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產後應該如何防止子宮下垂,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小猴子65056


哺乳期媽媽產後如何預防子宮下垂?有哪些實用方法?



母乳餵養

對於想要更好促進子宮恢復,基本都建議母乳餵養因為寶寶吮吸過程中能反射性刺激子宮收縮,從而能幫助恢復韌帶彈性,預防子宮下垂和脫落;

避免久站

順產產婦在12小時內可下床活動,而剖腹產產婦也可在傷口不痛後適當下床活動,但需量力而行,更不能長時間保持站立;

長時間站立易受重力影響,再加上產後子宮彈性不足,支撐子宮的各種韌帶、肌肉組織在生產過程中過度伸展或受到損傷,子宮更易下垂。

避免勞累

在月子期間,尤其要避免提重物,做繁重體力活和劇烈運動(跑步、彈跳等高體能運動),這些運動需腹部受力,因此更易使子宮下垂;

合理運動

對於子宮恢復而言,提肛運動使最有效的,能幫助鍛鍊盆底肌肉,使韌帶恢復彈性,從而提升子宮;


及時排尿

產後因傷口疼痛,很多產婦會刻意減少排尿次數,然而膀胱長時間處於膨脹狀態,會增加腹壓,非常不利於子宮收縮。

合理飲食

子宮恢復期間需預防身體上火,輕度飲食,多喝水,多食新鮮蔬果,適當增加營養,選擇易消化又營養的烏雞、小米粥、核桃、紅棗等



如果你有更好建議或任何疑問,歡迎留言一起探討,感謝你的閱讀~


小皮育兒經


很高興為產後的媽媽們回答這個問題。要想不讓子宮下垂,最好儘快回覆孕後適當運動,不要總是久坐久躺,這樣不僅人的精氣神越來越差,形成惰性,而且身體贅肉也會累積,肌肉含量越來越少,也會影響子宮的恢復。內臟器官中也是有肌肉的,大部分屬於平滑肌,子宮中也富含平滑肌,坐月子前兩週可以靜心休養,二週過後孕媽媽就可以適當多下床走動,甚至可以做一些輕微鍛鍊。另外,很多孕媽媽產後依然不碰涼水,認為一個月內都不能碰涼水,其實適當喝一些室溫、涼水(但最好不要喝冰水),可以刺激子宮收縮蠕動,有利於肌肉恢復動力。

女性在分娩過程中會增加婦科疾病危機,可能會損傷子宮導致子宮下垂,因此一定要到正規醫院,處理好各步驟。哺乳期應該做好保健工作,哺乳期卵巢功能容易下降,如果發現子宮下垂應該及時接受一些雌性激素的代替治療,這樣還能夠改善一些更延期提前來到的症狀。另外,適當的運動不等於過重的體力勞動,過度體力勞動可能會加重子宮下垂的危險。

保證飲食均衡,做好定期檢查,定期的婦科檢查不僅能夠預防子宮脫垂,及時發現並且代替治療是一種很好預防子宮下垂的方式,還能夠發現婦科各種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及時串號收腹帶,收腹衣把骨盆收緊,6個月內骨盆進行收緊,不要耽誤了時間,寶寶出生後,子宮騰空,內臟失衡,會導致自然下垂,因此一定要注意收腹衣和收腹帶穿著。


只有營養師知道


產後哺乳期媽媽要想防止子宮下垂,最好是對寶寶進行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恢復韌帶。不要長時間站立,更不能過早的提重物,不要吃冰涼的食物和有寒性的食物,適當的吃一些水果,幫助消化保持大便暢通,防止便秘。每天可做會兒提肛運動,每次可做10到20下,可幫助恢復盆底肌肉。

哺乳期的媽媽每天要攝入充足的營養,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保證有充足的乳汁。


分享到:


相關文章: