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說得對嗎?

馬到成功


你好,我是周小鵬,愛我們學院創始人,心理諮詢師,專注解決婚戀情感心理問題。

家到底是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遇到矛盾了,大家是要講理還是講感情?答案當然更側重於講感情。很多在婚姻裡共同生活多年,歷經風雨的夫妻可能都會認同這一點。


1.家庭的和諧從來都是依靠感情來維繫。

我們看到很多夫妻恩愛,兒女孝順的家庭,總是坐在一起就會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很少有劍拔弩張,臉紅脖子粗的因為一件事而爭論不休。

因為在一個家庭裡,產生問題更多的是人情瑣事,消磨感情更多的也是互不相讓的爭吵。而一旦家裡的兩個人,都只顧自己的主張,不能寬容理解對方時,一定會給某一方帶來內心的傷害,也許她會一直忍耐而鬱鬱寡歡,也許她會忍無可忍而突然爆發。

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支持,不爭個人長短,才能保證整個家庭的和諧幸福。


2.對家人講理的時候,也要用平和尊重的態度

在一個家裡不講理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可能凡事的稀裡糊塗的過去,或者毫無定論,這樣的家庭又談何發展與時俱進呢?


所以有些道理是有必要講的,但是,不論是長輩還是晚輩,要向對方講道理時的態度很重要,你保持足夠平和,不帶激烈情緒,懂得尊重對方,用愛心和同理心去講道理。


我們不是不講理,而是反感說教,反感咄咄逼人,反感居高臨下,反感家長的高壓政策,當然更不能接受目無尊長的態度,這樣的講理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都不能接受。


小事不要太過較真,大事有商有量,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就儘量包容,不要得理不饒人,非要分個高低上下來。這樣即使你在理,卻無形中產生了感情的裂痕。


我們都希望在家輕鬆而愉快,成為溫柔的港灣,只有來自家庭、家人的溫暖才會讓我們甘心為這個家而付出。

諮詢婚姻戀愛問題,歡迎關注私信小鵬姐姐哦!


周小鵬


這句話不對。通常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這句話適用於家庭中大部分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比如,今天吃什麼菜,床單多久換一次,衣服是洗衣機洗還是手洗,陽臺上要不要種花?怎樣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別再講理了,講贏了也不會怎麼樣。贏了理輸了感情,不划算。

但還有那麼一小部分事情,該講理還是得講理。每個人都要設置自己的一條線,要有邊界意識。不能超越對方的底線,也不能讓別人突破自己的底線。要分清楚你的和我的。分清楚我願意,還是不願意。如果大家都不講理,那麼就沒法達成共識。無休止的爭吵,不利於家庭的整體利益。最終只能強勢或者妥協,妥協的那一個,下次會繼續妥協,強勢的那個繼續強勢。這樣的妥協就是縱容。

所以,該不該講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上的事情一定要講理。


小小毛蟲


一直羨慕鄰居張姐兩口子的恩愛和甜蜜,他們兩人做事總是相敬如賓、有商有量,很是和諧融洽。而我和老公卻常常劍拔弩張,時刻處在吵架的臨界點。這天,閒著無事,我便到張姐家串門去,順便跟張姐討教下夫妻相處的秘訣。

剛走到房門口,就聽到了孩子們哭鬧的聲音。這天是週六,張姐兩個年幼的孩子都在家,因為爭搶玩具打了起來。張姐放下正在洗的一大堆衣服,趕緊跑過來哄孩子。瞅著被孩子們折騰地狼狽不堪的屋子,我皺起眉頭問:“張大哥呢?”“他呀,出去打籃球了。”張姐笑著說“他早就跟朋友約好了,正好今天天氣也好。”“他出去玩,讓你一個人又做家務又照顧兩個孩子呀。”我不可思議地反問。張姐依舊笑著,沒有一點抱怨的意思:“留他在家他也沒心做事,還不如讓他出去玩一天呢。”

張姐真是個好脾氣,我在心裡暗想,要是我,肯定不會讓老公出去的。張姐一邊做著家務,一邊跟我閒聊,忙活了大半天,終於洗完了衣服,收拾好了屋子。張姐剛剛舒了口氣,兩個孩子又鬧著說餓了,她便又圍上圍裙給孩子們做飯,接著喂孩子們吃飯。眼看著天快黑了,張姐的手腳才閒下來。看著張姐捶著痠痛的腰,我忍不住打抱不平:“等會兒張大哥回來,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他。”張姐又笑了:“沒必要呀,反正我力氣也出了,何必再搞得兩個人都不痛快呢?”“可是,這樣你不是太虧了嗎?”我不解地說。“夫妻之間有什麼虧不虧的。”張姐眨了眨眼睛,有點得意“再說,我的心意他都懂的。他回來一定搶著幹活,明天也會主動要求包攬家務的。”

果不其然,張大哥回來跟我打過招呼後,滿臉殷勤地對張姐說:“今天晚上吃什麼呀?我來做。”做飯的間隙,張大哥抱起孩子說:“今天淘氣了沒有?媽媽照顧你們很辛苦,一定要聽媽媽話哦!明天爸爸帶你們出去玩,讓媽媽好好休息一下。”看著孩子們高興地拍著手,張姐一家人都笑了起來。

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起自己平日的所作所為:老公想要看球賽,我偏讓他幫我收拾屋子;他跟幾個哥們出去小聚,我故意把孩子塞給他;逢著週末孩子在家,我更是找各種藉口不讓他出去。即使偶爾同意,他回來後面對的也會是我無盡的嘮叨和埋怨。我的強權自然換來他強烈的反抗,吵架便無可避免地發生了。

從張姐身上我得到了很多啟示,其實,經營婚姻很簡單,無非就是你退一步,他退兩步,步步緊逼自然睚眥必報,互相讓步則會甜蜜如初,也會讓婚姻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奪目。


嚴肅談情


首先要弄明白家是什麼?

家是溫暖的港灣,而人是漂泊的船。

家,是溫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風擋雨的地方。是因為那裡,有自己最愛的——親人。

家是一副重擔,是一種責任。

家是講愛的,講情的,而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很多人會說,不講道理,那不是蠻不講理了嗎,那怎麼教育的好孩子?

正所謂言傳身教,想要孩子將來講道理,自己就必須也要講道理,否則孩子有樣學樣那不是把孩子教壞了嗎?

其實講愛,講情一樣能夠教育好孩子,令孩子明白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什麼是付出,什麼是寬容,什麼才是真正的道理。

一天到晚講道理,大道理誰都懂,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

都講道理的話,家還是家嗎?還像一個家嗎?

法院才是講道理的地方,有理沒理法律說了才算。

完全採取公司的制度規定,將家務分配下去,我告訴你如果講道理的話,家務事大家都別做了,完全不合理,更沒有辦法平均分配。必須是講愛,講情,才有辦法分擔家務。

都那麼講道理,今天累了家務我幫你做了,明天你就要補回來,將我的家務活做完。

講道理的話,收支必須一致,開支也必須相同,家務活誰也不能多幹或者少幹。

講道理的話,女人懷胎十月,男人怎麼才能彌補?

講道理的話,女人哺乳期喂孩子,帶孩子,男人作何彌補?

講道理的話,女人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身體不舒服,男人怎麼比?

講道理的話,男女交往為什麼要問男方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有沒有存款?

講道理的前提條件必須是一致的,前提條件不同,如何做出正確的工作分配。

清官難斷家務事,再高明的法官,也無法將家務事分配的平均,即便現如今女人能頂半邊天,說的是男女平等,可是受限於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最終還是有所不同。

不講道理如何約束家庭成員呢?

靠愛來約束,靠情來約束,靠道德來約束。

懂愛,明情,就能夠很好的自我約束,不去觸碰那些違背道德與良心之事。

有句話大部分人都聽過也說過。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前幾年網絡流行語句就有這麼一句。

道理我都懂,可我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個人覺得靠道理來約束家人,不如家人擁有愛。

道理冷冰冰,愛情才火熱。

與其生活在一個非常理智,每天都在講道理的家,不如生活在一個充滿愛,溫馨又溫暖的家。家是我最甘心的負擔。


盧家芊尋


我覺得不太合理。講道理是有必要的,但是,你講道理的態度是不是足夠平和,不帶情緒,是不是足夠尊重對方,是不是,保持著一種同理心和耐性去講道理。


我們很多時候,家庭成員之所以比較反感這種講理,而是,講理的方式往往咄咄逼人,往往居高臨下,往往帶著厭惡,帶著討厭,帶著憤怒,帶著對你的不客氣的情緒在裡面。我們比較反感這樣的講理。


但是,不得不考慮國情。我們國情就是,家長確實還是強勢地位需要通過講理,來維護自己的權威。包括可能大部分中國家庭都是這麼個模式出來的。就算,你告訴父母,家不是講理的對方,就算,你是和很多人達成了一直的論調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等於就是,你是在反對父母的權威,那麼,就可能更加的槓上,反而可能增加更多的矛盾。當然,你去懟一懟也無妨都可以。家庭成員的行為,就是相互尊重,相互溝通,有不舒服的大家能夠商量著能夠更好的去規避就好了。


貓黍說


其實這個還是在講人際關係問題。家人、朋友、同事都是關係。

小事儘量不要太過叫真,認為可以包容、需要包容對方的就要做到包容。如果不是一件是非原則性的大問題,那就儘量做到包容,不要死抓著一件事情的道理不放,非得逼對方承認對方是錯的,自己是對的,爭執完了,情份也就少了,這樣會傷到這段關係的。我覺得這一條不僅對家人有效,對你周圍所有的關係都有效。

家是最讓人放鬆的地方,來自家庭、家人的溫暖會讓我們甘心為對方付出。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大都來自於你怎樣對我,我也會怎樣對你,你對我刻薄,我也會慢慢對你刻薄,你對我寬容體諒,我也會慢慢對你寬容體諒。

如果你認為你有一段可以過命的朋友之情,你們之間從來不講回報,那也許是不對的。只不過這種回報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比如,你說你的好朋友不求回報,亦或是你幫你朋友絕對不是為了回報才幫的,而是發自內心的,但你有沒有想過,你內心所求的“回報”也許是對方對你的認可,那份認可會讓你覺得自己很好、很棒。。。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回報”。

做到自己可以寬容忍讓的部分,不該忍讓、需要講理的部分也請儘量平心靜氣的來面對,不要帶著情緒。畢竟,家人是與自己有著血緣關係的人,家人也應該是互相支持、互相寬容的存在。家是給予自己力量的地方,你多出的一份寬容會讓其他家人感受到這份愛意,他們也會投桃報李的對你、對其他家人多一份寬容,這樣的家才會越來越溫暖。


匆匆yang


謝謝。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說得對嗎"?面對這麼"無理"的問題,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因為我們評價或定性一個人的行為舉動,或者處理針對一件案例因果的分析處理,都是以"理"服人,以"理"判対錯,以理定標準,常說"有理走遍天下"。為什麼"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呢?

一,因為作為"家"者,它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及愛人組成,要有相互尊敬互相謙讓的優秀家風,要有和諧共處的團隊精神,要有包容寬厚的承載人品。如果機械鬥嘴,爭執講"理\


喜205409161


掙的是理,輸的是情!這就是家!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說的沒錯!沒辦法講理,不等於有理不能說!父母偏向於誰,這理你怎麼講;你不是家裡被偏向的那個,那也得做到,做兒女的責任;有時候你是不是感覺心裡委屈😞?所以說:“家也是個不公平的地方”!你能因為父母偏向誰而不養老嗎?不現實吧!

家,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付出多的,不一定得到回報多,付出少的不一定得到回報少!如果你要爭個理,非得能個明白,親情也就沒有了!

家,也是最傷人心的地方!婆媳之間,婆婆愛嘮叨,處處想的都怎麼省錢過日子!媳婦愛計較,不愛聽婆婆嘮叨;都以現在的方式生活,兩個人的衝突怎麼解決!沒有對與錯!

一個家如果想能好好的相處!以現在的社會情況發展就是:距離產生美!做父母的只要能動彈,就別和兒女一起住!一輩子不管兩輩子的事,孫子孫女的事儘量少管;管好了,不撈好,管不好,不是都在你身上!做女兒的少摻和孃家的事!做兒媳的多孝敬公婆,做姑爺的多孝敬岳父岳母!

如果要在家裡一爭高下,你就是在傷父母的心!何必啊!吃虧也是吃在自己兄弟姐妹身上了,感覺自己委屈太大,可以出去單過日子!少見幾面!懂得包容,懂得謙讓!畢竟人生就這麼短短几十年,沒必要和家人做仇人!


宋飛虎152516581


常聽說這樣一句話:“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但如果家庭生活中都不講理,家庭成員行為怎麼約束?我們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在我看來,這句話想要強調的是,家庭中不能凡事都只講理性與是非,卻不注重理解與共情

有很多家庭成員,尤其是作為父親與丈夫的男性,常常在與孩子和妻子交流時犯這樣一個錯誤:就事論事,只談對錯,無視感受。

如果只是要解決客觀問題,這樣當然無可厚非。但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情緒與感受為核心的。如果從他人身上感受不到理解與共情,那麼我們就很難心生依戀與連結。

對於女性和孩子來說,感性的特徵尤為明顯,他們也更需要情緒上的理解與共情

如果一個孩子興高采烈地向父親展示自己的畫作,父親卻只是冷靜地表示,孩子的技法和以前相比確實有所提高,或當一名妻子穿上新衣給丈夫看,丈夫卻只評論說衣服的設計感不錯,那麼在這樣的溝通中,男性們就忽略了對方情感上的訴求:孩子和妻子是希望他看到自己的努力或體會到自己的喜悅。

如果這時,父親能摸著孩子的頭,笑著說他畫得真棒,爸爸好開心,丈夫能誇妻子一句“你真有眼光,這衣服穿在你身上更顯設計感了”,這種情緒情感上的理解和回應就能讓心與心連通起來了。

所以,在客觀事務上,我們當然要講理,而且應該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地講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絕不能忽視表達背後的心理訴求。當情緒和情感的訴求非常強烈時,有時哪怕是“無理”之事,也可以做一做。

看到孩子那麼開心地在塗鴉,哪怕他只是在畫一堆不明所以的線條,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和笑臉吧,別吝惜誇獎,幫助他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很棒,可能會比讓他在實際上很棒更使他幸福。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其實說白了,這只是一個無可奈何的說法!不計較太委屈,太計較又傷親情。誰不想有通情達理的家人呢?可是偏偏就有那麼一些人,固執己見,死要面子活受罪!是非不分,窩著良心,還美其名曰,同情弱者。空嘴說白話,還一個勁地做好人,盡纏著好說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