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辣」與學生辯論“遲交作業”的老師是好樣的,這是職業操守

與學生辯論“遲交作業”的老師是好樣的

「微辣」与学生辩论“迟交作业”的老师是好样的,这是职业操守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正文無關

這幾天,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馬寅翔“火”了。一位同學未及時上交作業,認為自己和老師對交作業規則理解不同,對於“重大誤解”的後果,希望老師“共同承擔”。馬寅翔回覆:“如果你能找一兩個角度,論證你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我就接受你的作業。”這位同學寫文章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馬寅翔則以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回應,一來一回的精彩“辯論”走紅網絡。最終,馬寅翔接受了這份遲交的作業。

事兒大嗎?不大。因為一次作業而寫長文,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似乎有點。但無論當事人還是旁觀者,對這件事的評價都是正面的。馬老師表示,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學生能夠理解規則意識,將所學法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樣的目的,已經達到,但人們作出正面評價的原因,並不止於此。成為“紅人”後,馬老師接受多家媒體採訪,袒露心扉。他的說法,以及現實中的一些事例讓我意識到,看似偶然的論爭得以發生並完美收場,並非偶然。很大程度上,老師的教育理念、職業操守乃至個人品行,促成了這一事件發生。

平等的教育理念。師生二人的交流,是在300多人的師生微信大群進行的。自己沒交作業,卻公開要求老師“共同承擔”後果,對於學生的“無理要求”,未必每名教師都能平靜接受。“老師不能一味地高高在上”“我經常在課上給他們說,大家都是年滿18週歲的成年人,都是學習法律的,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平等討論”“我的教學理念就是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就出現的爭議問題做一些平等的對話,以期合理地解決”。正是在平等和尊重的理念下,對於學生的“無理要求”,馬老師沒有置之不理,更沒有火冒三丈,而是尋求儘可能合理的解決路徑。

為學生著想的善意。“出發點還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最後也作出了對學生有利的處理”,馬老師這樣說。一次作業不交,會影響這門課的最終成績,甚至可能對將來的評優、保研等有影響。沒及時交作業,學生有責任,但如果情有可原,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通過某種途徑給其補救機會,體現了對學生的善意。

前兩天媒體報道,四川某高校的學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師請假,老師表示:“你可以回去,但我要扣分。”隨後,該老師在全年級大課上公開拿該生隱私做例:“如果這學期你家裡面有四個人去世,我這門課,你只能重修。”缺乏善意,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樣的老師師德是有問題。

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的職業操守。保質保量完成學校交付的教學任務,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這是一名教師基本的職業操守。這方面,馬老師是合格的,但也有少數人做得不那麼好。10月24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南京大學某青年長江學者學術不端的報道,我注意到報道中對其教學表現的描述:常常早退1節課的時間,每節課都會長時間安排學生髮言,自己玩手機或打電話,課堂上會出現10分鐘裡她自己玩手機而全班鴉雀無聲的狀況;將期末考試的題目提前透露給學生,給絕大多數人打出高分。為此,2017年3月,社會學院社工系2014級全體學生曾聯名舉報其教學態度極不端正。這樣的老師,如果有學生說自己作業沒交,想必不會和學生“費口舌”,更大可能是“交過來吧”,甚至“不用交了”。

馬老師是好樣的。不過,平等的教育理念、做好本職工作的職業操守、與人為善的做人準則,這些都不是什麼太高要求,多數教師都具備。不是要大家都學馬老師和學生論爭遲交作業的是非,但每個人想一想,這種情況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像馬老師那樣,如果做不到,哪方面缺點“火候”,應該不無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