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海报

上世纪70年代,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感动了无数中国观众…… 但很多人不知道,电影《卖花姑娘》从翻译到配音,到最后洗出拷贝,仅仅用了7天时间。


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然而,人们却不了解,在那动乱年月里,这部朝鲜影片是怎样被突击译制出来的。7天里,留给翻译何鸣雁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眼看、耳听、口译,一切同步。何鸣雁永远记得在漆黑的放映室里,在一片隐隐约约的哭泣声中,自己是如何把一部朝鲜影片变成了中国观众记忆中的样子——

1972年8月的一天,突然通知她到军代表办公室去。她一眼先看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负责同志坐在那里,还面带笑容。

军代表严肃地说:“何鸣雁,长影借用你去翻译一部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你要完成好!你准备什么时候走?”何鸣雁脱口而出:“马上就走!”没有任何准备的何鸣雁就这样匆忙出了门、上了汽车。

来到长影的放映室门口,看着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何鸣雁有些不知所措。很快,有人告诉她:“里面放映的是一部名叫《卖花姑娘》的朝鲜电影,很好看,大家都在等着你翻译呢,快进去吧。”

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直到这时,何鸣雁才长出了一口气。其实,长影选择何鸣雁承担《卖花姑娘》的翻译任务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何鸣雁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的朝鲜语翻译,早在1958年,她就成功翻译了朝鲜电影《春香传》。在翻译《春香传》的过程中,何鸣雁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朝鲜语歌词译成了七律诗。电影公映后,观众非常喜欢,纷纷写信向她索取歌词文字稿,并称呼她为“何老先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何鸣雁都会笑笑,因为那时她只有26岁。

何鸣雁走进漆黑的放映室时,工作人员都已经就位,电影也已经放了一会儿。影片中的主角花妮正走在街上,举着辛辛苦苦采来的鲜花,唱着动听的《卖花歌》。何鸣雁马上走到银幕前,拿起话筒大声开始翻译《卖花姑娘》,全场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人们都沉浸在了何鸣雁描绘的故事情节中。

起初,何鸣雁只是机械地翻译,谁知翻着翻着,她渐渐走进了主人公的世界,尤其是翻译到小顺姬挨打的片段时,她已经哭得像个泪人了。何鸣雁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她要把话讲清楚,这是她的工作。

两个小时后,也就是何鸣雁被带到长影的当天,《卖花姑娘》的翻译工作便已经基本完成。但令人着急的是,尽管《卖花姑娘》的译制工作已经完成,女主人公的名字却一直不能确定。

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原来,按照朝鲜语,女主人公的名字为“花芬”,与“花粉”谐音,何鸣雁觉得不妥,没有准确体现原意。第三天早晨,她起身时忽然脑海中跳出一个“妮”字,顿时眼睛一亮:中国人对姑娘的爱称不是“妮”吗?何鸣雁飞也似的从宿舍楼跑向录音间,大声喊:“有了,有了,花妮!花妮!”译制组导演、演员一听,也高兴地跳了起来,“花妮!太棒,神译!”。

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电影《卖花姑娘》从翻译到混录,最后洗出拷贝,总共花了仅7天时间。在全国公映的时候,是全天24小时循环放映,歇人不歇片,跑片员车轮飞转,拷贝一本一本传递,哭声在神州大地此起彼伏。

获得了无数中国观众的赞许,也感动了无数中国观众,一时间《卖花姑娘》一票难求,伴随着电影主题歌《卖花了》那优美的旋律,眼前浮现出卖花女孱弱的身材和凄惨的命运,观众的眼泪像湖水决堤湍湍流淌,电影院的哭泣声此起彼伏。

一传十,十传百,不久,人们都知道了个子不高、梳着两条又黑又粗麻花辫的何鸣雁就是《卖花姑娘》的译者,人们围着她,想一睹她的风采。

那时,很多朝鲜族的老妈妈头顶着一筐土豆,只为卖上几角钱,然后买一张电影票,看一场《卖花姑娘》。如果钱不够,她们就会找到何鸣雁,让她把自己领进去,而何鸣雁总是有求必应。

《卖花姑娘》在中国引起的强烈反响令朝鲜有关部门十分惊讶,他们甚至向我国索要翻译版,研究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

电影公映一年后,何鸣雁跟随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当时有朝鲜朋友问她:“你怎么翻译得这么好?”何鸣雁笑着说:“不是我翻译得好,是你们的故事好。”

电影中主人翁花妮的悲惨命运和歌声,曾令无数观众泪湿衣襟。观众们在泪眼蒙胧中记住了银幕上的花妮,却很少有人知道花妮那饱含深情的声音来自一位叫做向隽殊的配音演员。

七十年代电影《卖花姑娘》:译制背后的故事

她为了配好《卖花姑娘》中花妮的声音,在练习时不知哭了多少遍,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感情之中。有天晚上在家里,孩子被她的哭声惊醒了,惊恐地抱住妈妈问发生了什么事,她流着眼泪对孩子说:“妈妈在练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