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今天為什麼說昌河呢?

這兩天一條新聞刷屏了汽車圈:“北汽出售江西志騁汽車70%股權,無人問津”。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說江西志騁汽車大家可能不知道,說昌河鈴木應該就很熟悉了。昌河鈴木成立於1995年,作為中國第一批合資車企,昌河鈴木以生產鈴木品牌微車、轎車、汽車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為主。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今年5月,日方股東宣佈將所持有的昌河鈴木全部股權轉讓給中方股東江西昌河汽車。即,昌河鈴木從一家中日合資車企,變為昌河汽車全資持有的本土汽車企業,並隨後更名為“江西志騁汽車”。由於北汽集團是昌河汽車控股方,持有昌河汽車76.684%的股權,因此,北汽也間接控股了江西志騁汽車(後面我們還是暫稱其為昌河鈴木)。

為什麼北汽這麼想要賣了昌河鈴木呢?

 ◆車型老舊、銷量太差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昌河鈴木目前在售車型包括微型車北斗星、北斗星X5以及小型車利亞納A6,想當年,昌河面包車連續六年產銷第一,北斗星累計銷量達到72萬多輛,被譽為車壇常青樹。如今在乘聯會的數據裡卻只能看到北斗星1-5月6980輛的慘淡銷量。而諸如浪迪、利亞納、派喜以及吉姆尼等車型,都已經停產了。部分在售車型的銷量也岌岌可危,基本排不上銷量榜。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再看看北汽昌河的產品,9月份昌河Q7賣了802輛,昌河Q35賣了150輛,昌河Q25賣了5輛,昌河A6賣了200輛。總體來看,北汽昌河比昌河鈴木有生氣多了。

◆負債嚴重!!

2017年,昌河鈴木就已陷入資不抵債狀況,總負債達到了17.90億元。2018年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18年7月31日,營業收入僅為3.71億元,營業利潤繼續虧損1.48億元,淨利潤為虧損9160.32萬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91%。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目前總負債18.75億元,其中有5.12億元為昌河鈴木欠母公司昌河汽車及昌河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西昌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債務。不光有外債,還有內債……

雖然北汽昌河目前還有一定的銷量,但作為老牌車企,昌河的成績北汽顯然是不滿意的。若北汽昌河的表現尚能說得出口,昌河鈴木的成績就完全是拖累了。所以,必須賣。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鈴木5月退出,8月江西志騁汽車就登上國內產權交易預掛牌出售其70%的股權,作價10.5億元,北汽集團毫不掩飾其急於為昌河鈴木找到新買家的急迫。可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的相關交易規則,上述交易將於11月9日到期,也就是說,兩個月間,“昌河鈴木”仍舊無人問津。

按理說,昌河鈴木有完備的生產資質(包括燃油乘用車和電動車項目核准)和九江工廠,應該比較吸引造車新勢力以及各大投資商們,緣何無人問津呢?

 ◆北汽要求苛刻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在轉讓方案中,北汽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組成聯合受讓體形式受讓該項目,且各方持股比例應不低於20%且不高於30%(不含30%)。這意味要接手志騁汽車70%股權,必須是三家投資方聯合接手、並且任何一方的持股比例都不高於昌河汽車剩餘的30%股權。也就是說,即使你花了錢也不是大爺,想要生產資質,還得看北汽的臉色。

 ◆資金代價太大

今年這類集團賣子公司的例子很多,比如一汽夏利“1元轉讓”一汽華利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應該很多人接盤呀。可事實卻是,沒有接盤俠。因為,一汽夏利“1元”的背後是8億的債務,好在最後出現了拜騰這個金主。而昌河鈴木就更過分了,聯合受讓方不僅要支付10.5億元的轉讓費用,還要擔負起志騁汽車18.75億元的債務。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再加上昌河鈴木目前已經處於“半死亡”狀態,未來沒希望,現階段負擔太重,任誰想投資都要考慮再三了。

曾經暢銷72萬多輛,如今負債18.75億,10.5億轉讓沒人敢接!

作為嗅覺靈敏的“汽車業負資產收購愛好者”,寶能總愛在這些事情中插上一腳。有傳聞稱,寶能集團或在與“昌河鈴木”接觸,但這一消息並未得到官方證實。當然,最終誰能和北汽在這場博弈中達成共識,尚難以估測,我們會繼續追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