(宋寶祐六年,1258A.D.)旭烈兀汗攻佔了(報答)巴格達,在那個寒冷的殘冬(二月十日),蒙古人將這座五百年曆史的帝都洗劫一空。阿拔斯朝末帝海里飛穆斯塔法被亂馬踩死。與大唐並起,曾經盛極一時的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滅亡。

細密畫中的蒙古君臣。


花剌子模君臣擅殺蒙古商隊、使臣的暴行不僅讓自身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正式開啟了蒙古時代的到來。

蒙古時代的到來是中世紀崩潰的開始,東西方的文化、技術的交流和多元民族的融合逐漸的瓦解了中世紀歐洲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也讓東方古老的絲綢之路迴光返照。而從今後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角落會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世外桃源,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無論是榮辱抑或是功過,其實大多始於蒙古時代。

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八百年前在花剌子模帝國的那一次對蒙古商隊和使臣屠殺。


陳大舍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就是假如花剌子模沒有截殺蒙古使者會怎麼樣?

如果當時蒙古與西方通商一切正常,沒有發生截殺蒙古使者的事情。那麼成吉思汗的西征就不會發生,或者說不會這麼早發生。這從截殺商團後成吉思汗選擇息事寧人的處理方式和在開始進攻花剌子模前在蒙古帝國內的一系列安排能夠看出成吉思汗其實本無意攻略西方。

如果成吉思汗不進攻花剌子模。

東方帝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西遼(處於征伐花剌子模的必經之路上)就不會那麼早滅亡。金朝不會獲得短暫的喘息機會,可能早就被他們的世仇在成吉思汗的時候就會被消滅而不用等到窩闊臺時期。西夏因為其多次的出爾反爾,惹惱了成吉思汗才有了之後的六徵西夏。而沒有花剌子模事件,蒙古帝國就不會對西遼動手,也就不會出現西夏忤逆成吉思汗的情況。在當時蒙古帝國的態度中,應該是有意思拉攏西夏成為自己的附庸國。當然按照蒙古帝國的特性西夏的滅亡也是必然的。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南宋。蒙宋之間將早早進入戰略對峙時期。而未曾征服西方回回人的蒙古帝國依舊是野戰無敵,攻城弱手(蒙古帝國在政府西方各國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先進的攻城器械)。於是,結果就是蒙古無法輕易跨國長江攻滅南宋,南宋也無力北上恢復中原。這樣的戰略對峙,將使蒙古帝國無暇西顧而止步於南方的縱橫水道之中。依照中原文化的強盛,以及蒙古帝國所佔領的廣大北方地區,很可能會在蒙古貴族之中出現一些傾向漢化的貴族,使得這個民族中一部分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按照遊牧民族的特性,蒙古帝國很可能會自行分裂為幾個勢力,互相攻訐,走上北魏的老路。這時候南宋如果存在有識之士必然會選擇北伐,恢復中華。不然,就只能等到北方漢化後的蒙古政權,協新勝之資攻滅南宋。

西方帝國。當時存在於中、西亞之間的主要是阿拉伯人的帝國和突厥人的帝國。如果沒有遇到蒙古帝國將整個中、西亞的全盤勢力重新洗牌,這樣的局勢可能還會維持很長時間。也就不會出現建立在廢墟上面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也就不會出現帖木兒汗國,那麼帖木兒的兒子就不會進入印度建立莫臥兒汗國。西方的近代史也必將走向一個不同的方向。

至少東西方的大規模交流必將減少延後,程度也不會這麼深刻。


極簡生活主義研究室


1218年成吉思汗按協定派出使臣與商隊450人,500頭駱駝,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與商品前往花剌子模通商,當這些使者和商人抵達其管轄區訛打剌時,訛打剌守將指責他們是成吉思汗的間諜,把他們殺了。

成吉思汗十分忿怒並要求賠償,但遭到拒絕。盛怒之下的成吉思汗發兵20萬攻打花喇子模,花喇子模有40萬軍隊,但不是蒙古軍的對手,蒙古大軍在玉龍傑赤城7天屠殺120萬人,橫掃俄羅斯和烏克蘭,最遠打下了基輔,收編40萬軍隊,奪取了大片土地,這就是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歷時5年。

1236年第二次西征是成吉思汗的徒子徒孫發動的,當時成吉思汗已經死了,由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僅僅2個月的時間,15萬蒙古軍消滅了60萬的歐洲各國聯軍,所向披靡,擒殺聯軍統帥亨利二世,攻陷匈牙利、俄羅斯,殺到奧地利、匈牙利,歷時6年。

1251年木剌夷國對蒙古既不肯稱臣,也不朝貢。蒙哥為懲罰它,殺一儆百,派其皇弟旭烈兀擔任統帥,率領10萬大軍佔領了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木剌夷國及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歷時2年,這就是旭烈兀西征,亦稱第三次西征。

蒙古人殺了很多人,中國直接死於蒙古人屠殺的有6700萬,連同中亞西亞和東歐約2億人,空前絕後的大屠殺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但是,最大的危害是蒙古人毀滅了中亞文明。中亞是亞洲歐洲文明交匯中心,文明程度比較發達,經過蒙古人的殺戮,至今也沒能恢復起來,阿拉伯文明、俄羅斯文明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阿拉伯文明在中世紀比歐洲文明還要發達很多,但經過蒙古人的殺戮,從此一蹶不振,至今還是四分五裂;俄羅斯文明原來和歐洲其他國家文化程度相似,但經過蒙古人200多年的統治,發展程度遠遠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到了近代現代還是不如歐洲其他國家,中國受蒙古統治時間不足100年,雖然被殺的人最多,但文明受傷害最小,到了明朝便迅速恢復了一部分中華文明。(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想多了,沒什麼影響,世界還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並沒有因為蒙古這個么蛾子而發生什麼改變。

現代人總是因為蒙古打到了歐洲而對蒙古高看一眼,實際上是怎麼回事?首先,蒙古西征,最遠才打到多瑙河一帶,不僅連文明的核心都沒接觸到,連布達佩斯都沒打下來。蒙古至多也就是虐了虐東歐的蠻子罷了,而且蒙古的騎兵戰術被歐洲人熟悉之後,就沒啥卵用了。

其次,蒙古人還需要來自中亞和歐洲的軍事技術來加強自身,最典型的比如說鎖子甲、回回炮等,都是蒙古從歐洲引進的軍事產品。與此同時,來自於中亞、西亞的那種也被蒙古人引入東亞。其實原因很簡單,古典中國一直沒有一套完善的馬匹育種制度,包括蒙古馬在內的本土馬匹,基本都是矮小的那種,跟中亞、西亞的高頭大馬相比就是驢子。而重騎兵需要個頭大、力量大的馬種,所以來自於中亞、西亞的馬匹和育種技術就成了寶貝疙瘩,因為蒙古重騎兵的編制佔了五分之二,蒙古馬太小,馱不動重騎兵,更何況人馬具甲了。

再者,蒙古在漢化前,其封建色彩很濃,而且蒙古西征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那種封建國家,所以很多地方領主都選擇投降稱臣。蒙古對於他們的管理也很寬鬆,只要繳納賦稅並尊重大汗的權威,並且貢獻工匠、僕從軍,就可以繼續維持自治。

最後,蒙古西征對歐洲文明、或者是對世界文明有什麼影響?答案是沒有,其對歐洲造成的恐慌,還不如奧斯曼人的武功。畢竟奧斯曼人幹翻了歐洲多個騎士團,還差點就攻克了維也納,連號稱永不陷落的君士坦丁堡都成了奧斯曼人的新首都。

另外,歐洲文明的核心是質疑、思考、論證、創新,真理並不具有權威的地位,隨時都能被質疑並被推翻。這就是為什麼黑暗的中世紀自然科學會蓬勃發展,這也是為什麼歐洲才會有科學革命,才會有文藝復興。而中國傳統文明是崇拜,是對君主的無條件崇拜,是對權威的無條件崇拜,真理有著至高而上的權威,不允許被質疑,更不允許有人有獨立的思想,只要會重複“聖人”的屁話即可。所以,古典中國越來越僵化,而歐洲才會有發展的活力。可惜,蒙古人並沒有改變這一現象,蒙古人並沒有讓歐洲文明變成權威崇拜,也沒有讓古典中國文明學會質疑和思考,學會論證去推翻權威。

所以,蒙古人並沒有改變世界,而且別把蒙古人想的太厲害,元朝漢化蒙古人和漢人都差不多,都成了臭老九。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花剌子模截殺蒙古使者,致使成吉思汗發怒,決心攻打花剌子模,經過幾年消耗戰,花剌子模終於被成吉思汗滅掉,花剌子模的俘虜,成為蒙古的軍隊的打頭兵,攻打歐洲,還有攻打埃及,花剌子模的士兵都幾下汗馬功勞!所以花剌子模劫殺蒙古使者,使得蒙古騎兵開始了兼併侵略的步伐,後來蒙古帝國成為世界第一面積的超級帝國!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能夠喜歡,謝謝!


翠樓看天下


要說對世界帶來什麼改變,那可能這個課題簡直就放得大了。首先由這個事件引發了世界尤其是亞歐的版圖產生的巨大的變化,其次給廣大土地上生活的各教派、各族的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人存亂世,生不如狗啊。蒙古人屠城那是老幼不留的,被征服的地區有什麼樣的慘狀,可想而知。

其他的,由於這個事件開端,使得蒙古人打通了整個絲綢之路,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做到的,使得東西方貿易得到了便利,但這其中有多少橫徵暴斂,也是不足細說的。

最後要說一說,惟武功論這種看待歷史的方法不可取。亞歷山大、漢尼拔、拿破崙、成吉思汗、拔都等所謂的軍事家,軍事奇才其實統治所征服地域的時間都不長,而且這些人的戰爭,當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由讓人想起“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古話來。

有點偏離主題了。罷筆。

謝謝!


白玉飛豬671


弊,成吉思汗及其後代組織了三次西征,蒙古的鐵騎踏遍了包括烏拉爾山脈,東歐平原,波羅的海沿岸,亞平寧半島,阿拉伯半島,恆河流域在內的大片的土地,征服了包括中亞,西亞,東歐,乃至西歐幾乎所有的勁敵,就連當時俄羅斯民族的祖先都成了蒙古人的奴隸,蒙古鐵騎直逼波蘭境內,黑海沿岸的國家幾乎亡國滅種。就連雄霸一時的拜占庭帝國也受到了蒙古鐵騎的衝擊。西亞伊斯蘭世界全都淪陷於蒙古鐵騎之下。

蒙古鐵騎毀滅世界的能力是史無前例的,蒙古帝國的西征讓世界總人口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一些西亞的古代文明幾乎全都毀在了蒙古的鐵騎之下,古代巴比倫留下的兩千多年的水利灌溉設施,被毀於一旦,直接導致了當地氣候的變化,形成了嚴重的荒漠化世界。這對當地的農業系統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直接導致了人口的銳減。蒙古鐵騎西征期間,所到之地,基本都是屠城,屠村,實施慘無人道的種族屠殺行為,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毀滅性的打擊。

利,蒙古帝國控制下的東西方廣大地區內,有兩個文化中心,一個是中亞古伊朗文明的伊斯蘭文化中心,一個是中原黃河流域的漢文化中心,在蒙古大軍的三次西征之後,這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中心展開了廣泛的交流。這個時期很多西域人自願或者被迫來到中土,西域人的東遷正如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所說:“但在今天,許多真主的信徒已朝那邊邁步,抵達極遙遠的東方國家,在那裡成家,以至多不勝數。”這些東遷的西域人與當時的女真人、西夏人、南宋人、蒙古人等相互交流、影響,促進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蒙古帝國時期,阿拉伯地區的天文、數學、醫藥、建築、藝術等傳入中國,中國的歷史、算數、製圖、醫學和藝術等成就,也通過阿拉伯人廣泛地傳播到西方,這些都為世界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蒙古帝國時期,歐洲的商人、使節、遊人來東方的很多,同時,蒙古帝國也派遣使節、商隊至歐洲活動。在西征時隨著蒙古軍隊的有蒙古人、漢人、欽察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西至歐洲,也有因西征而東遷的不同民族的人,這種遷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殘酷的,但正是她們的遷徙擴大了東亞和歐洲之間的聯繫,促進了東西方文化技術的交流。





同學請認真聽講


也許改變了整個世界進程!當時的成吉思汗主要進攻目標應該是放在金國上。但花拉子模愚蠢的行為點燃了有仇必報的蒙古人復仇的火焰!把自己變成了頭號靶子!也許他們不招惹成吉思汗他會和金國纏鬥很久,然後是西夏或者宋!也許成吉思汗把自己熬死了也沒計劃西征!即使沒有假設!所以歷史還是沿著最血腥的方向走了下去!


幽明斗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