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罪孽天使》是一部很有名的女同电影,

基于新西兰上世纪50年代发生的真实案件,由《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

两位女主角都是首次触电,凯特·温丝莱特当时年仅19岁,饰演了一个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的女孩,而她与另一个问题少女的友谊最终将她们引上了谋杀之路。

其成熟的表演令人惊讶,受到评论人士一致好评。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新西兰,主角是青春期的两个女学生宝玲朱莉

宝玲总是显得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而朱莉刚刚转学到这个学校,她的父亲是一位博士,也是大学的校长,看起来落落大方,老师对朱莉也是一阵吹捧。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第一堂课上朱莉就指出了老师板书的错误,引起了宝玲的注意。

第二天同学们都在上体育课,而宝玲和朱莉坐在一边,宝玲因为小时候骨髓炎导致骨骼脆弱,朱莉有肺病,所以两个人没有参加体育锻炼。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放学后宝玲带着喜欢的歌手的唱片,路过朱莉家门口,看着朱莉扮演成公主在桥上抛洒花瓣,宝玲看的如痴如醉。

后来朱莉顽皮的弟弟弄坏了宝玲的唱片,朱莉对此感到很抱歉,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唱片赔给宝玲。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两个女生虽然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却同样喜欢文学和马里奥·兰沙浑厚迷人的歌声,两人越来越熟悉,一起在喜欢的歌手的海报下嬉笑打闹,一起在夕阳下嬉戏追逐。

她们癫狂的扔掉衣服在林中奔跑.....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有天宝玲去朱莉家玩,两人把喜欢明星的照片一张张放在烛台上,幻想着他们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宝玲提到人死后都会去天堂,而朱莉却说自己会去第四世界第四世界是朱莉幻想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她一切喜欢的东西。

朱莉来到宝玲家拜访,看着朱莉雍容华贵的样子,宝玲的家人略显局促。宝玲对于父母的粗俗感到有些自卑,明显面露不悦,而朱莉安慰的笑容看着宝玲。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假期宝玲和朱莉一家外出旅游,感受到了与原生家庭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朱莉家中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更喜欢与朱莉的父母亲近,而不是和自己毫无学识让自己深感自卑的父母。

朱莉的母亲也很喜欢宝玲,表示会像对待养女一样照顾宝玲。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朱莉的父亲要去参加学术会议母亲会一起前往,而朱莉刚刚转到这所学校,父母决定把她一个人留在学校。

被父母抛弃的朱莉十分悲伤,进入了第四世界寻求安慰,在她的带领下,宝玲也第一次领略到了第四世界,两人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逃避现实的痛苦。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好景不长,朱莉的肺病复发,在课堂上口吐鲜血。

宝玲难过不已,恨不得自己也能得病去陪伴朱莉,哀求自己的母亲收留照顾朱莉。母亲说朱莉病了,她的父母不会这么离开她的。

事实上,朱莉的父母没有改变出国的计划,而是把朱莉一个人留在了医院。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住宿在宝玲家的学生约翰某天借口借书来到宝玲的房间,说自己太冷,想到宝玲的床上取暖,未经人事的宝玲答应了约翰的请求。

熄灯后约翰对宝玲深情表白,宝玲把约翰当做自己幻想中小说里的人物,没有排斥约翰的举动。

此时宝玲的父亲突然打开灯出现在门口,约翰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宝玲反而一脸不以为然。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宝玲的父亲让约翰回自己的房间,没有指责他反而指责宝玲不知羞耻。

第二天约翰搬离宝玲家,宝玲的母亲没有弄清事实的经过就一直指责宝玲,宝玲忍不住出口顶撞,伤了母亲的痛处,母亲眼含热泪震惊不语。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宝玲与朱莉朝昔相处,似乎超越了友谊的关系,这一切被朱莉的父亲看在眼里。

他告诉了宝玲的父母,反映宝玲存在同性恋的倾向,并介绍给他们一位心理医生。

医生对宝玲的诊断是同性恋,建议父母把二人的感情扼杀在摇篮里不要进一步发展。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与朱莉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宝玲极度悲伤,甚至有了自杀的倾向。

宝玲母亲十分关心宝玲,宝玲却并不领情,只想着朱莉,两人关系越发恶劣,经常发生争吵。

宝玲偷偷的去见朱莉,朱莉安慰宝玲说,其他人都疯了,容不下他们这样思想独特的人。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此时的宝玲和朱莉有一起离开的想法。而朱莉的母亲在此时出轨,父亲又被派往外地工作,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碎。

朱莉不愿留在美国和出轨的母亲一起,更不愿意离开宝玲去往英国。父亲自顾自的安排让朱莉去南非一个人生活。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宝玲一厢情愿的认为朱莉的父母是愿意接受她的,请求母亲让自己跟随朱莉一起去南非。

宝玲的母亲当然是拒绝的,试图安慰宝玲却被宝玲推开。宝玲对母亲的恨意与日俱增,激发了宝玲心中对母亲的杀意。

宝玲变得偏执阴郁,她把这一切的不幸都归结于自己母亲的头上,她克制了悲伤的情绪,在心理酝酿更为详细的计划。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朱莉的母亲为了朱莉的身体着想,希望宝玲可以去家中住几日,缓解朱莉悲伤的情绪。

宝玲的母亲尽管十分不愿意,为了宝玲不得不做出妥协。宝玲来到朱莉家,把自己的弑母的计划告诉了朱莉,只要制造一起意外,每天都有人死亡不用十分难过。

看着眼前镇定的宝玲朱莉深受震撼,不自觉的留下眼泪。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宝玲回到家中假装乖巧,但心里对母亲的恨意越发浓烈,决定用砖块在森林里制造意外砸死母亲。

计划实施的当天,两个女孩在宝玲的房间冷静的计划一切。餐桌上依旧谈笑风生,饭后邀请宝玲的母亲一同出游。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母亲看着宝玲的情绪好转也十分高兴,打扮的十分漂亮一同出游。

下了车母亲想先吃点下午茶,看着盘子里最后一块蛋糕有些犹豫,她怕破坏身材。而宝玲看着母亲像是看着将死之人一样,劝她吃下这最后一块蛋糕。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下午茶后,三人向密林深处走去,朱莉丢下一块宝石,吸引宝玲的母亲低头去捡。

宝玲在身后用丝袜包起的砖头狠狠的砸向母亲的头,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两个女孩将宝玲的母亲活活打死。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在杀害了宝玲母亲后,两个女孩因为年龄均未成年所以未获刑,但是法律规定:她们今生不得再见,再见之日即是被捕之时。

这个结局有些残酷而讽刺,宝玲杀害母亲的动机恰恰是为了和茱莉在一起,结果她们一生远隔千里,再也未能相见。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影片对两个女孩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细致而丰满。

十几岁的宝玲和茱莉关系亲密无间,但比起普通的“闺蜜”,她们的关系似乎更暧昧。很难界定两人是否是同性恋,还是在当时的年代两人彼此都不满世俗的禁锢做出反抗。

电影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二人偏恋人般的彼此迷恋,但又可归结为她们对幻想世界的沉迷以至不可自拔。

我们无法猜测几十年前的那个遥远国度中两个陌生女孩的关系,也无法知道她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电影上映之后,尘封的档案被翻出,记者凭着敏感的职业嗅觉急着挖掘这两个女孩的消息。

结果他们发现茱莉已成为英国畅销的犯罪小说作家,即拥有百万读者的新西兰籍作家安·佩里(Anne Perry),曾出版歌德式神秘小说《海伦公园刽子手》、《兽医法则》等作品。

1994年,英国小说家安·佩里在《今天》的节目访谈里直率地谈到40年前发生的事件。

在1997年,才终于找到宝玲的踪迹,她在一座农场办了一所教授孩子学习马术的学校,并改名为希拉里·内森(Hilary Nathan),仍然单身,并成为一句虔诚的天主教徒,致力于帮助残疾儿童。

少女畸恋弑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于现实


每个成年人在回首青春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叛逆的心理,让人付出不一样的代价。

我们也许曾经反感父母的管制,曾经偷偷做些自认为很酷的事,曾经伤害与被伤害。甚至现在的我偷偷想,如果以后我的女儿和我当年一样,我一定会整晚担心的睡不着,就像是宝玲的母亲一样。

如今,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越来越宽容,然而弑母这个沉重的话题无可回避,现实中的两个女孩在人生几十年的岁月中,不知是否有过真心的忏悔。青春的血和泪成为了抹杀不掉的记忆,更成为了一辈子的噩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