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個版本更為可信?

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據傳為建文帝逃亡後所作,真實性尚待考證)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個版本更為可信?

恭閔惠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正統五年,有僧自雲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聞於朝。按問,乃鈞州人楊行祥,年已九十餘,下獄,閱四月死。同謀僧十二人,皆戍遼東。自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正德、萬曆、崇禎間,諸臣請續封帝后,及加廟諡,皆下部議,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詔廷臣集議,追諡曰恭閔惠皇帝。

——《明史▪卷四▪本紀第四》

上面是《明史》中對建文帝朱允炆的記載,在靖難之役中他的生死一直是個謎,也引發了後人的無限遐想與追尋。對於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到底死沒死這個問題,後世的說法無外乎兩種,死於大火或者逃出生天隱姓埋名。那麼這兩種觀點誰更為可信?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個版本更為可信?

建文帝朱允炆

從正史中看,建文帝應該是死於大火的。但問題是史書中並沒有寫清楚建文帝的陵寢在哪?朱允炆好歹是明朝的正統皇帝,死後不應該沒有歸屬,就算不入皇家陵墓,也應該有一個具體處所,但可惜的是,清康熙年間張廷玉等人編纂的《明史》並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

在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依然沒有說朱允炆的墳墓在哪。這樣的話就很奇怪,人明明死了,卻沒有墳墓,而且是一個皇帝,這讓人不僅產生聯想。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應該說清楚朱允炆的墳墓。一來安撫人心,二來彰顯仁德,但不知道朱棣是不是太膨脹,官宣建文帝已死,卻連墳墓都沒有一個,是在讓人費解。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個版本更為可信?

在來說民間謠傳。"正統五年,有僧自雲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這又是一條很勁爆的消息,有人看到建文帝了。我想,無論誰是朱棣,聽到這個消息,心裡怕都是不安穩的吧。

明成祖接下來的反應也很正常,要麼抓起來,要麼殺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朱棣心中也是沒底,他要是篤信建文帝朱允炆已死,想必也不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分析到這,問題已經很明朗了,建文帝死沒死,大家心中也有了底兒。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個版本更為可信?

影視劇中朱允炆的形象

但是,不少史料中記載"自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我個人覺得這應該杜撰出來的傳說。試想一下,建文帝好不容易金蟬脫殼,逃出生天,他叔叔都說他已經死了,他自己還蹦出來滿天下溜達,還讓別人知道,這也不符合常理啊。要知道,朱棣攻破京城之後,大肆清洗,迅速鞏固了權位,朱允炆能夠翻盤的機會幾乎為零,朱允炆既然逃出去了就絕沒有在跑出來送死的道理,而且從時間跨度上來看,也很容易產生創造謠言的機會。

所以,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應該是成功逃了出去並且從此隱姓埋名,消失於世人眼前,但關於那些建文帝出家為僧四處遊歷的說法在我看來純屬無稽之談,不過是杜撰出來的民間謠言罷了,聽聽即可,不足為信。

對於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的結局,您是如何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喲

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個版本更為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