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吞併錫金後,另外一個鄰國不丹已成驚弓之鳥

1949年,不丹和印度簽訂了和平友好條約,雙方都贊成由印度來“指導”不丹的國防和外交事務。儘管印度表示不會干涉不丹的內政,而且每年還會提供50萬盧比的援助,但不丹還是淪為了印度的保護國。

印度吞併錫金後,另外一個鄰國不丹已成驚弓之鳥

不丹在地圖上的位置

1975年,數萬印度軍隊開進不丹的鄰國錫金,在尼泊爾人佔多數的情況下,錫金通過全民公決廢除君主制,罷免國王,併入印度。從此,錫金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

印度吞併錫金後,不丹已成驚弓之鳥。由於尼泊爾人在印度吞併錫金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居住在不丹南部地區的大批尼泊爾人就成為了不丹政府的心腹大患。

印度吞併錫金後,另外一個鄰國不丹已成驚弓之鳥

不丹的尼泊爾人

1980年代,不丹政府統計境內的尼泊爾人數量已經佔到不丹總人口數量的28%。而非官方的統計結果則顯示尼泊爾人的比例更高,達到了30%~40%。其中,合法的尼泊爾人佔不丹總人口數量的比例不到15%。

印度吞併錫金後,另外一個鄰國不丹已成驚弓之鳥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不丹

為了避免錫金被吞併的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從1988年起,不丹開始強行驅逐南部的尼泊爾人。不丹政府以這些尼泊爾人是非法居留者為理由,要求國內的數十萬尼泊爾人離境,並沒收他們的財產。

據統計,如果這些被驅逐的尼泊爾人獲得不丹國民身份,那麼不丹人口中尼泊爾人比例將達到35%。同時,一些激進的尼泊爾人組織了叛軍,進行反對不丹政府的暴力活動。

印度吞併錫金後,另外一個鄰國不丹已成驚弓之鳥

不丹在新德里的大使館

1989年,不丹政府在法律上採取了一系列不利於尼泊爾人的行動。首先將傳統的不丹服飾和禮節標準從建議改為強制,要求所有不丹公民在公共場合必須按規定著裝。其次,所有學校不再使用尼泊爾語授課,改為必須使用不丹語言上課。為了限制來自印度的尼泊爾人,不丹還加強邊境檢查,組織訓練民兵,嚴禁尼泊爾人到北部山區旅行。

印度吞併錫金後,另外一個鄰國不丹已成驚弓之鳥

不丹在地圖上的位置

1990年以來,尼泊爾人的反政府武裝多次與不丹皇家陸軍發生衝突,造成數百人死傷。由於頻繁的暴力活動影響,不丹的外匯收入和GDP都顯著下降了。不過總的來說,不丹驅逐尼泊爾人的計劃還算成功。

不管怎麼樣,不丹還是不敢惹惱印度,畢竟不丹所有的命脈都掌握在印度手上,印度仍然保持了對不丹外交、國防、經濟的特殊影響力。2012年,印度對不丹的援助為6億美元。2015年,印度的援助增加到9億美元。也許是考慮到印度的態度,不丹與中國也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