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大省”浙江:杭寧溫三大城市齊為民企發展“撐腰”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後,“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的“鐵三角”杭州、寧波、溫州三大城市連續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撐腰”。

11月13日上午,溫州舉行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暨銀企(項)對接簽約會,就進一步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和促進作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展開政、企、銀三方座談,助力溫州加快打造新時代“兩個健康”(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先行區,促進民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是“民營經濟發展風向標”溫州一週內,繼“2018世界溫州人大會”後第二次召開事關當地民營經濟發展的重量級會議。

浙江的兩大副省級城市杭州與寧波,也分別在11月9日和12日召開關於全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大會,併發布相應政策舉措,從政務服務、營商環境、投資保護、金融支持等方面扶企助企。其中,省會杭州還提出爭創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浙江發展能有今天的成就,民營經濟居功至偉,民營企業家居功至偉。民營經濟強則浙江強,民營企業好則浙江好。”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企座談會的次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時代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上表示,不管經濟發展到什麼程度、轉型到什麼程度,民營經濟始終是浙江經濟的主力軍,是浙江形象的金名片,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資源和最大優勢;民營企業家始終是浙江最寶貴的財富。

“鐵三角”城市齊發聲

公開資料顯示,民營經濟在浙江經濟中的作用可概括為“56789”:創造全省56%的稅收、65%的生產總值、77%的外貿出口、80%的就業崗位、90%的新增就業。在不久前發佈的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民企佔近1/5,連續20年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浙江“鐵三角”城市的杭州、寧波、溫州,其經濟社會轉型亦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助推和支撐。據統計,去年杭州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561億元,佔GDP的60.2%;寧波民營經濟對當地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同樣超過60%,全市95%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企業,90%的研發經費來自民營企業;素有“民營經濟發源地”的溫州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共有市場主體95萬家,相當於每十個溫州人中就一個老闆,同時民營經濟佔當地工業產值的95%以上,佔財政收入的70%以上。

“溫州人是改革發展的探路者、市場經濟的先行者、走向全球的引領者、創業創新的示範者和甌越文化的傳承者。”在11月9日召開的2018世界溫州人大會上,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高度肯定了溫州人之於溫州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他指出,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就是要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在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機制、制度、具體政策措施上進行有效創新,為“溫州模式”賦予新的內涵、注入新的活力,重塑全國民營經濟“新標杆”。

區別溫州“重塑新標杆”的目標,杭州則以一場高規格的“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暨爭創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動員大會”,提出“續寫民營經濟發展新輝煌”。

據《杭州日報》報道,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肩負新使命、扛起新擔當,爭創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要堅定信心、積極作為,著力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營造透明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成本適宜的產業發展環境、充滿活力的創業創新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和舒適宜居的生態人文環境。

力爭將“民營經濟發展得更強大”的寧波則提出要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

“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驅動科技創新的主引擎、擴大對外開放的動力源、增進民生福祉的助推器。”據《寧波日報》報道,在12日下午召開的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指出,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我們自己人,當作振興寧波、再創輝煌的重要力量;以務實的作風、實際的行動幫扶民營企業、服務民營企業,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成焦點

作為重量級會議的配套“組合拳”,杭州、寧波、溫州分別於會中或會前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助力民企發展的重磅舉措。

澎湃新聞注意到,杭州和寧波主要圍繞簡流程、壓時限、提效率、優服務,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分別提出28條和80條具體措施。溫州則除營商環境外,還從產業發展扶持、金融科技支持、人才土地支撐、市場準入等九個方面入手,推出當地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系統、力度最大的41條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80條相關政策。

如金融支持政策包括明確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差別化監管機制;提高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對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容忍度可比平均貸款不良率容忍度高出2個百分點。關愛企業家方面,提出建立企業和企業家創新容錯免責機制,做好規範企業柔性執法工作,實行執法事項提示、輕微問題告誡、共性問題約見、違法行為糾錯等制度等。

此外,溫州還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中,要求建立常態化“理舊賬”制度。依法依規及時解決民營企業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寧波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則在簡化企業辦事程序、壓縮企業辦事時間、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健全營商法治保障、優化政務服務體系上均有新動作。如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方面直接取消審批7項、合併辦理6項、取消審批前置條件3項,對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實施即時辦理制度;跨境貿易方面,要求年底前主要申報業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應用率達到100%,貨物進口無紙化申報比例超過95%。

“此次出臺的《意見》,是目前國內比較完整對標世界銀行評價標準的優化營商環境綜合性政策意見,突出了政策的‘集成+創新’。”《寧波日報》12日的報道指出,《意見》中共有創新舉措49條,佔條文內容的61%。

杭州出臺的《關於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圍繞打造一流的政務服務、投資貿易、產業發展、創業創新、生態人文和法治環境,提出深化“多證合一、證照聯辦”商事制度改革,落實民間資本准入平等待遇,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減少企業用能報裝約束,降低企業用地、稅費、運營、融資成本,打造全國社會信用體系標杆城市等具體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