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從成都出發,一路盤旋而上,走了十個小時,才到了觀音橋景區。我打開手機,瀏覽一張張隨手拍下的圖片。這就是藏區,中國最為神秘的所在。

路過阿壩州的汶川縣,這裡是十年前大地震的遺址。小河依舊歡快的流淌著,旁邊的土山,沒有任何植被,令人觸目驚心。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路邊見到大禹故里的標牌,居然還搶拍了一張禹王的塑像。大禹原來是四川人,也不知是不是當地領導為了發展經濟,拉來的名人親戚。聽說,有好幾個地方在爭搶秦檜故里呢。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午飯就在路邊解決,第一次見識了粑粑菜。相當重的口味。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路過馬爾康景區,馬爾康是藏語,意思是火苗旺盛的地方。想當年,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時就路過這裡。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這個像籮筐一樣的東西就是古老的船。外面是用牛皮包住的,接口處用線縫合,看起來做工很粗糙,淺水應該還可以用,到深水區恐怕會淹死。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景區門口。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傳說中的嘉絨藏族是盛產美女的地方。可是整個馬爾康市也只有五六萬人,美女的產生的概率應該不會很高。在寨子裡逛了一圈,見到的都是老頭老太太。導遊交待了,事先沒經對方同意,是不能給人家拍照的。

這裡的窗子奇怪的很。好像用白灰畫了一個很怪的符號,看起來有藏族文字的韻味。

牆壁上也畫著神秘的符號,街道很冷清,這裡的年輕人可能都去成都打工了吧。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很喜慶的大門口。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這座寨子現在一條小河邊,聽著潺潺的流水,漫步一座小橋,流連著異域的景緻與風情。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這裡是沒有天然氣的,甚至連煤也沒有。家家戶戶的門口都堆著一大垛的劈柴。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牆壁上刷著標語,應該是六字真言吧!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房子建得都很簡單,石頭木板,很隨意地堆砌在一起。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顯然,這裡的房子沒有經過規劃。在雜亂無章中,能看到一種真實原生態。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樹上也掛了經幡。

在這裡還有一個小廣場,中間建了一座白塔。這裡應該是嘉絨藏民們舉行佛事的地方。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逼仄的小巷道,路邊堆滿了劈柴。嘉絨的美女一定喜歡身強力壯的帥哥,要能騎馬上山,還能砍柴劈柴。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原生態的建築群,除了石頭和木頭,幾乎就看不到現代化的東西。當然,這裡是通電的。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腳下的路,也是青石板鋪就的。

這樣窄窄的小路,汽車是沒法通過的。生活用的所有的東西,應該都是手提肩扛過來的。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當地人在這裡開的客棧。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很雅緻的一座小橋,可怎麼看都像是新修的。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橋下是潺潺的流水。所有的房子都是依水而建。河水應該都是雪山融化的泉水吧。

依山傍水,聽著小河歡快的流走,真的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就是這背後的大山,和腳下的潺潺流水,孕育了這個嘉絨藏族的小寨子。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這邊就有些現代化了,遊客們在這裡喝茶吃東西。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看了路標才知道,原來這裡叫卓克基土司官寨。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一個藏族的小朋友在認真地玩著他的大吊車。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路邊河對岸的白塔

走過馬爾康,嘉絨藏寨

從藏寨出來的路上,見到一棟黃色的木屋。導遊介紹,這是歌手容中爾甲為他的父母建造的。總造價要超過五百萬元。可惜了,車速太快,沒能拍下一張照片。

路過一個經幡最多的地方。花花綠綠的,很漂亮。下一站,去東嘎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