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材色”是衡量紅木傢俱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對紅木傢俱的收藏價值影響也極大。

談到材色,就不可能離開“邊材”。

而“邊材”問題,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事實上這個話題也相當重要,據統計,全國有關紅木傢俱的官司中,90%與用材有關。而在這90%中,又有50%以上與邊材有關。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一、什麼是“白皮”

“白皮”是俗稱,規範的叫法是“邊材”。

“邊材”相對於“心材”而言。

邊材,即樹木心材之外樹皮以內的部分,樹木的邊材與心材,一般有較明顯的區別。

以大多紅木樹種為例,心材部分顏色深,而邊材部分顏色明顯變淺,心材與邊材區分相當明顯,故而稱“白皮”。

紅木原料材都帶有邊材,木材商銷售木材時,很多也都是將含有心材與邊材的原木形式出售的。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二、木材專家對邊材的認識

按照紅木的國家標準(GB/T18107-2000)的說法,“紅木”特指木材的心材部分,邊材部分不屬於紅木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規定呢?

水分及養分通過樹根吸收後,再通過邊材部分,傳導到樹枝、樹葉,之後進行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長。

正因為邊材起到傳導養分的作用,所以這部分木材質地相對疏鬆,富於營養,所以也是寄生蟲的“食物儲藏室”,因此易招蟲蛀,密度等指標也不及心材。

如果把它也算做是“紅木”,那將大大降低紅木的質量。

從這個意義上講,未將邊材列入紅木範疇。這對紅木在市場上的使用、加工和流通以及規範市場是有好處的。《紅木》國標的出臺,最初的動機就是為規範市場。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顧客買了一張羅漢床,一段時間後,發現床下有細小木屑出現,清理後過幾天又出現,翻過來一看,原來是床板遭了蟲蛀。

“不是說紅木不遭蟲嗎?”顧客很疑慮,諮詢了專家。專家解釋,這就是因為使用了邊材,而邊材又沒有處理好,仍然有活蟲在裡面所致。這自然是屬於不合格產品。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質監局切割銷燬摻白皮紅木傢俱

三、紅木傢俱是否可以使用邊材?

一說:不能使用邊材

紅木傢俱是高檔產品,質量應確實保證,有了邊材,會降低質量。另外,《紅木》國標中明確指出“紅木,是指木材的心材部分”。

既然紅木傢俱所用材料為“紅木”,而紅木特指心材,邊材不屬於紅木,那你這“紅木”傢俱用了邊材就不應該,甚至是違“標”。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另一說:可以使用邊材

甚至儘量把邊材使用進去,理由是“紅木是稀缺資源,應該盡最大可能物盡其用,這也叫環保,叫低碳。”許多木材和林業工作者支持這一觀點。

何況,“我們買木材時邊材也是一樣按斤來的”——有些業內老闆這樣說。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實際上,上二說均有一定的侷限性。準確地講,紅木傢俱上是可以使用邊材的,但是有條件地使用,依據是行業標準,即《深色名貴硬木 傢俱》標準(QB/T2385-2008)。

標準稱:“產品正視面的用材應無邊材;其他部位零部件表面的邊材面積含量,應不超過該零件表面積1/10(寬度小於8mm的邊材不計)。”

又說:“蟲蛀木材應經殺蟲處理並經修補,不應使用仍有活蟲侵蝕的木材”。因為《深色名貴硬木傢俱》標準中列舉的“深色名貴硬木”包括有《紅木》國標中的33種木材,因此紅木傢俱也可稱之為深色名貴硬木傢俱,所以紅木傢俱是可以使用邊材的,但必須嚴格限定在標準範圍之內。

四、邊材該怎麼用?

1、不使用邊材。

“不使用邊材”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選料時就選擇無邊材的毛料;這種做法的成本無疑是要高出很多的,但這也是收藏級紅木傢俱的基礎。

一種是毛料局部有邊材,但把邊材挖掉用同樣的心材料拼補,雖說不及整料好,但畢竟都是心材,材料不假。當然,關於“挖補”,雖然有些人支持,但它對紅木傢俱的使用和收藏價值的影響是有爭議的。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2、有條件地使用邊材。

這“有條件”,就是在《深色名貴硬木傢俱》標準允許的範圍之內。不過,一旦有條件地使用了邊材,接下來的事情是必做的:

1)在產品說明書(必須有,這是國家強制標準)和銷售合同中都要註明,你這款傢俱所執行的是QB/T2385-2008標準(《深色名貴硬木傢俱》標準)。

2)在貨品標籤(賣場所使用的標籤)和銷售合同中,在用材(材質)的後邊,還要加個括號,寫上“含少量邊材”。

如,你這款傢俱用材為紅酸枝,那麼你就寫“紅酸枝(含少量邊材)”。假如有消費者要求質檢部門檢驗傢俱用材,合同上寫的用材是“紅酸枝”,那麼質檢部門會用GB/T18107-2000(《紅木》標準)去衡量,這裡的“紅酸枝”,它是默認為“全紅酸枝”的,即不允許含有邊材,而如果傢俱中包含有邊材,那就與合同中的“標準”不符了。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注意:絕不可超限使用邊材!有條件地使用邊材,尚且需要如上方式的明示,那麼超限使用邊材就是絕對不能允許的了,所以千萬別去冒這個險。

關於染色與上漆:由於邊材的顏色比心材淺,為了美觀,廠家往往把邊材部分染色,染得與心材顏色一致或接近。如果廠家是合理使用邊材,即不超標不違規的前提下使用邊材,這種做法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廠家超標或違規使用邊材,再使用染色法,那就是有意掩蓋瑕疵和造假了,那就是不可取的了。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五、傢俱使用了邊材看得出來嗎?

1、看顏色

紅木製品未上油漆前,呈棕色、紫紅、紫黑、黑色。白皮顏色則很淡,接近白色。

沒有上漆、上蠟之前,幾乎一眼便可區分開來。

2、看外觀

如果是名貴紅木製成的成品傢俱,加工一般不可能用黑紅等深色打底,通常是經仔細整理磨光後,用清漆或燙蠟,讓花紋充分顯露出來,以保持欣賞價值。

如果成品顏色為黑沉或看不出花紋的,可用強光手電照射來觀察辨別。白皮部分做上去的顏色發“漂”,如同抹出的紅臉蛋和臉色自身的紅是不一樣的。

3、看紋路

白皮是包裹心材的部分,其紋路很淺,所以在與心材相接的地方,紋路差別很大。如果發現木材紋路之間的紋理呈現很大差異,或者某處無紋路時,就要當心很可能是摻雜白皮了。

4、用手試溫度

因為心材與邊材的密度不同,摸上去的手感溫度也是有差異的,心材的手感溫度更“涼”一些,並且“涼”的持續的時間較長。

5、看光身

沒上漆、沒打蠟的傢俱為光身傢俱無任何掩飾,有無白皮比較容易識別。消費者可購買此類傢俱,看好之後再請木工打蠟或上漆,這種方法雖然稍顯麻煩,但全程都在消費者監督之下,一目瞭然。


近半紅木糾紛因白皮!什麼原因?一句話:白皮規範叫法是“邊材”


六、有什麼預防的方法嗎?

通常來說,白皮在製作紅木傢俱時會去除掉,然而有個別不法商家卻將大量白皮應用在傢俱部件上。由於白皮顏色較淡,通常呈白色,於是就對白皮進行上色,以此來消除色差,細心的消費者在購買傢俱的時候仔細觀察顏色可以看出破綻。

其次,對於過於便宜的紅木傢俱也應當慎重,因為紅木傢俱本身的成本決定了它的價格,對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紅木傢俱,一定要小心摻雜白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