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豆瓣9.2,一集哭三次,相信最近有不少人被《奇遇人生》圈粉。

而圈粉的原因并不仅仅是里面强大的明星阵容,还有它出现了一种新的综艺节目模式”纪录片+综艺“。

它将旅行过程中的感悟、焦虑、矛盾一一记录下来。

它没有综艺节目的形式感,没有磨皮,也没有滤镜。

有的只是更接近纪录片的质感与纪录片的真实。

因而大受观众喜爱。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图片来自豆瓣

再看另外一档大火的综艺节目——《一本好书》,它因为以舞台剧的形式去演绎经典,演绎优秀文化,同样大受观众欢迎。

从近几年深受追捧的综艺节目看,《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这些凡是和我国传统文化挂钩的综艺节目,也都受到了观众的追捧。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图片来自豆瓣

那么,如果结合《奇遇人生》的成功,我们开创一种“纪录片+文化类综艺”的模式,会不会到达1+1大于2的效果呢?

GZDOC有幸采访到专注于拍摄传统文化的导演周兵,并与他一同探讨文化类纪录片该如何进行创作。

看我们能否从周兵导演的采访,寻找“纪录片+文化类综艺”的启发。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周兵

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周兵导演拍摄的纪录片

恩师启蒙,享受其中

GZDOC:当初是什么样的缘由让您踏入拍纪录片这个行业的?

周兵:我很早就做纪录片了,对我来说,拍纪录片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我的本科专业也是学传媒的,是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毕业的,后来受《东方时空》创始人之一的时间老师的影响和教授,我自然而然就走上拍纪录片的道路。

GZDOC:您拍过很多部纪录片都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您也说过您比较喜欢人文历史和艺术,那您觉得您拍这些文化艺术类的纪录片优势是什么?

周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喜欢,并且我在文化艺术领域有一个长年的学习和关注。

GZDOC:作为前辈您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给年轻一代的纪录片导演呢?

周兵:首先要看重第一线的操作现场,牢牢实实地,踏实地去做好很多技术性的工作。我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眼高手低,理论强过实践,很多基础性的东西他们不愿意、也没有耐心去做。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周兵导演工作现场

其实有很多看似琐碎的、边缘的事情,比如说简单的吃住行等生活的基本技能,你处理好了对拍纪录片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专业能力的职业化训练、学习、成长。


有所思,有所变

舌尖系列、《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影片相继走红,在这大受观众喜爱与追捧的背后,离不开创作上的创新与传播上的技巧。

在纪录片的创作上我们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这是纪录片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首要难题。就像周兵老师说的:“我觉得每个导演在他每一部作品开始创作之前都会有瓶颈期。像我每次创作都会遇到很多困惑”

周兵:最近我在创作有关中医的题材的纪录片,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才能更加年轻化、通俗化。而且现在也是互联网时代,像抖音这些短视频一样的碎片化表达比较流行,所以我也在想在纪录片的创作风格上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纪录片《千年国医》拍摄现场

GZDOC:文化类的纪录影片怎样才能避免沉闷呢?可以就您这么多年拍摄经验分享一下吗?

周兵:我觉得还是故事最重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有趣味化、戏剧化的内容,还有叙述节奏和形式的包装都很重要。

GZDOC:您觉得最近几年国产文化类的纪录片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周兵:有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就是形式上的变化。像《如果国宝会说话》,它叙述就比较年轻化;像《我在故宫修文物》它的宣传推广就比较互联网化。

第二就是在内容题材上越来越细腻、越广泛多元。就像现在国内各个省市、地方都有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去记录这些地方传统文化。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纪录片《千年国医》拍摄现场

总的来说,现在的文化类型纪录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较比前两年都有巨大的提升。


喜忧并存,长路漫漫

曾有一段时间里,国外纪录片强势进入国内,很多年轻人只知道BBC,Discovery探索频道等国外制作机构制作的纪录片。这样的情况对国内纪录片行业来说并不乐观,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纪录片产业的扶持重视,能走出国门的纪录片已不在少数,当然,除了内部的推动力,外部的拉动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就像周兵老师所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人口、文化又都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世界人民对这个国家的人和社会也就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

虽然近几年纪录片在国内国外的传播力都有所见长, 纪录片市场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纪录片的市场发行并没有前几年好,纪录片的收购价格很便宜,尤其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愿意去制作纪录片,而是选择去收购纪录片,但是他们给的价格又是很低廉的白菜价,他们更愿意把爱钱花在电影、综艺等节目的制作和收购上。

总的来说,纪录片市场需求很大,价值跟不上。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奇遇人生等综艺开始向纪录片看齐,拍故宫的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

图片来自豆瓣

事实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很早之前就和周兵老师有渊源了,周兵老师的《下南洋》、《雪豹》就曾在纪录片节上获过奖。此次是第一次作为评优评委的身份参与到纪录片节,周兵老师表示:“这是目前国内最国际化的一个专业的纪录片平台。可以让全世界不同的城市喜欢纪录片和从事纪录片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去学习探讨。”

最后,他希望在广州这个地方,无论是对国际还是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能对年轻人带来更大的启发,也能去鼓励和推介更多的年轻的导演,因为纪录片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

告诉大家周兵老师花了9年时间调研、策划中医题材的纪录片——《千年国医》现在正在拍摄和剪辑制作中,即将与大家见面。

这是国人第一次全面地从历史、文化、学科专业等等角度梳理中医体系,而且周兵导演一直都希望能够“去伪存真地薪火相传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

敬请期待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