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智能鎖行業的下半場該怎麼走?

冷思考|智能鎖行業的下半場該怎麼走?

中國智能鎖行業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特別是2015年以後,智能鎖企業數量、產品品質、產銷量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據全國鎖具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智能鎖產銷量為200萬套,2016年為350萬套,2017年為800萬套,2018年上半年完成了2017年全年的產銷量,達到了837萬套。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背後,人們不斷的幻想著未來千億市場的想象空間。但有人質疑,未來的智能鎖市場真會達到千億級嗎?母庸質疑,市場蛋糕確實很大,可不是現在,未來五年也未必見得會達到千億級。即便如此,湧進來的企業還是多如牛毛。因此,門鎖君不禁要問:做智能鎖的你們,現在都掙錢了嗎?

此外,筆者還要問:有的企業說自己的年銷量已突破30萬套、50萬套,甚至有的聲稱已突破100萬套?面對這些如此好看的數字,你真的相信了嗎?難道這些數字沒有水分嗎?答案是肯定,甚至有的水分很大。當然不可否認,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企業產銷量確實已接近50萬套。

前不久筆者走訪了北京的一個智能鎖經銷商,他對筆者說:

現在行業吹噓的成分太大了,有的企業說年銷量幾十萬套,真正能到消費者手上的也就幾萬套,很多的貨都壓在了經銷商、代理商手上了。最近筆者又聽說中山的某個企業在招商的時候,對潛在的經銷商說自己的月產銷量已突破10萬套,但大多經銷商仍持懷疑的態度。為此,門鎖君認為智能鎖的春天還遠未到來。

針對這些行業現狀,筆者想談幾點看法:一,小企業、小品牌活得真的很苦。按全國鎖具信息中心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全國智能鎖產銷量突破837萬套,但TOP20產銷量佔到了全行業65%,也就是說上半年TOP20的產銷量達到了540萬套以上,平均每個品牌的產銷量為27萬套,這個數字看起來確實很樂觀。但剩下的2000多個品牌的產銷量只有320多萬套,這個數據對於小企業來說很悲催,意味著說小企業、小品牌上半年的平均產銷量不足1500套,月平均銷量不足300。因此,小企業、小品牌活得很苦,它們可能等不到市場產值達到千億級的時候,就已經被淘汰。

當然,TOP20 裡有有些企業的出貨量是靠OEM或者ODM來的,所以我們還要反思一個問題:2018年上半年837萬套智能鎖,有多少套到了用戶手中?

二、大品牌、跨界品牌給小品牌、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已經很小。從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來看,銷量靠前的不外乎凱迪仕、德施曼、三星、鹿客、綠米、智家人等一些在業內有一定知名的品牌;此外,海爾,以及最近剛上市的聯想、360智能門鎖ORVIBO、京東自有品牌京造等跨界品牌在線上的銷量也不容小覷。

當然,這些企業賣得好是有原因的,首先產品是第一要素,就算在功能上有些雷同,但至少在外觀上有一定的差異化;其次,捨得投入大筆經費用於推廣,據悉在電商平臺排列越靠前,廣告費就越貴(具體費用,大家都心知肚明),此外,在電視、網絡、新媒體等渠道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大企業、大品牌在產品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在推廣上大手筆投入,而小企業沒有這個實力,生存空間便會越來越小。

前不久有個經銷商對門鎖君說:“凱迪仕、德施曼、亞太天能、飛利浦、科裕、智家人等各大品牌都在各種平臺投放大量的廣告,而我代理的這個品牌基本上沒有任何聲音,你能不能向我們公司老闆提議,讓他們也做做廣告。”

我說:“廣告很重要嗎?”經銷商說:“前幾天有個老太太來買智能鎖,首先問我你這個鎖是在央視打廣告的xxx品牌嗎?我說不是,人家很失望地走了,所以我覺得,做廣告很有必要。”由此可見,酒香不拍巷子深的年代已過去,推廣同樣很重要,但是這個行業裡有幾個企業能燒得錢起去推廣呢?有多少能像凱迪仕、德施曼、亞太天能、因特等一樣在高鐵、央視、網絡、新媒體,以及地鐵和高鐵車廂等渠道投放轟炸式的廣告?

因此,有人又要問了,智能鎖行業的未來究竟在哪裡?行業的洗牌是否會提前到來?智能鎖行業的下半場該怎麼走?

首先,企業的產品線如何佈局?有的企業一兩款產品就能打天下,聯想、360智能門鎖ORVIBO、京造、鹿客等僅有一兩款產品,但銷量不錯,他們靠的是在3C、互聯網等行業積累下來的品牌知名度;但有的企業必須靠豐富的產品線才能打天下,比如凱迪仕KX是旗艦產品,K7是爆款、K8是明顯款,K5、V5等為高性價比款式。

德施曼則從品牌上來區分不同消費人群,德施曼主要面向中高端用戶,價格相對較高;小嘀則是面向年輕用戶的品牌,價格在1200-3000之間,性價比非常高,可選的產品也非常多。

亞太天能、智家人、因特、VOC、摩力等品牌在產品線是同樣是覆蓋了高中低不同檔次,金指碼也在走年輕化路線。從目前來看,走精品化、僅靠一兩款產品打天下的企業不多,而且也行不通,但全系覆蓋對企業來說成本太高。

其次,產品的價格如何定位。高性價比肯定是搶佔用戶的必殺器,但是高性價並不等於廉價。從目前來看,1500-2500的智能鎖是最受歡迎的。如今用戶越來越理性,太便宜的產品反而不敢買。所以,如何定價也很重要,既要用戶買得起,還不能使自己陷入“價格戰”的漩渦。其實,目前看來賣幾百塊錢一把智能鎖的企業就是在耍流氓,這些企業不過是為了掙快錢而已。

再次,如何差異化發展。這裡的差異化更多的是指產品上的差異化,對於用戶來說,對那些採用公版公模生產的產品,以及那些仿來仿去的產品,早已審美疲勞。功能上千篇一律,外觀上撞臉,對於用戶來說無從選擇。當然產品上的差異化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做好結構創新、功能創新,以及外觀設計上的創新。做好這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能否把自己做出的產品,冠以它一個很超前、很炫酷的概念,對於用戶來說產品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概念超前的更好賣,也就是你如何給自己的產品講好故事也很重要。

此外,智能鎖最大出貨量還是在B端市場。隨著精裝修時代的到來,智能鎖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逐漸成為各大地產商提升房產附加值的賣點之一。為此,智能鎖的初裝量近年來持續走高。甚至許多用戶接觸到智能鎖都是通過開發商初裝的鎖瞭解到的。但地產商要求非常高,首先價格要有優勢,其次質量還不能太差,再次安裝和售後必須做得好,所以很多智能鎖企業不願意接工程項目,但是量大是最大的誘惑,企業該如何平衡零售和工程項目?這需要企業從實際出發來考量。

最近筆者接觸一個專業做安裝和售後的企業負責人,據他介紹僅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工程項目的安裝和售後的接單量就已突破了30萬套,而C端的安裝量月平均卻不足300單。由此可見,目前智能鎖最大的存量仍在B端。

以上僅是筆者淺顯的看法,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