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創始人是誰?

王法友298


道教的創始人,現在公認是張道陵。梁興揚道長認為是黃帝,但個人認為雖然道教思想可以追溯到黃帝,但不能說黃帝就是創始人吧?實際上,中國文明沒有斷裂,那麼無論哪種思想都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儒家的創始人也是黃帝?何況,道家相比五帝更加推崇三皇,那麼是不是可以說伏羲就是創始人?其實,伏羲、黃帝這些人物更多是生活在傳說中,他們做了什麼無非是後人託古的塑造而已。

說起來,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其實也可以考證一下。道教在東漢產生,雖然一般都說是張道陵,但實際上張道陵生平事蹟不詳。道教真正發揚光大的,一是黃巾道的張角,一是五斗米道的張魯。這兩個人物大家都很熟悉。雖然張魯號稱張道陵是他的祖父,但呂思勉先生認為五斗米道原來是張修創立,教徒張魯殺了張修篡位,才聲稱是他祖父張道陵所創。而黃巾道也應該是和五斗米道平行的教派,並非來源於五斗米教。

所以說,道家的創始人很難說具體是誰了,只能說五斗米教可能由張修或張道陵創立,而黃巾道則由張角創立。


林屋公子


首先要明白道教是幹什麼的,道教是漢民族的古老信仰,是對大自然的崇拜,是對天地宇宙的研究,明白了這些我們才能知道道教何時創立。大多數人認為道教的創始人為張道陵,其實不然,張道陵之前已有道教,只是沒有共同的相關制度,相對較為分散、不統一。那麼道教何時有的呢?往前算到東周的春秋時期,老子莊子吸收以前的知識創立道家思想,那麼是不是就是春秋時期創立的道教呢?還不是,這個時期只是出現了“道”而已,而這之前的道不叫道。再往前數到商朝,大家都知道商人用龜甲占卜,占卜,熟悉吧,這正是道教人所必備的基礎知識,所以道教不是出現在商朝,那麼道到底是何時出現的呢,我們暫可這麼定義,八卦的出現,即為道的出現,當然前邊說了,那會可能不叫道,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那個時期已經出現了一大批研究天地宇宙、計算地理氣候、預測未來等事情的人士,代表人物華夏師祖黃帝,貧道的定義就是道教出現在原始社會後期,各位老師可以提出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反駁。



沭水道人


道教和道家是兩個不同的體系。道教是吸收道家的思想,並吸收神仙方術而組織的一個教派。

道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伏羲,神農的時代,以黃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莊子、管子、鶡冠子等等為主要代表,而老子是其集大成者。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它是春秋諸子百家的一個重要學說。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文化。它是以黃老之術為指導思想,並根據神仙方術組織而來的。在東漢末年有大量的道教組織如五斗米教,太平道,茅山道派等。祖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組織,以老子為教祖。

道家和道教都是以“道”為萬物的本源。道教把道神話,道家卻是思想文化上面的。



懷冰先生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張道陵是根據老子《道德經》思想所創立。

《道德經》和《道教》是兩回事。

張道陵 :漢建武十年。生於吳地天目山正月十五日。

《道德經》:創始人:老子。“道德經”是由老子一生對宇宙萬物的瞭解和感悟所寫。《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道德經》核心思想:《天道運行 陰陽消長 福禍相依 善惡並存》。

“道德經”包羅宇宙觀、人生觀、認識論、方法論以及立身處世,治國安邦等諸多智慧,哲學家可從中洞悉天道,軍事家可從中參透兵機,政治家可從中安邦定國,大志者可從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可從中養生延年。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 起於壘土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之道 利而於害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有無相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王道正道


這個事情我還真研究過,為這個事兒還去了符篆三山。

有人說張道陵創立了道教,這個誰說的,我認為是張魯說的。因為所有關於張陵的消息,只是在後漢書三國志上那麼不到兩百字的論述。說啥了,就說張道陵創了個鬼教,剛剛入教的叫做鬼卒。

這種事情,道教經常幹,後來唐李淵和宋真宗都幹過,這個我們後面說。

其實真正牛逼人是張魯。咱們抽筋剝皮的說。假如張陵真的牛b,不至於讓兒子媳婦賣屁股給孫子討前程吧。你看第二代天師張衡幾乎沒有人提,也不知道什麼事蹟,真正正史記載的是這個第三代天師張魯。

張陵一開始在龍虎山,為什麼跑到四川漢中活動去了?因為他自己說巴蜀民風淳樸,他自己不是當過江州令嘛,所以知道那地區人傻錢多,就去了。

張魯發達並不是因為他爺爺的鬼教,人家當地最有名的教是張修的五斗米教。五斗米是貶義詞,說這個教入教或者治病得出五斗米。五斗米可不少啊,七十五斤米。

張魯是怎麼發達的呢,三國志說張魯的母親有少容,就是漂亮的意思。還說她通鬼道。就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跑倒劉蔫府上。好事兒不揹人兒,揹人兒沒好事兒。反正這個漂亮娘們兒的兒子被劉蔫封為督司馬了。接著派這個張魯和張修一起去砍人,後來他把張修給做了。我估計是偷偷摸摸用計的,不然為啥五斗米教都跟了張魯了呢。

這張魯一下子就當了五斗米教的堂把子了。問題是張魯的根不正啊,他是靠老孃賣屁股才得到的,他得漂白。於是他開始說爺爺張道陵是天師下凡,如何云云。他為啥不說他爸爸呢?我估計他爸爸應該死的早,不然怎麼自己的娘們讓劉蔫睡了都不吭聲。

張魯後來還是挺厲害的,把我政治脈搏挺準,他統治漢中三十年,那麼作為地方軍閥,最高的行政長官,當然說什麼是什麼了。

大家別覺得道教有多神秘,天師道士家族世襲,並且用劍和印來傳承的。為什麼用劍和印傳承?因為張魯的漢中是宗教統治的地區,你在宗教裡面任職,往往就代表著政治權利。寶劍,代表的是武力,印,代表的是權利。你是大祭酒,其實就代表你是一個大區的區長,現在神職人員沒權利是後話。所以為什麼符篆沒事總寫什麼急急如律令,跟漢代公文一樣。那是因為本來漢中道教的文書就是公文。

至於道教一些神秘的儀式,儺儀之術,都是抄人家四川本地的巫術。什麼張道陵大戰六大魔君,其實就是張魯打擊了本土的宗教而已。

老子想爾注,現在已經有人說就是張魯寫的了。

關注我,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五傷先生


許多中國人都認為道教起於張道陵,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道教所信奉的思緒為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在漢朝之前被成為黃老之學,既黃帝和老子的學說。

所以道教有三祖之說,據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大真人的著作《崆峒問答》中就明確說了道教的始祖是軒轅黃帝,道祖是老子,教祖是張天師。

對於普通人來說,對道教人軒轅黃帝為教祖都很不解,覺得黃帝不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嗎?怎麼你們道教也說他是始祖,你們道教不是從張道陵開始的嗎?

以前中國人知道的卻是這樣,《雲笈七羲·軒轅黃帝》:“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少典之次子也。”稱西王母遣女傳《陰符經》三百言及兵符、圖策等而戰勝蚩尤,“黃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備,乃尋真訪隱,冀獲長生久視。”傳說《陰符經》為軒轅黃帝所傳,故稱《黃帝陰符經》。

道教經典《黃帝內經》也是黃帝所傳,而《黃帝內經》不僅僅是道教經典,還是中醫必讀的一本經典。

漢朝以黃老治天下,老子和黃帝在古代是被人們看做是繼承的關係,他們的學說是一樣的。

追究其原因,貧道想來,是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圖書館館長。在那個時候周王室雖然已經衰落,但是在藏書上的底蘊卻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及的。

老子看了很多上古典籍,其中多為黃帝所做,漸漸的得出大道。故我們道教認為黃帝是道教的始祖。

魯迅說:“中華文明的根底皆在道教。”道門之中多有人拿魯迅這句罵道教,罵中華文明的話來自耀。但魯迅當時活在中華文明最黑暗的時候,就是魯迅自己也一直都有著道教文化的影子。

但是著名學者曹聚仁認為魯迅的文章,從《莊子》《楚辭》中來,但他是消化了諸子百家的文辭。”

魯迅其實也還是繼承了先秦的道家思想。

道教先有思想有想修行成仙的人,後來才有了教團組織,道教承載了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而我們的文化起於軒轅黃帝,道教始祖正是我們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全真道士梁興揚


先說答案

現在很多道士非要說道教的創始人是伏羲,是黃帝,實際上,伏羲之道和現在的道教是完全不一樣的。

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

道教的起源

華夏思想文化的核心,是錨定於天地的道易思維。

華夏思想文化的起源,是伏羲。

伏羲之後,華夏漸漸總結出了天地大道的奧秘。

這就是包羅萬象的長生之道。

以道理身可以盡享天年,以道理家,可以子孫綿延;

以道理業,可以事業興旺;

以道理國,可以繁榮昌盛;

以道理天下,可以天下太平。

所謂長治久安,把身體當成天下,把天下當成身體,道理都是一樣的。

隨後,黃帝垂裳治天下,設立了後世幾千年,基本的農業文明形式和社會文化制度。

周公完善並鞏固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到了西周末年,人口太多,土地太少,為了爭奪稀缺的土地,諸侯國只有把社會資源都用在軍備上。周王室的土地,因為分封宗室,導致越來越少,地少了,收入就會少,王師的軍備逐漸落後與諸侯國。

犬戎之亂,和周桓王與鄭莊公之戰後,周王室的王師精銳盡失,一蹶不振。

失去了中央的武力鉗制,也喪失了禮樂這種倫理約束,道與世兩相喪,聖人不僅不能平天下,連存身都難。

從春秋爭霸戰爭,一直髮展到戰國的滅國戰爭。

文化上,王子朝奔楚,國家官學下移庶民,道裂為百,天下大亂。

天運之善和禮運之善,都被惡人突破,華夏不得不以國家暴力機器為錨的強制性法律制度來約束人們,秦朝以強力摧枯拉朽的蕩平了六國,終於實現了天下大一統,商鞅、韓非子、秦始皇設計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帝國制度,奠定了幾千年來依然行之有效的治國的基本的框架。

但是,秦朝卻短短的十幾年,二世而亡。中國的智識階層開始反思。認為秦國的政治思想,太過於殘暴和霸道。法家的思想,沒有人性和人情味,也沒有仁義。

他們認為,應該是華夏的文化道統出現了問題,於是開始出現了一次文化溯源運動。黃老之學,一度成為了西漢正統。

到了武帝時期,大一統帝國,又必須得配一套王霸思想,這時候董仲舒應運而生,創立了漢儒。

神學化的漢儒,讖緯之學成了國家顯學,裝神弄鬼的那一套,最終把整個國家的祭祀體系和官學體系,都折磨的千瘡百孔。這時候張道陵應運而出創立了天師道,來化解讖緯之害,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教的起源。

東漢產生的以人為天的天師道的天師,和以天為天的岐伯老子這樣的天師,是不一樣的。本質上,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教,它是人之道,非天之道,是人之教,非天之教,它是張天師家學的傳承。

以一家之學立教,這是華夏曆史上開先河的第一次。

天師道的產生,有幾個大背景,一是漢室式微,官學失守。二是張良家族家學淵源。第三是民間私學並起。張良家族的家學有多興盛呢?張道陵七歲的時候,就可以熟讀《道德經》,參透河圖洛書。要知道,這些書在漢朝,並非官方教育的必讀經典。

今天我們所理解的這個道教的根和源頭,是漢儒,而不是老莊,它只是披著黃老莊之道的外衣,行漢儒讖緯之實。

漢儒中,孔子為素王,所以在道教中,也如法炮製,老子就變成了太上老君,都被神格化了。

進一步,結合了民間的一些俗學雜學私學傳說,天師道又演繹出來了一套神仙體系。

隨後,本出於天師道的魏華存,另立門戶,創立了道教上清派。

至於道教什麼外丹修煉,內丹術,文始派,少陽北宗全真教,少陽南宗張伯瑞、白玉蟾,內丹中派黃元吉,鍾呂派,以及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和本題無關,就不多說了。


平凡2850


中國道協在龍虎山天師府授籙大典上明確:中國道教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廣成子的原始道教;第二個階段是太上老君的思想道教;第三個階段是張道陵的制度道教,也是大家認為真正意義的道教。

道家和道教都是以“道”為萬物的本源。道家是思想文化上面的,道教再把“道”神話、格式化。

道家可以追溯到伏羲、神農時代,以黃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莊子、管子、鶡冠子……等等為主要代表,而老子是其集大成者。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道”是春秋諸子百家的一個重要學說。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文化,是以黃老之術為指導思想,以上古華夏祭祀、神仙、方術、醫學……等組織傳承而來的中華文明。道法自然,其初始就是大自然,敬畏自然,知聞有仙人與世長存,開始尋仙訪道,得仙人傳授,黃帝御龍飛昇。漢朝張良功成身退 入山修道,其九世孫張道陵橫空出世,立道教正一盟,掃滅巫妖邪教,正本清源!宋元時期,有王重陽得八仙傳承,攜弟子七人,建立全真教,廣度有緣,普化世間。從此以後中華大地,道門兩教,北全真,南正一!


獅子352


道教創始人是誰?作為道教前身是道家學說,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認為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西遊至函谷關,著書五千字《道德經》言道德之意。作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老子最早提出,宇宙間的天地萬物,都來源於一個神秘玄妙的母體一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與道相對應的德是道的核心內含。老子是道家學派的第一位大學者,偉大的哲學家,他的思想渾成渾厚,後來的學者根據各自對老子之道的不同理解和發揮,形成了道家及道教內部的許多不同派別。但是,老子作為道家創史人的地位不容抹殺和置疑的。


慈音1


應該是老子,因為他是道教思想的創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