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時代」中的現實與狗血

【創業時代】是創業也不是創業,即出於現實而又非現實,總之,這部劇,你把他當成創業寫實確實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也僅僅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篇文章簡評其中的現實與狗血:

(1)郭鑫年創業失敗離婚,羅維創業失敗失戀,這個其實相對還是很現實的,男人的夢想和女人的需要在現實中常常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無關乎對錯,只是因為這個世界如此!

(2)郭鑫年離婚後,前妻還常看望郭鑫年的父母,還拿房子借給郭鑫年創業,這個有點狗血,現實中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大多數情況,前妻新成立的家庭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這有點超現實。

(3)羅維創業以洗腦式的理念和方式教育員工,這種方式基本上可以當成是騙局,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傳銷和直銷行業中常見的教育方式。但在21世紀的今天,已然強調個性的時代,個性難以管控,只能說明兩點,以這種方式教育員工的領導要不然就是騙子,要不然就是那些員工是傻子。

(4)創業最火的2012年前後,有一個創意和好IDEA就能拿到錢,的確在創投圈出現過好多次,但隨著創投圈的成熟以及創投人的成長,這個時代基本上一去不復返了。創意、產品、市場表現均需要外在的表現給投資人,有可能才能從投資人手裡拿到MONEY!當然,現在的創投圈充斥著圈子文化和熟人文化,想要拿到錢,你可能得先闖到這個圈子才行,所以拿錢不易!創業的初始資金一定是自己的錢,否則投資人也不會相信一個拿別人錢創業的瘋子,這就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你得先拿自己的錢糟蹋,投資人才有可能給你他的錢讓你糟蹋!

(5)2012年,中國的法治雖然還有問題,但絕不會像創業時代中那樣的創投混亂,動不動就違法打擊對手,然後就是像黑社會一樣的無所不用其極,盜竊、綁架、殺人,創業的確血腥,但這種血腥更多的是體現在創業風險的巨大以及對創業人的考驗和煎熬,並不是見了血才是血腥。

(6)創業時代中競爭對手之間的間諜戰和情報戰在創業時代中沒有過多的體現,但在現實的創業競爭中的確還是始終存在的,實時瞭解競爭對手的情況,既關乎創業學習和成長,又關乎生死。媒體中曾報道的二手車行業“車鑑定”和“查博士”的90後女間諜事件雖然過於傳奇,但的確一定程度上寫實了創業競爭的殘酷。

(7)創業時代從電視劇的角度增加了不少狗血情節,郭鑫年神交那藍,撲錯溫迪上床,雖有一定的劇情衝突意義,但多少有點滑稽,權當是引導劇情的劇設罷了。

(8)創業融資是循序漸進的,魔晶一開始創業的資金籌措雖然有所著筆,但理論上這筆資金應該不多,但劇設中魔晶拿洛菲斯的投資至少應該是億元級別的,這在真實的創業融資顯然有所誇張。基本上一個IDEA,還沒有相對成熟的產品,風投就敢砸給你上億的資金,這個風投好像有點瘋。

(9)APP開發的成本是很高的,但在2012年,開發一個APP的成本對於像郭鑫年這種技術大咖而言,應該知道這個成本是可控的,劇中動輒需要加幾百萬開發一個APP,感覺APP開發真的是燒錢似的。而且在沒拿到洛菲斯投資前,魔晶始終就是5個人的團隊,而技術人員就只有郭鑫年和盧卡兩個人,這幾百萬元的錢倒底怎麼去花的,而且還一直沒有把產品搞出來。

(10)劇中的感情線始終太狗血,溫迪和羅維,溫迪和郭鑫年,羅維和郭鑫年是好朋友,羅維追那藍,那藍和金誠,那藍和郭鑫年,據說,後面劇情中,溫迪還要和金誠搞在一起。我去,這是在寫創業時代,還是在寫狗血言情。難道編劇除了靠這種亂七八糟的感情線引導劇情,就沒有別的辦法了,你這是在寫創業,不是在寫瓊瑤劇。我了個去……

權當寫著玩,各位看管隨便看看,創業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事情,但也是最悲催的人生,多少人渴望通過創業改變命運,但真正改變的有可能只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創業可敬,但請首先尊重創業,敬畏創業,因為創業的確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

「創業時代」中的現實與狗血

「創業時代」中的現實與狗血

「創業時代」中的現實與狗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