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都是如何應對腸絞痛的?


腸絞痛主要存在於3個月內的嬰兒,無故異常哭鬧,特別是在黃昏和半夜,怎麼都不能哄好,往往持續1-2小時,讓媽媽異常憔悴。每次發作時,嬰兒表現出痛苦、易激惹、煩躁,而且會縮起雙腿,滿臉通紅。


腸絞痛是一種生理性問題,主要是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腸管運動功能的調節也不穩定,使部分腸管蠕動增強,導致腸壁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的陣發性腹痛。


此外,腹部脹氣是主要誘發因素,如對牛奶不耐受,吃奶過急,感冒、腹部受涼、暴食、冷食等都可能導致腸內脹氣而引發腸絞痛。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美國頂級兒科醫生哈韋·卡普在《卡普新生兒按撫法》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缺失的第四期是嬰兒腸絞痛的真正誘因。”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自我安撫能力發展較好,能夠迅速適應新的環境,但是腸絞痛嬰兒則需要模擬子宮環境來得到安撫。


如何模擬子宮環境

在子宮裡,嬰兒被溫暖的子宮壁牢牢地包裹著,保持著胎兒的姿勢,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伴隨著母親的動作來回搖擺和晃動。他同樣被持續的“噓”聲包圍著,那音量大概比真空吸塵器還要稍微大一點兒!


對於0-3歲的小嬰兒,我們可以用襁褓牢牢包裹嬰兒,把寶寶抱在臂彎裡,腿部彎曲,輕輕的搖,對他們說“噓”,所有這些方法都讓嬰兒回到被擁抱著的、有韻律感的、類似子宮的世界裡,簡單地讓嬰兒體驗“回家的感覺”。


第四期的經驗不僅對平和的嬰兒有好處,對哭鬧的嬰兒更是不可或缺。


小技巧

1、襁褓的選擇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蠟燭包,捆綁綁腿一類的形式,而是能將寶寶的雙臂包裹,但會給腿部一些活動空間,材質更為柔軟

2、噓聲:我們可以在寶寶耳朵附近模擬噓聲,也可以使用電視臺無節目的

白噪音聲音,也可以通過手機APP的白噪音軟件來選擇安撫寶寶的聲音;喜馬拉雅一類的音頻直播APP,也可以找到白噪音音頻哦!

3、搖晃:寶寶的腦部發育並不完善,一定不能大動作的搖晃,這對寶寶極端危險,如果依靠襁褓、噓聲、輕拍或懷抱就可以安撫,儘量不選擇搖晃的方式。


公益醫學育兒百科


寶寶吃奶時,總愛渾身較勁,用力蹬腿,有時甚至停下不吃,哭鬧起來?

每天像上了鬧鐘似的,傍晚或夜間,到點就哭,怎麼哄都無濟於事?

總在使勁抻展身體、雙腿蜷縮,還常常放屁,是怎麼回事?

哭鬧時,喂兩口奶能緩解,可是剛吃完一會兒又哭起來,難道真是沒吃飽?

寶寶一人腸絞痛,不僅媽媽焦慮無助,全家的氣氛都跟著緊張起來。別急,育學園診所的白潔醫生來講講,腸絞痛,到底是個什麼鬼。

白潔

北京育學園兒科診所 醫療總監

  • 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兒科學博士學位;

  • 具有十多年的兒科臨床工作經驗,曾就職於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工作並完成新生兒臨床博士的學習,並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後就職於北京和睦家醫院工作近9年。不僅對兒科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還對兒童生長髮育、兒童心理和行為評估,以及嬰幼兒過敏、餵養與營養等專業有著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 曾參與翻譯《1-4歲寶貝健康從頭到腳》一書,並曾為《父母必讀》雜誌的“成長觀測站”等專欄供稿;

  • 具有美國兒科學會及心臟病學會認證的兒童高級生命支持(PALS)證書及新生兒高級生命支持(NALS)證書。

令家長頭疼、令寶寶痛苦的“嬰兒腸絞痛”問題,相信有不少家長都經歷過,或是正在經歷。我們在門診中也常常會遇到家長心急如焚的詢問。

腸絞痛寶寶的哭鬧相比一般的嬰兒哭鬧,的確更頻繁,而且通常更難以安撫。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嬰兒腸絞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哪些有效的辦法可以緩解。

我的寶寶哭得厲害,是腸絞痛嗎?

首先,“嬰兒腸絞痛”是嬰兒在成長髮育中出現的一種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

什麼是腸絞痛呢?最新的定義是:3個月內的健康嬰兒,每天出現頻繁的哭鬧、煩躁不安至少3小時,每週至少3天,持續至少1周以上,並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所致的哭鬧。

從它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腸絞痛的寶寶表現為過度哭吵、顯得很痛苦,但實際上患腸絞痛的寶寶本身是個健康的寶寶,並不是有疾病問題的寶寶,所以家長不要太擔心。

另外,雖然定義中對腸絞痛有明確的時間發生界定,但實際上,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同,不可能完全按照定義的時間來判斷。例如,一個寶寶每天只哭鬧2小時,但我們也不能說他就肯定不是腸絞痛。

接下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嬰兒腸絞痛”的發生情況。

腸絞痛在嬰兒中的發生率約佔5-19%。從這個數據也能看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家庭要經歷這一痛苦——因為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寶寶都會出現腸絞痛的症狀。

腸絞痛一般在寶寶生後2-4周開始出現,通常持續1-3個月。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會在寶寶生後3-4個月時逐漸緩解,在6個月內逐漸消失。由此也可以看出,腸絞痛的症狀會隨著寶寶逐漸發育成熟而自然緩解。因此,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也不要因為寶寶的不適症狀而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腸絞痛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其實關於“嬰兒腸絞痛”的病因研究,至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

從命名上看,不少人會認為腸絞痛的發生一定與嬰兒胃腸道相關。有人相信是與媽媽飲食相關(媽媽吃了容易“產氣”的食物,進入乳汁,繼而導致寶寶出現腸脹氣的情況);也有人相信與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受有關。甚至也有研究認為,腸絞痛與嬰兒長大後的偏頭痛有關。但這些研究目前都沒有肯定的結論予以支持。

總之,我們目前還不能明確,導致腸絞痛發生的具體原因,到底是一種還是多種,具體的發病機理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證實。

如何應對和緩解寶寶的腸絞痛?

很多家長希望醫生能給寶寶開一劑良藥,使寶寶不再哭鬧不安,但是很遺憾,目前並沒有針對腸絞痛的特效藥物。家長需要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這一問題,即保持鎮定、充滿信心和樂觀的精神。

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溫和的行為療法,例如:

  • 幫寶寶溫柔地按摩腹部

  • 讓寶寶在大人身上趴一趴

  • 使用飛機抱的姿勢

  • 減少外界的刺激,比如聲音、燈光或刺激的氣味等

如果這些行為療法都無效,我們還可以嘗試藥物輔助治療。有研究顯示,益生菌在治療“嬰兒腸絞痛”方面有一定的前景,例如羅伊氏乳桿菌-17938(商品名稱為:拜奧)可以顯著減少母乳餵養嬰兒因腸絞痛而哭鬧和煩躁的發生時間。但具體的用藥選擇,還請家長在諮詢專業兒科醫生後再做決定。

當寶寶因為腸絞痛哭鬧不安,全家連一個安穩覺都睡不了的時候,實在是非常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家長覺得很煩躁,情緒快要控制不住了,最好將寶寶安全地放在小床或搖籃中,然後離開房間一會,不要繼續抱著寶寶。避免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傳染給寶寶,更不能因為自己的焦慮而失控,粗暴對待寶寶,甚至劇烈搖晃寶寶!一旦發生搖晃綜合徵,後果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總之,希望本文使家長朋友們,特別是新手爸媽們,能夠更加客觀地認識“嬰兒腸絞痛”,並且更加理性和從容地面對這一問題。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寶寶儘快度過這一階段。

只要四分之一的寶寶有腸絞痛的症狀?小編怎麼覺得好像更多些?身邊媽媽貌似都經歷過這一時期,俗話叫黃昏哭。

小編親測,豎抱(讓寶寶肚子貼著自己)和飛機抱還是有幫助的,然後就是忍耐和等待了,4-6個月之後,情況真的就會越來越好。

小寶寶的家長,希望白潔醫生這篇文章能幫你消除一些困惑。


崔玉濤育學園


說起帶娃的經歷,很多媽媽公認四個月以內的娃是最難帶的。白天被他折騰一整天,大人基本上已經筋疲力盡。偏偏到了晚上,孩子像是上了發條似的狂哭不止,任憑全家人怎麼輪番哄就是不管用。

對此,小編就深有體會。小惡魔剛出生的兩三個月,每個晚上都要哭個N回。基本上才睡一個來小時,大人剛準備入眠,他就開始哇哇大哭,別提多磨人了。後來諮詢了醫生才知道,這種情況其實是“嬰兒腸絞痛”導致的。

由於小寶寶的生理發育不完善等各種因素,導致其功能性胃腸紊亂髮生率高,除了嬰兒腸絞痛,吐奶、便秘等也可能與寶寶胃腸功能紊亂有關。

據數據統計顯示,大約每5個寶寶中就有1個會出現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嚴格地說,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在1-4個月寶寶中常見的一種典型症狀。

由於嬰兒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喝奶、哭鬧時都會吞入大量空氣,形成氣泡在腸內移動,從而導致腹痛。同時,過度餵養、牛奶過敏也會誘發腸絞痛。一般表現為下午或晚上,寶寶會長時間的反覆哭鬧、煩躁或易激動,家長難以阻止和安撫。

嬰兒腸絞痛並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5個月以後這種症狀會慢慢消失,家長無須過度擔心。

應對方法:科學餵養,避免過度餵養。首選母乳餵養,媽媽應該在飲食中去牛奶。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將配方奶粉換成部分水解奶粉,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生。低乳糖配方奶粉也能幫助寶寶減少乳糖不耐受症狀。


孩子王育兒顧問


我家寶寶現在18個月了,剛出生那會兒有腸絞痛,白天的時候都很乖,每到半夜就鬧。



剛開始的時候鬧的時候都不懂,哭的特別兇,怎麼哄都停不下來,那時候我奶水不足,婆婆說寶寶是餓著了,一下衝了50ml的奶粉都喝光了,喝完了以後又接著哭,不一會兒就將之前喝的奶全吐光了,特別心疼。


給他揉過肚子,也喝過益生菌,可是都不管用。

後來我和我老公兩個人夜裡輪流抱著哄,有次我實在是太累了,想偷偷懶,就讓寶寶趴我身上,沒想到寶寶趴著一會兒就睡著了。


每次等他睡著以後再輕輕放床上,這招真的是百試百靈,特別好用。

我也試過讓他自己趴著睡,可是我家寶寶不喜歡。


nothing0812


我家二寶在兩個多月時出現了腸絞痛,寶寶白天精神狀態很好、吃奶很正常,一到下午6:30左右就開始哭鬧,而且越哭越厲害,兩個小拳頭緊握著,兩條小腿不停的蹬,在你懷裡不停掙扎,面部表情十分痛苦,兩個小眼睛楚楚可憐,像是在跟你說:“媽媽,救救我!”看得很是心痛啊!你怎麼哄都不行,這時你給她吃奶,她也不吃!只能等到她自己哭慢慢睡著。


因為我家大寶沒有出現過腸絞痛,所以在二寶出現腸絞痛時有點不知所措,在二寶出現腸絞痛的第三天,我去探望一位剛生寶寶的好朋友,她那天請了一位催奶師來幫開奶,那位催奶師也是一位資深月嫂,我們聊天時說起我家寶寶傍晚哭一事,這位月嫂就教了3個簡單、容易操作而且有效緩解腸絞痛的方法:

1、做排氣操(不會的可百度一下),上午下午各做一次,做操要在寶寶吃奶1小後進行,我們在幫寶寶做排氣操時,寶寶會放屁排氣的哦,她要臭臭媽媽! 我們幫寶寶做操能使寶寶放屁,挺有成就感的 。


2、腹部按摩,在寶寶肚子上塗抹稀釋2倍的雲香精(也可以塗山茶油),媽媽雙手搓到發熱,將搓熱的手放在寶寶腹部,掌根用點力往下壓寶寶的腹部,然後順時針揉100-200次。(按摩期間媽媽的手涼了,媽媽要把手搓熱了繼續按!)最好是在寶寶腸絞痛發作前幫寶寶做腹部按摩。

3、飛機抱。
其實,腸絞痛並沒有完全立刻解除的方法,以上措施只能有效緩解、減輕寶寶的痛苦,不過寶媽不用擔心,寶寶3個月以後腸絞痛的現象就會慢慢好了,我家二寶我堅持幫她做排氣操和腹部按摩,她的腸絞痛大概10多天就好了。


梧桐葉寶媽


說起腸絞痛啊,我家寶寶也經歷過,晚上哭的特別厲害,而且一哭就想吃奶,吃奶又會加重疼痛。我當時用了幾個方法。

第一,雙手搓熱,給腹部一些力量

我是把把手放在寶寶肚子上,稍微用一點力量,寶寶慢慢會平靜,因為我家寶寶不愛趴著,所以用了這個方法,和趴著差不多的作用


第二,飛機抱

這個應該是我家寶寶最喜歡的動作,有安全感。



第三,側身腿蜷著睡

這個動作是我家寶寶最容易入睡的,就像大人肚子疼,想蜷著腿。


以上適用於一般腸絞痛,如果嚴重的請就醫,減少寶寶疼痛時間。


我是張小北北


寶寶的腸絞痛在兩個月左右的時候最厲害,有的寶寶會一直哭鬧不止,不論在白天還是黑夜。我的寶寶在一個多月的時候就腸絞痛了,晚上睡著覺好好的就大哭起來,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吃完奶後腸絞痛最厲害,因為寶寶肚子裡還有殘留沒有消化好的奶,吃進去新的奶後嬰兒的腸胃不適感更強烈,此時新生兒的腸胃還沒有發育好,所以才會因為腹脹引起哭鬧。



緩解寶寶腸絞痛的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容易見效的就是拍嗝和給寶寶做排氣操了。可以在每次吃完奶後豎抱起寶寶拍嗝,讓寶寶的下巴靠在媽媽的肩上,右手掌窩成空心狀,自下而上拍打寶寶的背部,急用震動原理將肚子裡的空氣排出來。還可以給寶寶做排氣操,簡單說就是給寶寶做蹬自行車的動作,利用寶寶的雙腿擠壓寶寶的腹部,這個方法見效很快,很多時候寶寶會噗噗地放屁,排完氣寶寶就能立刻不哭了。

除此之外,寶媽們還要學會識別寶寶的語言,比如嚎嚎大哭並伴有痛苦的表情是腸絞痛、腸脹氣;寶寶煩躁並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的症狀是寶寶困了;寶寶出現高頻率急促的哭聲是餓了。只有讀懂了寶寶的語言,正確識別腸絞痛,才能快速關鍵寶寶的腸絞痛症狀。


超級無敵米朵媽


我的寶寶第二個月開始就腸絞痛,一直哭到6個月,她一般都是下午四五點和晚上11點左右開始哭,有時候凌晨一兩點,自己經歷過之後,當別人來問我怎麼辦的時候,我只能安慰一下:習慣就好。



帶孩子確實需要一顆堅強的心,雖然習慣了孩子連續哭上一兩個小時的節奏,不過我們還是需要做點措施的。

1.我會用茶油抹在雙手,搓熱了幫寶寶摩腹,摩腹之後,她很快就會放屁或者拉屎,那麼她就舒服多了,可以消停下來了。

2.我是餵母乳的,如果不停的喂,她還是哭,哭了又吃,吃了又哭,我就換成喂點溫開水,或者葡萄糖水,因為如果她不停地吃奶,太飽了,肚子也是不舒服的。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小羊媽媽育兒路


很多寶寶都會碰到腸絞痛的情況,讓媽媽們非常著急和擔心。寶寶腸絞痛多發於三個月以內的嬰兒,當寶寶出現持續性大聲哭叫或者陣發性大聲哭叫、嘴唇周圍蒼白、雙手緊握、四肢冰涼顫抖等症狀,很可能是寶寶出現了腸絞痛。那麼,如何緩解寶寶的腸絞痛症狀呢?

1.媽媽把手搓熱,輕輕按摩寶寶的肚子以幫助排氣、排便,一般按照順時針方向按摩,寶寶排便後肚子也就輕鬆了。


2.把寶寶豎立抱起,讓寶寶的頭靠在媽媽肩上,媽媽輕輕拍拍寶寶背部,以起到對寶寶安撫哄睡的作用,分散寶寶對疼痛的體驗。

3.幫寶寶餵奶或者用安撫奶嘴,有可能緩解寶寶的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平常幫寶寶餵奶要注意姿勢,不要讓寶寶吸入太多空氣在肚子裡,也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太飽,保持寶寶腸道通順,即可避免寶寶腸絞痛的發生。


瞭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文海撈夢話育兒。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歡迎大家點贊與轉發,感恩遇見!


文海撈夢話育兒


寶寶為什麼會發生腸絞痛?

“這和寶寶的生理發育情況有關。小嬰兒的胃腸道發育不成熟,腸蠕動比較慢,這個時候他們平時哭的時候產生的氣體、吃奶的時候吞嚥下去的氣體、胃腸道自己產生的氣體,就不容易排出去,剛開始的時候會產生脹氣,慢慢嚴重了以後就會發生腸絞痛。”

如何應對腸絞痛:

方法一:保持寶寶處於舒服的體位。

方法二:觀察寶寶飲食,排除過敏因素

方法三:可以用一條浴巾把嬰兒暖和、舒服地裹起來,家長也可以把雙手搓熱用熱的手放孩子的肚子上順時針方向給他做腹部按摩。

方法四:熱敷也可以達到促進寶寶腸蠕動的目的:用溫度不太高的熱水袋給寶寶隔著衣服熱敷,注意不要直接接觸寶寶的皮膚。

方法五:幫寶寶排氣。

寶寶拼命蹬腿的時候,用手托住寶寶的腳,給他一個反作用力。或者雙手抓住兩條腿,讓其膝蓋觸碰小肚子,就相當於躺著的蹲姿,可以幫助排氣、排便。

我是天天爸爸,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