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咱們沂南縣城駐地叫界湖,為何叫界湖呢?說法不一,官面上是這樣說的:“該村西有山,東有嶺,山嶺下有大片湖窪,村處中間高地,界於湖窪之間,故名界湖。”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界湖人民路

其實老界湖街上的有年紀的可不是這個說法,現在八九十歲的人,聽他老爺爺這樣啦過:說在很久以前,這個地方僅是有幾戶人家的小村子,也沒有個村名。這天,突然有個壯漢,趕著一隻吊睛白額老虎,打村子路過。村裡人哪見過大老虎,張牙舞爪的,剛開始嚇得不敢圍跟,後來,看那老虎在壯漢面前,乖得和小兔子一樣,跟在後面老實地走,這才放下心來!嘰裡哆嗦地湊上前來。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老大倉

等仔細一問緣由,壯漢說,當今萬歲爺喜歡狩獵,要在御花園放些猛獸打著玩,這老虎是自己在花果山上抓到的,要解送到京城裡領賞。老少爺們遠遠跟在老虎腚上瞧稀罕,壯漢趕著虎一直朝西北走,走了六七里地,在西邊山的北頭一個小村邊停了下來,坐到松樹底下,問村裡人要了碗水,簡單地吃了點乾糧,四處裡找了根藤條,套在老虎脖子上,說了句:“我睡會覺,你也睡會吧,睡完了還要趕路。”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老界湖南門

等過了半晌醒來,壯漢把藤條套子解下來,扔到村邊的溝裡,繼續趕路去了。壯漢解虎的事一下子成為爆炸性新聞,四下裡哄傳開來,也讓這個小村成了古代版的網紅,時間長了就有了名字——解虎村,老虎帶套睡覺的村叫了睡虎套。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袁家大院附近

早先年村裡人都不識字,光會說不會寫。後來,解虎這個地方由於交通發達,四外莊裡不少人都過來做點生意計生活。除了交通方便,解虎這窩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好發外主戶子,不但不受坐地戶欺負,還做什麼什麼順,來一個發家一個。於是人越聚越多,成為沂汶河畔有名的大集鎮。混大了,官府那邊就要造冊管理,負責的差人就問“什麼村?”“解虎!”“哪外解,哪個虎?”“我不識字,你照乎著寫吧!”這一照乎可倒好,照乎成了“界湖”,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官府的文書、告示和史志裡。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老十字街口

過去的文書和告示查不到了,但史志還有留存:康熙十一年的《沂水縣誌》有“界湖集,縣西南八十里”字樣。道光七年版《沂水縣誌》裡說:“界湖社,距城七十里”,說明那時就早把“解虎”變成“界湖”了,老百姓反正不認識字,只要發的是那兩個音,寫成啥也不當吃不當喝,沒那個閒心和他們計較。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三皇廟

還得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讓後來的我們都識了字,有了點所謂的學問。這一有了學問,閒功夫又多,和老祖宗們大不一樣了,凡事就愛刨根問底,界湖?小汪倒不少,可也不是湖;就是有湖,和誰界?這裡又不是城際邊界?難倒是哪兩家子種地以湖為界?怎麼也弄不通、想不明,倒讓村裡有年紀了笑話了,鬱悶什麼,俺本來就是解老虎的村!

界湖原來不是“界湖”

北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